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生小鼠心肌干细胞与心肌细胞共培养诱导分化研究

作 者: 欧念文
导 师: 陆东风
学 校: 广州医学院
专 业: 心血管内科学
关键词: 心肌干细胞 共培养 诱导
分类号: R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1.了解心肌条件培养液有无诱导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s,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2.CSCs与心肌细胞接触对CSCs分化有何影响。方法:1.将新生1-2天小鼠心脏组织剪成0.5-1mm3碎片,用DPBS洗涤红细胞,轻微消化组织块后,进行贴壁培养11-14天后,用胰酶进行差速消化并采集原代CSCs。2.用免疫磁珠分选原代细胞得到c-Kit+ CSCs。3.流式细胞术分析未分选的原代细胞表面CD45、CD34、Sca-1、c-Kit标志。分选后细胞检测c-Kit标志纯度及细胞周期。4.结合原位免疫荧光检验c-Kit+的纯度。5.分选后的c-Kit+ CSCs分3组进行培养。a.空白对照组,无干预因素,用1%血清培养液培养CSCs 21天。b.条件液组添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CSCs 21天。用1%血清培养液培养心肌细胞48小时后得到心肌条件培养液。方法示意图见附图尾页。c.混合培养组分别用PKH26和DAPI标记CSCs后与心肌细胞混合共培养8天,期间均以1%血清培养液培养。PKH26标记的CSCs用于免疫组化鉴定,并与空白组和条件液进行对比; DAPI标记的CSCs,共培养后再进行消化分离并分散传代,改用10%血清培养液,2周内,观察并寻找来源于CSCs,带DAPI标记的单独搏动细胞。6.观察各组CSCs形态变化,当空白组、条件液组和PKH26标记的混合培养组的细胞完成培养后,用原位免疫组化法鉴定肌钙蛋白T(Troponin-T)和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评估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程度,每组检测一种蛋白需要6个培养样本,其中1个用于阴性对照。7.分析试验数据:原位免疫组化每孔随机抽四周+中央五个200倍视野,计数阳性细胞和阴性细胞后进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混合培养组中评估在心肌细胞附近的CSCs。结果:1.原代未分选的细胞主要表达干细胞标志c-Kit和Sca-1,低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和白细胞标志CD45。2.分选后得到纯度较高的c-Kit+ CSCs,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纯度约96%,原位免疫荧光检验也支持以上结果。3.分选后的c-Kit+ CSCs中处于S期和G2期的细胞比例约34.6%,说明其染色体复制和细胞分裂较活跃。4.空白组CSCs在低血清条件下增殖活力较差,部分细胞死亡;条件液组中CSCs增殖活力稍好,细胞平均密度是空白组的2倍。空白组和条件液组均未出现自发搏动的细胞。混合培养组中与心肌细胞接触的CSCs形态饱满,并与心肌细胞同步搏动。分离混合培养的细胞,可见少数单独搏动的带DAPI标记的细胞。5.原位免疫组化技术:经过21天后,心肌条件培养液不能有效的诱导CSCs分化成熟至表达心肌细胞特异的Troponin-T和connexin43蛋白,条件液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CSCs与心肌细胞接触8天后,能表达上述两种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心肌条件培养液无诱导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2.与心肌细胞接触能有效地诱导CSCs向心肌分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10
前言  10-13
材料与方法  13-19
结果  19-22
讨论  22-29
结论  29-30
参考文献  30-35
附图  35-40
综述  40-53
致谢  53-54

相似论文

  1. 延胡索乙素的立体选择性代谢及其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R96
  2. 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 Treg的调节作用,R730.2
  3.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前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65.13
  4. 槐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用于间型脉孢菌产纤维素酶的诱导研究,TQ925
  5. BABA诱导对黄瓜霜霉病抗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S436.421
  6. 水稻白叶枯病菌受寄主诱导表达基因的鉴定及致病功能研究,S435.111.4
  7. 水稻pib基因内含子1、2对Pib启动子活性影响的转基因分析,S511
  8. 四倍体菊花脑的离体诱导及其育种利用研究,S636.9
  9. 小鼠脂肪源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成骨诱导前后造血调控相关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R329
  10.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样(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R622
  11. 花期可控型菊花新种质的研究,S682.11
  12. 体外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化,R329
  13. 氯通道阻断剂对一氧化氮诱导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R363
  14. 应用脂肪干细胞与丝素蛋白和壳聚糖支架材料共同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实验研究,R329
  15.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多项分化潜能的研究,R587.1
  16.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微观仿真研究与实现,U491.52
  17.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水通道蛋白-4表达变化及β-七叶皂甙钠干预作用的研究,R459.7
  18. N’-芳亚甲基-2-(4-氧代噻吩[2,3-d]嘧啶-3-基)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96
  19.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向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R329
  20. HIF-1α、HIF-3α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11
  21. 胰岛素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途径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R73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形态学 > 人体组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