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来自庞德的启示:意象翻译与均势文化交际

作 者: 陈浩
导 师: 胡卫平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文化交际 源语 目标语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 均势文化交际 后殖民理论 庞德 异化 归化 意象 意象翻译
分类号: H0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翻译不单单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包括源语文化及目标语文化的差异处理。本文主要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庞德翻译的研究揭示适合当今文化交际的翻译策略。通过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实际翻译操作,作者认为可将文化交际中的所有文化分为两类,即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在文化交际中,强势文化同弱势文化在传播速度和范围上都存在差距,这种势差往往会影响译者,造成译者针对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翻译采取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加速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势差。简而言之,翻译不仅受文化势差的影响,并会在文化交际中进一步扩大这种文化势差。在倡导文化多元的今天,理应倡导均势文化交际。因此,传统的文化翻译策略已不合时宜,目前急需一种新颖的翻译策略来改变目前针对强弱势文化的“不公正”翻译传统。为了获得解决文化翻译问题的灵感,作者对众多资料进行了研究,尤其对庞德的翻译观及翻译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意象翻译的策略。不同于以往的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意象翻译专注于翻译中的意象处理,通过在目标语文化中选择合适的意象来传递源语文化中意象所表达的意思。意象翻译不受强势文化或弱势文化的概念束缚,为文化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平台。作者深信意象翻译策略有利于缩小强弱势文化间的差距,促进均势文化交流,实现文化多元发展。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6-7
摘要  7-8
ABSTRACT  8-11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13
Chapter Two: Issues in Translation between Privileged Culture and Underprivileged Culture  13-26
  2.1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13-17
    2.1.1 Culture in Translation  13-15
    2.1.2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15-17
  2.2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17-18
  2.3 Privileged Culture and Underprivileged Culture  18-21
  2.4 Inequality in Translation between Privileged Culture and Underprivileged Culture  21-26
    2.4.1 Translation from Privileged Culture to Underprivileged Culture  22-24
    2.4.2 Translation from Underprivileged Culture to Privileged Culture  24-26
Chapter Three: Ezra Pound's Contribu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Perspective  26-39
  3.1 Ezra Pound's Contribution  26-30
    3.1.1 Ezra Pound and the Imagist Movement  26-27
    3.1.2 Ezra Pound'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ms  27-30
  3.2 Ezra Pound's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on  30-39
    3.2.1 Untranslatability in Poetry Translation  31-34
    3.2.2 Energy in Language  34-35
    3.2.3 Pound's Translation Process—Image Translation  35-39
Chapter Four: the Application of Pound's Translation Perspective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39-52
  4.1 About Untranslatability  39-44
    4.1.1 The Concept of Untranslatability  39-42
    4.1.2 Solution to Untranslatability  42-44
  4.2 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Translation in Cultural Translation  44-47
  4.3 The Practice of Image Translation  47-50
    4.3.1 Image coincidence  47-49
    4.3.2 Image Replacement  49
    4.3.3 Image Vacancy  49-50
  4.4 Image Translation's Positive Effects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50-52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2-54
Bibliography  54-55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3. 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G623.2
  4.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5. 高中生身体意象的认知干预研究,B842.1
  6.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7.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8. 体育新闻的异化现象与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G80-05
  9.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10. 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B842.3
  11. 弗洛姆幸福观研究,B84-09
  12. 西方消费文化的社会学审视,C913.3
  13. 父亲意象人格面具结构的实证研究与心理分析,B844.6
  14. 审视传统武术中的古典美学元素,G852
  15.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G201
  16. 公允价值应用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17. 并购异化中的会计寻租研究,F271
  18.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I712.074
  19.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I207.42
  20. 汉英委婉语比较与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H195
  21.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语言世界图景,H3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翻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