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东罗坑鳄蜥性二型性及咬力研究

作 者: 何南
导 师: 武正军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鳄蜥 两性异形 咬力 活动面积 领域
分类号: Q95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动物的形态特征与其环境适应能力的关系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动物咬力大小被证明与竞争(食物资源竞争、配偶竞争、领域竞争)以及反捕食行为紧密相关。国外关于蜥蜴的咬力报道较多,但是国内尚没见报道。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属鳄蜥科(Shiniasuridae)鳄蜥属(Shinisaurus),为单型科单型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进化生物学以及系统分类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鳄蜥咬力大小与性二型关系及咬力在最大活动范围竞争中的作用,探讨鳄蜥两性异形的形成原因和咬力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鳄蜥的繁殖输出、繁殖成效、领域行为与生物力学等方面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鳄蜥的两性异形通过比较鳄蜥的体型与头部大小等特征的差异,研究了鳄蜥的两性异形情况。结果表明:性成熟鳄蜥个体存在明显的体色差异,成年雄性头胸部腹面呈鲜红色或浅蓝色,而雌性为浅黄色或淡红色;成年雄性头部显著大于成年雌性(头长(HL),P<0.01;头宽(HW),P<0.01),成年雌性腹部长(AL)显著大于成年雄性(P=0.018);而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的体长(SVL)以及尾长(TL)差异不显著(SVL,P=0.193;TL,P=0.22);亚成体头长随体长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成年雌性(P=0.021),而亚成体头宽与成年雌性头宽差异不显著P=0.545);亚成体头部与成年雄性头部呈同速增长(HL,P=0.252;HW,P=0.441)。特定SVL时,亚成体头宽显著大于成年雌性头宽(P<0.01);亚成体头长显著大于成年雄性头长(P<0.01),但亚成体头宽与成年雄性头宽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鳄蜥存在局部两性异型。2鳄蜥的咬力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不同性别年龄组的鳄蜥的咬力差异极显著(F2,88=161.303,P<0.01),雄性成体的咬力(14.74±0.16N)极显著大于雌性成体(13.55±0.26N)(P=0.003),雄性成体和雌性成体的咬力均显著高于亚成体(9.17±0.25N)(所有P<0.01)。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下颚长度是影响咬力大小的主要因子(R=0.547,P<0.01),头长为次要因子(R=0.299,P=0.002)。以下颚长的回归剩余值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雄性的咬力显著大于雌性(ANCOVA:BF—F1,54=9.896,P=0.003)。单独比较头部形态与咬力大小的关系时,以头部与体长SVL的回归剩余值为协变量,咬力原始值为白变量,协方差分析发现,雌雄两性鳄蜥的头长(斜率:F1,54=0.084,P=0.773,截距:F1,54=5.530,P=0.023),头高(斜率:F1,54=0.504,P=0.480,截距:F1,54=10.304,P=0.002),头宽(斜率:F1,54=0.014,P=0.908,截距:F154=10.109,P=0.002)越大,咬力就越大,且雄性大于雌性。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成年鳄蜥的咬力大于雌性成年鳄蜥的咬力,下颚长与头长是影响咬力大小的两个主要因素。3饲养条件下鳄蜥活动面积及其与咬力的关系我们于2010年6月至8月,对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饲养条件下鳄蜥的日活动面积与最大活动范围进行观察,同时测量实验个体的咬力大小,研究饲养条件下鳄蜥活动面积与咬力的关系。研究结果为:①同一鳄蜥的日活动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Multiple measures ANOVA)显示,六个饲养池内的雄性成体鳄蜥之间的日平均活动面积差异不显著(F5,235=1.777,P=0.118),雌性成体之间的日平均活动面也不存在差异(F5,233=1.827,P=0.108)。②把所有池子内的鳄蜥按年龄与性别分组进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的日均活动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F2,47=12.670,P<0.01),其中雄性日均活动面积(2.56±0.13m2)显著大于雌性(2.03±0.12 m2)(P=0.031),亚成体(3.14±0.21 m2)极显著大于雌性(P<0.01),亚成体大于雄性(P=0.028)。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的最大活动范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F2,47=5.807,P=0.006),其中雄性(8.77±0.22 m2)显著大于雌性(7.54±0.40m2)(P=0.034),亚成体(9.22±0.46m2)极显著大于雌性(P=0.008),亚成体与雄性差异不显著(P=0.686)。③同一池子内的鳄蜥之间的最大活动范围存在很大的重叠现象;④回归分析雄性成体最大活动范围影响因子显示只有咬力(x)与最大活动范围(y)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28,R=0.516,回归方程为y=0.5898x+0.0958)⑤鳄蜥的最大活动范围(y)与日平均活动面积(x)呈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816X+6.5526,(R2=0.1364,P<0.05)。

全文目录


摘要  3-5Abstract  5-8目录  8-10第一章 前言综述  10-14  1.1 爬行动物两性异形研究进展  10-11  1.2 爬行动物咬力研究进展  11-13  1.3 爬行动物活动面积与咬力关系  13-14第二章 鳄蜥的两性异形  14-20  2.1 材料与方法  14-15    2.1.1 实验动物  14    2.1.2 取样方法  14    2.1.3 数据处理  14-15  2.2 结果与分析  15-17    2.2.1 形态特征值与体长(SVL)的关系  15    2.2.2 成年雄性与雌性的形态特征值比较  15-16    2.2.3 亚成体与成体的形态特征值比较  16-17  2.3 讨论  17-20    2.3.1 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  17    2.3.2 头部的两性异形  17-18    2.3.3 腹部的两性异形  18    2.3.4 尾部的两性异形  18    2.3.5 亚成体与成年鳄蜥形态特征的比较  18-20第三章 鳄蜥的咬力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20-27  3.1 实验材料  20-21    3.1.1 形态特征测量  20-21    3.1.2 咬力测量  21    3.1.3 数据分析  21  3.2 结果  21-25    3.2.1 鳄蜥组间咬力比较  21-23    3.2.2 雌雄鳄蜥咬力与形态关系  23-25  3.3 讨论  25-27    3.3.1 咬力在性别年龄组间的差异  25-26    3.3.2 决定鳄蜥咬力大小的形态特征  26-27第四章 饲养条件下鳄蜥的活动面积及其与咬力的关系  27-38  4.1 材料与方法  27-29    4.1.1 实验动物  27-28    4.1.2 实验方法  28    4.1.3 数据处理  28-29  4.2 结果  29-34    4.2.1 鳄蜥的日活动面积  29    4.2.2 鳄蜥的活动范围  29-31    4.2.3 鳄蜥的咬力与活动面积  31-34  4.3 讨论  34-38    4.3.1 鳄蜥的日活动面积  34-35    4.3.2 鳄蜥的最大活动范围与咬力  35-37    4.3.3 对饲养繁殖密度的建议  37-38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8-40  5.1 总结  38  5.2 不足与展望  38-40参考文献  40-51附图  51-5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2-53致谢  53-55

相似论文

  1.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2. 居住区中心绿地开放性设计研究,TU985.125
  3. 非体育领域商品广告中运动项目元素分析,G80-05
  4. 基于OSGi的领域内框架扩展方法研究及应用,TP311.5
  5. 千岛湖岛屿社鼠的巢区和领域研究,Q958.1
  6. 五个学习领域对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G633.96
  7. 基于微博构建的公共领域研究,G206
  8. 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Web服务匹配和组合方法,TP393.09
  9. C/S模式MIS软件可复用构件的研究与开发,TP311.52
  10. 规划识别在监测股市个股主力资金流向中的应用,TP18
  11. 基于领域本体的海洋环境数据仓库设计,TP311.13
  12. 知识共享和著作权制度的未来模式,D923.41
  13. 基于Modelica/Mworks的混凝土泵车建模及仿真研究,TU646
  14. 交往范式及其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启示,B089.1
  15. 机器翻译中的高级对齐技术和开发集选择策略研究,TP391.2
  16.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军事用语语义泛化研究,H030
  17. 基于字词联合解码的中文分词研究,TP391.1
  18. SaaS技术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TP311.52
  19.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20. 网络条件下青年群体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构建与维护,C913.5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 动物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