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几何形体视觉尺度感的研究

作 者: 于延庆
导 师: 关惠元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几何形体 倒角大小 尺度感 视觉美感度 面积 体积
分类号: J5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人群对基本几何形体视觉尺度的感受。研究具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倒角大小对平面几何形态尺度感的影响、倒角大小对立体几何形态尺度感的影响、面积相等的不同几何形体量感比较、体积相等的不同几何形体量感的比较。研究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视距在1-3米的范围内图形的倒角大小对视觉美感度几乎没有影响。视觉美感度的性别差异仅仅在7-12岁年龄段的人观察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时存在。年龄越大的人,越喜欢倒角大的图形和形体。随着图形和形体的边数增多,各年龄段男女喜欢的倒角半径也随之增大。各年龄段男女喜欢的倒角大小(倒角半径与边长之比)范围分别为:正三角形和正三棱柱为0.04-0.08;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四棱柱、正六棱柱为0.08-0.12。面积相同的四个几何形,所有年龄段男女都认为正三角形的视觉面积最大,圆形最小,女性认为正六边形的视觉面积略大于正四边形,男性则相反。体积相同的四个几何体,所有年龄段男女都都认为正六棱柱和正三棱柱的视觉体积要大于圆柱和正四棱柱。但是,男性基本上都认为正六棱柱的视觉体积略大于正三棱柱、圆柱的视觉体积略大于正四棱柱,而女性则相反。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2
  1.1 课题来源与依据  8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8-10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  10-11
    1.3.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0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10-11
  1.4 研究方法  11-12
2 倒角大小对平面几何形态尺度感的影响  12-43
  2.1 倒角大小对正三角形尺度感的影响  12-22
    2.1.1 实验设计  12-13
    2.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13-22
      2.1.2.1 视距因素的影响  13-18
      2.1.2.2 性别因素的影响  18-20
      2.1.2.3 年龄因素的影响  20-22
  2.2 倒角大小对正四边形尺度感的影响  22-32
    2.2.1 实验设计  22-23
    2.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32
      2.2.2.1 视距因素的影响  23-28
      2.2.2.2 性别因素的影响  28-30
      2.2.2.3 年龄因素的影响  30-32
  2.3 倒角大小对正六边形尺度感的影响  32-42
    2.3.1 实验设计  32-33
    2.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42
      2.3.2.1 视距因素的影响  33-38
      2.3.2.2 性别因素的影响  38-40
      2.3.2.3 年龄因素的影响  40-42
  2.4 小结  42-43
3 倒角大小对立体几何形态尺度感的影响  43-74
  3.1 倒角大小对正三棱柱尺度感的影响  43-52
    3.1.1 实验设计  43-44
    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52
      3.1.2.1 视距因素的影响  44-48
      3.1.2.2 性别因素的影响  48-51
      3.1.3.3 年龄因素的影响  51-52
  3.2 倒角大小对正四棱柱尺度感的影响  52-63
    3.2.1 实验设计  52-53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63
      3.2.2.1 视距因素的影响  53-58
      3.2.2.2 性别因素的影响  58-61
      3.2.2.3 年龄因素的影响  61-63
  3.3 倒角大小对正六棱柱尺度感的影响  63-73
    3.3.1 实验设计  63-64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73
      3.3.2.1 视距因素的影响  64-69
      3.3.2.2 性别因素的影响  69-71
      3.3.2.3 年龄因素的影响  71-73
  3.4 小结  73-74
4 面积相等的不同几何形体量感比较  74-79
  4.1 实验设计  74-75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75-77
  4.3 小结  77-79
5 体积相等的不同几何形体量感比较  79-84
  5.1 实验设计  79-80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80-82
  5.3 小结  82-84
6 总结论与展望  84-86
  6.1 总结论  84-85
  6.2 展望  85-86
参考文献  86-88
详细摘要  88-90

相似论文

  1. 半透明材料辐射与相变耦合换热研究,V259
  2. 等效均匀剂量放射生物效应数学模型研究,R311
  3. 广东罗坑鳄蜥性二型性及咬力研究,Q958.1
  4. 灌浆期弱光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和分配影响的模拟研究,S512.1
  5. 基于发育指数的设施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S641.2
  6. 日光温室切花百合生长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S682.29
  7. 基于尺度转换提高MODIS影像耕地解译精度的方法研究,S127
  8.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两相流动特性描述,TP391.41
  9. 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瘢痕面积与消融终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541.75
  10. 健康国人嗅觉相关中枢结构MRI体积与年龄及嗅觉功能相关性研究,R445.2
  11. 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在兔肝脏中的应用研究,R817.5
  12. 芳烃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对活性炭脱硫的影响,TE624.5
  13. O2/CO2循环燃烧方式下锅炉热力计算的研究,TK222
  14. 磁性药物靶向递送中药物捕获效率建模及影响因素分析,R94
  15. 保体积映射的共振与约化分析,O174
  16.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研究,TB332
  17. 一种水中大体积电晕放电反应器放电特性研究,TM832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变异性控制研究,U416.216
  19. SAMPAVE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沥青用量预估模型研究,U414
  20. 大面积烧伤病人气管切开后并发气管食管瘘一例,R644
  21. 亚低温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活性的影响,R743.3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工艺美术理论 > 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