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与中等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问题研究

作 者: 倪连晶
导 师: 曾建平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反思 思想政治课 反思性教学 反思能力 中等师范学校师范生
分类号: G63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为教师队伍输送着新鲜的血液。然而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牢固地树立了传统的“职前培养”理念,希望以几种即定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去解决以后的各种变化着的实际教学情况。尤其是中等师范学校的师范生们在被动的训练操作以达到外界所订立的专业标准,执行外界所规定的知识、技能要求。但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型的教师越来越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性教育改革和实践中蓬勃兴起了一种教育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它撼动了在教育领域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性教学理论。时下,反思性教学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了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而对教师反思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为在职教师的反思研究,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则比较少,对中等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则是少之又少。本文首先对上饶师范学校师范生作出中等师范生对反思性教学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结果不近人意。在117名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36.8%的学生能正确认识“反思”,只有16.2%的学生能经常性的进行反思活动。从访谈中更具体的了解到中师生对反思性教学还不是很了解,并且,他们也希望获得更多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与培养。其次,本文从中师生反思能力欠佳的现状出发,以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为方法论,以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为教育理念,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培养反思能力为目标,提出了中等师范学校——个人——单位“三位一体”的能力培养模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9
1 引言  9-14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
  1.4 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4
2 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14-19
  2.1 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14-16
    2.1.1 杜威和舍恩的反思性教学思想  14
    2.1.2 元认知理论与反思性教学的关系  14-15
    2.1.3 自我认识智能与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关系  15
    2.1.4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反思性教学  15-16
  2.2 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16-17
  2.3 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17-19
    2.3.1 反思性教学应该主动关注教学的目的和结果  17
    2.3.2 反思性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17-18
    2.3.3 反思性教学需要具备不断的创新精神  18
    2.3.4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主动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心  18
    2.3.5 反思性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  18
    2.3.6 反思性教学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18-19
3 思想政治课的反思性教学对中师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19-22
  3.1 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特殊任务有利于中师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19-20
  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能带动中师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20
  3.3 思想政治课的现状本身呼唤反思性教学能促进中师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20-22
4 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与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关系  22-30
  4.1 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22-25
    4.1.1 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22-24
    4.1.2 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24-25
  4.2 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25
  4.3 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含义和特征  25-28
    4.3.1 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含义  25-26
    4.3.2 师范生反思能力的特征  26-27
    4.3.3 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特点与中师生反思能力特征的共性  27-28
  4.4 思政课反思性教学对中等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意义  28-30
    案例一  28-29
    案例二  29-30
5 当前我国中等师范学校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现状  30-43
  5.1 中等师范学校师范生对反思性教学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30-38
    5.1.1 调查目的、背景、对象及方法  30
    5.1.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0-35
    5.1.3 访谈及分析  35-38
  5.2 中等师范学校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现状  38-39
    5.2.1 问卷调查结果小结  38-39
    5.2.2 访谈小结  39
  5.3 中等师范学校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39-40
    5.3.1 对中等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是它自身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39-40
    5.3.2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加强中等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培养  40
    5.3.3 中等师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需要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  40
  5.4 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40-43
    5.4.1 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为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40
    5.4.2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重视  40-41
    5.4.3 中等学校师范生具有反思能力培养的潜能  41
    5.4.4 中等师范生具备可反思对象  41-43
6 中等师范学校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43-47
  6.1 以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43
  6.2 要注重对中等师范生原有教育观念的反思能力的培养  43-44
  6.3 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培养能力为目标  44
  6.4 中等师范学校——个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44-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0
附录  50-53
后记  53-54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54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2. 反思式生活,自我人种志式书写,G633.41
  3.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研究,G633.91
  4.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5.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6.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学反思研究,G420
  7. 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G633.2
  8.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反思,G712.3
  9.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10. 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及发展研究,G451.1
  11. 语文教学“泛人文性”问题的反思与对策,G633.3
  12. 高中化学学困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G633.8
  13. 化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哲学思考,X820.3
  14.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探析,G633.2
  15. 教育实习中职前教师反思发展的研究,G715
  16. 我国现行民事调解制度之反思,D925.1
  17. 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G633.6
  18. 关于自然分材教学中“零作业批改”策略下科学反思本应用的研究,G633.98
  19.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反思策略探析,G633.2
  20. 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反思及策略研究,G633.3
  2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G633.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政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