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鼠背根神经节离散神经元差速贴壁纯化及纯化培养相关因素对整节培养中β3-tubulin阳性轴突的综合影响

作 者: 李骏
导 师: 冯大雄
学 校: 泸州医学院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整节培养 差速贴壁 胎牛血清 五氟尿嘧啶 阿糖胞苷
分类号: R7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究:1.相对简洁有效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纯化方式;2.神经元培养体系内相关因素对β3-tubulin阳性神经轴突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1.⑴显微操作取新生SD大鼠背根神经节,经消化,离心后制成细胞悬液;⑵在30分钟、60分钟及100分钟,分组观察PDL、PDL-LN及I型胶原蛋白三种底物组背根神经元与非神经元细胞的贴壁数量。2.⑴显微操作下取新生SD大鼠背根神经节,制成培养用组织块;⑵通过完全随机设计分组观察培养72小时后,底物、血清、有丝分裂抑制剂对背根神经节整节培养中β3-tubulin阳性轴突生长长度和分枝情况的影响。结果:1.⑴30分钟时平均每视野神经元细胞贴壁数量:PDL组为18个,PDL-LN组为25个,I型胶原蛋白组为5个;平均每视野非神经元细胞贴壁数量:PDL组为34个,PDL-LN组为31个,I型胶原蛋白组为11个,其中PDL组30分钟时相,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贴壁数量差异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60分钟时平均每视野神经元细胞贴壁数量:PDL组为58个,PDL-LN组为89个,I型胶原蛋白组为55个;平均每视野非神经元细胞贴壁数量:PDL组为40个,PDL-LN组为37个,I型胶原蛋白组为40个,其中PDL-LN组两类细胞贴壁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贴壁神经元细胞数大于非神经元细胞数;⑶100分钟时平均每视野神经元细胞贴壁数量:PDL组为236个,PDL-LN组为360个,I型胶原蛋白组为136个;平均每视野非神经元细胞贴壁数量:PDL组为107个,PDL-LN组为60个,I型胶原蛋白组为77个,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神经元细胞贴壁数大于非神经元细胞贴壁数。2. DRG整节培养72小时后:⑴底物水平为PDL-LN时轴突生长分化情况最好,单位末梢数量均值为0.243个/微米,轴突长度均值为1626.40微米,与PDL水平和I型胶原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⑵血清浓度为5%时单位末梢数量最大,为0.250个/微米,但轴突长度在0%、5%和10%三个浓度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⑶5-FU在0浓度水平时所得阳性轴突末梢数最多,为0.253个/微米,轴突长度在0浓度时为1612.02±603.21微米,比20μmol/L和40μmol/L浓度水平均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ra-C在0浓度和10μmol/L浓度水平所得阳性轴突末梢数相当,均为0.192个/微米,高于20μmol/L水平组的0.127个/微米,而轴突长度在10μmol/L水平时最长,为1610.90±812.05微米,与0浓度和20μmol/L浓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将离散背根神经节细胞悬液在PDL包被的玻片上差速贴壁30分钟,再将悬液吸出进行接种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离纯化神经元细胞的作用。2.在进行DRG整节培养时,选择神经元专用培养基+PDL-LN细胞培养底物+10μmol/L Ara-C的培养因素组合,可获得最理想的β3-tubulin阳性轴突生长分化效果。

全文目录


1 大鼠背根神经节离散神经元差速贴壁纯化及纯化培养相关因素对整节培养中β3-tubulin 阳性轴突的综合影响  4-45
  1.1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4-5
  1.2 中文摘要  5-7
  1.3 英文摘要  7-10
  1.4 前言  10-12
  1.5 材料与方法  12-22
  1.6 结果  22-31
  1.7 讨论  31-39
  1.8 结论  39-40
  1.9 参考文献  40-45
2 致谢  45-46
3 神经元培养中的影响因素(综述)  46-66
4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66-73

相似论文

  1.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R651.3
  2. 高渗葡萄糖溶液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病理和生理的影响,R614
  3. 电针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辣椒素受体磷酸化改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245
  4. 神经病理痛大鼠DRG神经元GABA_A受体激活电流的变化,R745.42
  5. 外源性bF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和DRG感觉神经元CGRP变化的影响,R651.3
  6. 喷他佐辛椎管内镇痛的临床效应及机制的研究,R614
  7. rSNSR1和5-HT_(2A)受体调节伤害性感受的细胞学基础,R363
  8. NO对大鼠DRG神经元胞体膜的作用,R338
  9. 脱氧鬼臼毒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和美洲大蠊背侧不对称中间神经元离子通道作用研究,R285
  10. 阿糖胞苷多囊脂质体的研究,R94
  11. 阿糖胞苷对cFLIP_L mRNA在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表达的影响,R733.7
  1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鉴定试验研究,R654.2
  13. 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离子通道的作用,R285
  14. 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细胞和脊髓背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嘌呤2X_(2/3)的相互作用研究,Q42
  15. 近背根神经节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实验研究,R738
  16. 应用吗啡后大鼠DRG神经元的神经化学变化,R965
  17. 大鼠背根神经节膜联蛋白A2和β5微管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R741
  18. 甲基强的松龙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QP4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R651.2
  19. 辣椒素对大鼠DRG神经元VGCCs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通路的研究,R285
  20. 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激动剂BAM8-22和肾上腺髓质素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R96
  21. 毫针不同强度刺激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5-HT表达的影响,R24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