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绿僵菌侵染对东亚飞蝗发育的影响研究

作 者: 涂雄兵
导 师: 张泽华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绿僵菌 温度 生长发育 取食量 交配行为 体温调节
分类号: S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为试虫,研究了温度与试虫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后试虫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5、20、25、30、35℃五个温度梯度下蝗卵孵化历期分别为38.0、28.6、17.0、12.1、8.4d,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同一龄期生长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同温度下不同龄期生长速率随龄期增大而线性递增。用对比称重法研究了温度对试虫取食及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5龄蝗蝻在18、21、24、27、30℃五个温度梯度下发育历期分别为56.9、34.0、21.3、17.2、15.0d,总取食量为0.85、0.88、0.82、0.99、0.99g。在21、24、27、30℃四个温度梯度下,雄成虫寿命为90.3、62.8、47.0、38.7d,总取食量为3.62、4.67、4.25、4.26g;雌成虫寿命为95.8、63.0、46.3、40.8d,总取食量为6.97、10.48、10.41、11.90g。3-5龄蝗蝻随温度升高近似消化力减小,食物转化率增加;成虫期在18℃时近似消化力显著高于30℃,说明高温条件下试虫摄入食物不仅用于体重的增加,还有部分食物用于满足水分的需求;但不同温度下食物转化率差异不显著。温度对试虫交配和产卵行为影响显著。18℃雌成虫不交配、21℃交配率仅为20%,不能完成产卵。在24、27、30℃三个温度条件下交配率均为100%,有效交配率77.8%、122.1%、146.4%;产卵前期14.6、13.1、12.7d,无显著差异。27℃和30℃时平均卵囊重量显著高于24℃。绿僵菌侵染后,五个温度梯度下蝗蝻期总取食量分别为96.4、108.3、131.9、103.2、249.5mg;21、24、27、30℃四个温度梯度下雄成虫总取食量为93.1、121.8、109.0、237.5mg,雌成虫为108.7、195.5、234.7、114.7mg。随温度升高,蝗蝻期近似消化力降低,食物转化率升高,低温时转化率为负值。21-30℃范围内雄成虫近似消化力在各温度间无显著差异,雌成虫先升后降;24-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雄成虫食物转化率降低,雌成虫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同一温度下对照总取食量极显著高于处理试虫。绿僵菌侵染前后不同发育阶段的取食比较表明:对照试虫随龄期增长,日取食量增大,且雌成虫大于雄成虫;对照试虫总取食量变化规律与日取食量相同。而处理试虫在不同发育阶段日取食量和总取食量变化没有表现出一定规律性。东亚飞蝗具有体温调节能力,同一发育阶段的试虫在较低温度时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能力,3龄蝗蝻在18、21、24、27、30℃五个环境温度梯度下,体温分别高于环境温度7.4、5.6、5.2、3.8、3.5℃;且同一温度下不同的发育阶段体温调节能力不同,低龄期的蝗蝻比高龄期蝗蝻和成虫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能力,18℃时3龄、4龄、5龄、雄成虫、雌成虫的体温变化分别为7.4、6.8、5.4、2.1、1.6℃。在绿僵菌侵染后,也表现为同一发育阶段的蝗虫在较低温度时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能力。与对照相比:蝗蝻期,处理试虫体温调节能力要低于对照试虫,而在成虫期则刚好相反,侵染后24h的试虫体温调节能力最强。对于不同发育阶段,在较低温时,蝗蝻体温调节能力较强;高温时,成虫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强。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引言  12-16
  1.1 气象因子对蝗虫生长发育影响  12-13
    1.1.1 气象因子对蝗卵发育的影响  12
    1.1.2 气象因子对蝗蝻和成虫发育的影响  12-13
    1.1.3 环境因子与蝗虫体温变化  13
  1.2 食物因子和气象因子与蝗虫生长发育的关系  13-14
  1.3 蝗虫在绿僵菌侵染后的免疫反应  14-15
  1.4 绿僵菌防治蝗虫研究概要  15
  1.5 研究背景  15-16
第二章 温度东亚飞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16-25
  2.1 材料与方法  16-17
    2.1.1 供试虫源  16
    2.1.2 仪器设备  16
    2.1.3 东亚飞蝗发育进度测定  16
    2.1.4 东亚飞蝗蝗蝻体重变化测定  16-17
    2.1.5 数据分析  17
  2.2 结论与分析  17-23
    2.2.1 东亚飞蝗发育进度测定  17-20
    2.2.2 温度与东亚飞蝗生长速率的关系  20-23
  2.3 讨论  23-25
第三章 温度对东亚飞蝗取食和交配、产卵行为的影响  25-32
  3.1 材料与方法  25-26
    3.1.1 供试虫源  25
    3.1.2 仪器设备  25
    3.1.3 蝻期和成虫期发育进度测定  25
    3.1.4 取食量测定  25
    3.1.5 近似消化力及食物利用率测定  25-26
    3.1.6 交配行为观察及产卵量测定  26
  3.2 结果与分析  26-31
    3.2.1 蝻期和成虫期发育进度测定  26
    3.2.2 东亚飞蝗取食量比较  26-29
    3.2.3 东亚飞蝗体重变化比较  29-30
    3.2.4 东亚飞蝗交配行为比较  30
    3.2.5 东亚飞蝗雌成虫产卵前后体重变化比较  30-31
    3.2.6 东亚飞蝗卵囊重量比较  31
  3.3 讨论  31-32
第四章 绿僵菌侵染后东亚飞蝗营养生理参数变化比较  32-45
  4.1 材料与方法  32-33
    4.1.1 仪器设备  32
    4.1.2 侵染途径  32
    4.1.3 取食量、近似消化力及食物转化率测定  32
    4.1.4 数据分析  32-33
  4.2 结果与分析  33-44
    4.2.1 东亚飞蝗不同发育阶段单头摄入孢子量  33
    4.2.2 不同温度下绿僵菌侵染后东亚飞蝗营养生理参数比较  33-35
    4.2.3 不同温度下绿僵菌侵染前后东亚飞蝗营养生理参数比较  35-41
    4.2.4 绿僵菌侵染前后东亚飞蝗不同发育阶段的取食量比较  41-44
  4.3 讨论  44-45
第五章 绿僵菌侵染前后东亚飞蝗体温变化比较  45-51
  5.1 材料与方法  45
    5.1.1 仪器设备  45
    5.1.2 侵染途径  45
    5.1.3 体温变化测定  45
    5.1.4 数据分析  45
  5.2 结果与分析  45-50
    5.2.1 不同温度下东亚飞蝗体温变化比较  45-47
    5.2.2 绿僵菌侵染前后东亚飞蝗体温变化比较  47-49
    5.2.3 绿僵菌侵染前后同一温度下东亚飞蝗不同发育阶段体温变化比较  49-50
  5.3 讨论  50-51
第六章 全文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8
致谢  58-59
作者简历  59

相似论文

  1.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2.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3.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4.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5.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6.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7.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8.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9.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10.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11.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12.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3.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14.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15.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16. 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TU528
  17.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18.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19. 电极和电解质对H2O2开路电位的影响研究,TM911.4
  20. 二斑叶螨体内噬菌体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的研究,S433.7
  21. 罗非鱼死鱼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TS254.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