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 者: 肖炜
导 师: 王宗礼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阶层结构 变迁 政治发展 影响
分类号: D6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使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结构变迁的最重要表现,它的变迁对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机制的影响极大,特别是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不仅使中国社会从封闭、僵化走向开放、流动,也使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更具有活力。与此同时,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也为新世纪的政治发展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中国的政治发展正是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中实现的。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本文将首先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变化对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即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调动的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以及促使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这些变化对政治发展形成的挑战,主要包括导致政治权威的弱化、不利于政治稳定、削弱了政治参与的有序合法性以及弱化主流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接着通过宏观推论得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本质上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变。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分析中国政治系统的措施:转换和完善政治控制体系,提升政府控制社会的能力;提升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容纳各阶层政治参与需求;协调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维护社会的公平;匡扶主流政治文化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治文化对社会各阶层的凝聚和整合功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导论  8-17
  一、问题的提出  8-9
  二、文献综述  9-15
    (一) 国外研究现状  9-12
    (二) 国内研究状况  12-15
  三、研究意义  15-16
    (一) 理论意义  15
    (二) 现实意义  15-16
  四、研究方法  16-17
第一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  17-22
  一、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理论概述  17-19
    (一) 阶层和阶层分析方式  17-18
    (二) 社会阶层结构及其变迁  18-19
  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政治发展的内涵  19-20
  三、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影响政治发展的内在机理  20-22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  22-37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形成及特征  22-24
    (一)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形成过程  22
    (二)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特征  22-2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  24-37
    (一) 推动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原因  25-27
    (二)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表现形式  27-37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37-45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对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  37-41
    (一)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37-38
    (二) 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38-39
    (三) 调动了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39-40
    (四) 加速了臣属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转变  40-41
  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对政治发展的挑战  41-45
    (一) 减缓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41
    (二) 影响了政治稳定  41-42
    (三) 削弱了有序合法的政治参与  42-43
    (四) 弱化了主流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43-45
第四章 推进政治发展的制度创新,促进社会阶层结构与 政治发展的良除互动  45-52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变  45-46
  二、推进政治发展的制度创新,促进社会阶层结构与政治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46-52
    (一) 转换和完善政治控制体系,提升政府控制社会的能力  46-47
    (二) 提升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容纳各阶层政治参与需求  47-48
    (三) 协调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险互动,维护社会 的公平  48-50
    (四) 匡扶主流政治文化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治文化对社会各阶层的凝聚和整合功能  50-52
结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6
后记  56

相似论文

  1.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2.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5.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6.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7.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8.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9.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10.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11.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12.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3.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4.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15. 公路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评价量化模型研究,U41
  16.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17.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18.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19.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20.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21.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 > 阶级、阶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