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设计事理学理论的数码产品设计研究

作 者: 仲崇政
导 师: 张焘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数码产品 事理学  需求 关系
分类号: F42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数码技术,集成电路的发展,“功能决定形式”的说法在数码产品中已难以继续应用。我们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数码产品时,或许能从它的外在特征中能获得些蛛丝马迹,但不知其内部所具有的内容或者其背后平台所能提供的内容,它就像个黑匣子,使用过程中才能了解它能做的,它设计过程也应是逆向的将外部的新内容融入新的黑匣子中。本文首先阐述了设计事理学和数码产品的概念和特点等内容。随后用设计事理学解释了新数码产品的产生过程,揭示了数码产品是在继承性上进行补偿性的发展,同时分析了数码产品中存在“事”的积累现象,重点说明了“事”的融合与分离以及模块化在其中的作用。接下是本文的重点,即数码产品的设计分析阶段,可称之为“实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研究数码产品外部因素,对设计需求的研究和具体设计点的归纳至关重要。笔者先从“事”的层次上分析并归纳出数码产品的宏观事系统(生活方式)和微观事(记录、交流等具体的事,强调人与数码产品之间的关系);接着,从“事”的结构上进一步论述了数码产品设计的时间、空间、群体、行为与信息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事”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表现方式。本论文加强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开拓了传统“就物造物”的思维模式,而是运用辩证的思想,从人与物、物与物等关系中分析问题,针对数码产品的外部因素“事”从层次和结构上做了深入分析,说明了网络生活方式以及网络平台对数码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总结和归纳了人用数码产品所做的具体事,这样做有利于设计需求的积累和设计知识的创造,进而有利于数码产品的开发。论文还可以反映出,在数码领域以及今后的发展中,“物”的概念将更加弱化,对事的研究将变得更加重要。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研究背景  8-10
    1.1.1 社会背景  8-9
    1.1.2 研究现状  9-10
  1.2 研究的意义  10-11
  1.3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与创新点  11
  1.4 研究方法  11-12
  1.5 论文框架  12-13
第二章 设计理学 的学位论文">事理学相关理论  13-17
  2.1 设计事理学理论基础与设计思维  13-15
    2.1.1 设计事理学的理论基础  13-14
    2.1.2 设计事理学的设计思维  14-15
  2.2 设计事理学的概念  15-16
  2.3 设计事理学在设计中的作用及特点  16-17
第三章 数码产品分析  17-21
  3.1 数码产品的概念与分类  17-18
    3.1.1 数码产品的概念  17
    3.1.2 数码产品的分类  17-18
  3.2 数码产品的特征  18-20
    3.2.1 数码产品的本质特征  18-19
    3.2.2 数码产品的外延特征  19-20
  3.3 数码产品的发展趋势  20-21
第四章 数码产品中“事”的研究分析  21-30
  4.1 设计事理学分析数码产品的优势  21-22
  4.2 数码产品中“事”的积累现象  22-24
    4.2.1 数码产品产生时的事理学解释  22
    4.2.2 “事”的补偿性发展  22-23
    4.2.3 新数码产品的语义特征  23-24
  4.3 数码产品中事的组合与分离现象  24-30
    4.3.1 数码粘土——3C 间的融合  24-25
    4.3.2 “事”的“组合”与“分离”应有度  25-28
    4.3.3 模块化——数码产品中“事”的有效组合方式  28-30
第五章 数码产品设计的事理学应用  30-54
  5.1 数码产品的设计事理学应用原则  30-33
    5.1.1 强调关系  30-32
    5.1.2 强调外部因素  32-33
    5.1.3 强调微观具体“事”  33
  5.2 “事”的层次与数码产品设计  33-44
    5.2.1 宏观层面——数码产品的“事系统”  33-36
    5.2.2 微观层面—数码产品中具体“事”的整理  36-44
  5.3 “事”的结构与数码产品设计  44-49
    5.3.1 时间—经济危机下的数码产品设计  44-46
    5.3.2 空间—场的概念  46
    5.3.3 设计群体化  46-47
    5.3.4 行为与信息  47-49
  5.4 数码产品事理学研究方法与表现方式  49-50
    5.4.1 研究方法  49
    5.4.2 表现方式  49-50
  5.5 数码产品求是阶段与评价体系  50-54
    5.5.1 影响数码产品造型的内外因素  50-52
    5.5.2 数码产品评价体系  52-54
结论与展望  54-58
  结论  54-57
  展望数码产品的下一代——生物时代  57-58
致谢  58-59
参考文献  59-61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1-62
附录:图片及表格来源  62

相似论文

  1.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2. 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女性内衣设计研究,TS941.713.3
  3. 基于BAP的数据压缩、操作与查询处理系统的实现,TP311.13
  4.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5.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6.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7. 新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外交研究,D822
  8.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9.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10.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1. 西安市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市场需求现状的调查与研究,G831.3
  12. 大额支付系统流动性需求及支付效率研究,TP301.6
  13.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S572
  14.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5. 基于行为模式的小区公共家具用户需求研究,F426.88
  16.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7.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18.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19.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20.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在国外基础教育办学中的应用研究,G471
  21.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