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党务工作者形象

作 者: 李娜
导 师: 谭德晶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新型党务工作者形象 类型化 演变 民间叙事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国后,农村社会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了作家对农村题材的创作热情,催生出一大批反映农民在乡村革命生活中成长的叙事小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等长篇小说,作品里出现了很多人物形象,有地主、富农、中农和广大贫农,也有领导干部。在众多人物中,新型党务工作者形象是贯穿于这些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典型形象。本文将这类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解读,具体分析了在这批小说中新型党务工作者形象所表现出的类型化特征——相同的阶级出身、任职前的革命经历、政治化话语,以及人物在革命伦理意识影响下表现出来的“道德楷模”和“有爱无性的英雄”形象。同时系统地考察了十七年间新型党务工作者的历时性演变过程,从“温情的领路人”到“成长中的革命新人”再到“神性天赋的‘卡里斯马’典型”,这一典型形象在十七年间逐渐被意识形态政治化。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分析,发现十七年初期作家们的创作一开始还能够体现出相对独立的个性化表达,民间叙事方式还占有一席之地,但随着国家意志在文学中规训力量的逐渐加强,权威政治不断侵蚀作家的个人意识,创作主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消失,小说在政治和文化层面上忠于呼应革命政权和主流意识的“理想召唤”,人物形象脸谱化倾向日益明显,新型党务工作者形象逐渐完全“政治化”,最终不免沦为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简单的政治符号。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10
第一章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党务工作者形象的类型化特征  10-21
  1.1 根红苗正与豪言壮语──类型化的外在特征  11-14
  1.2 革命伦理下的道德楷模──类型化的内在特征之一  14-17
  1.3 有“爱”无性的英雄──类型化的内在特征之二  17-21
第二章 党务工作者形象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演变  21-30
  2.1 温情的引路人形象  21-24
  2.2 成长中的革命新人  24-27
  2.3 神性天赋的“卡里斯马”典型  27-29
  2.4 对于党务工作者形象演变的思考  29-30
第三章 时代的需要与作家的潜意识抗争  30-39
  3.1 党务工作者形象呈现类型化趋势的原因  30-32
    3.1.1 新时期的形象需要  30-31
    3.1.2 类型化党务工作者形象对权威意识形态的呼应  31-32
  3.2 夹缝中的挣扎──个人与权威意识的碰撞  32-39
    3.2.1 文人的“忧患意识”  33-35
    3.2.2 创作主体的民间叙事  35-39
结语  39-41
参考文献  41-44
致谢  44-4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5

相似论文

  1.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2.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3. 朝阳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演变特征与预测模型研究,S161.4
  4. 排球竞赛规则修改的演变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G842
  5.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6. 论犯罪成立要素的标准,D914
  7.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8. 跨越中西绘画的界限,J205
  9. 解读瞬间的痕迹,J213
  10. 199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F127
  11. 篮球规则的演变对我国男篮技战术发展的影响研究,G841
  12. 黎城方音历史演变考,H17
  13. 基于深度融合和曲面演变的多视点三维重建及其应用,TP391.41
  14. 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研究,D923
  15. 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侵权类型化及其法律规制,D923.43
  16. 规划填海前后莱州湾冲淤演变研究,TV148
  17. 近40年来长江水沙变化背景下的长江口海岸线演变,P737.1
  18. 社会焦点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G206
  19. 河坊街变迁背景下杭州胡庆余堂建筑演变初探,TU-092
  20. 40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证候演变与ECOG评分关系探析,R273
  21. 论龙纹的演变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K876.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