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济阳坳陷孤东地区沙二~沙四段构造特征、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作 者: 兖鹏
导 师: 吴时国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孤东地区 构造特征 地层展布 沉积演化 成藏系统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孤东地区位于沾化凹陷东部,长堤~孤东潜山构造带的南端。区内油气藏主要是新近系的馆陶组,而在济阳坳陷多个第三系断陷湖盆内发现了古近系沙河街组的油气藏,揭示了本地区深层的良好勘探前景。对比周围地区的勘探开发成果表明:该区带内古近系沙河街组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限于实钻等资料的不足,缺乏结合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孤东地区古近系沙二~沙四段的构造特征地层展布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进行系统整一的研究。这对指导孤东地区的进一步勘探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应用3D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生长断层分析技术、单井沉积相分析技术以及平面沉积相分析技术,开展了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分析以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1)根据对断层实际断距及断层生长指数研究,分析了孤东地区各断裂带发育特点及其演化过程;并结合区内两大主干断裂—孤东断裂带、垦东断裂带的典型几何学特征研究,在济阳坳陷构造演化背景中分析了孤东地区的构造演化史。(2)通过对NNE-NE向及NEE-NWW向两大断裂体系的系统研究,提出了断层形成原因及活动特点的新认识;并认为整个研究区域在东西向上处于走滑与调节拉张过渡带,南北向上处于区域构造翘倾反转的过渡带。(3)分析了研究区古近系沙二~沙四段地层的发育及展布规律,明确了区内孤南洼陷处于翘倾反转的过渡带,沙四段仅保留局限薄层沙四下亚段、沙二段仅保留沙二下亚段及其形成原因。(4)确定了孤东地区沙河街组广泛发育的缓坡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的亚相及微相类型;描绘了主力储集层段一沙三段地层的沉积相图,深入分析了沙四段~沙二段地层的沉积演化过程。(5)将孤东地区油气藏划分为断鼻、断块、岩性断块三种类型,并认为孤东地区是在自生自储或近距离运聚型成藏子系统、油源大断层运聚型成藏子系统、缓坡运聚型成藏子系统四种类型的成藏子系统的控制下,形成了不同的含油层系及油气分布区带;系统评价了孤东地区的成藏主控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前言  10-19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6
    1.2.1 生长断层的相关研究方法  11-12
    1.2.2 走滑断裂形成的相关构造  12-15
    1.2.3 沉积体系研究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法  15
    1.2.4 构造、沉积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15-16
    1.2.5 孤东地区古近系勘探开发现状  16
  1.3 主要研究内容  16-17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7
    1.4.1 研究方法  17
    1.4.2 技术路线图  17
  1.5 主要研究成果  17-19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9-26
  2.1 构造格局及构造样式  19-22
    2.1.1 构造格局  19-20
    2.1.2 构造样式  20-22
  2.2 沙河街组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2-24
    2.2.1 区域地层划分  22-24
    2.2.2 沙河街组地层沉积特征  24
  2.3 区域构造演化  24-26
第三章 构造特征分析  26-41
  3.1 断裂系统划分  26-27
  3.2 各断裂系统分析  27-32
    3.2.1 北北东~北东向断裂系统  27-30
    3.2.2 北东东~北西西向断裂系统  30-32
  3.3 区内主干断裂几何特征分析  32-38
    3.3.1 垦东断裂带  32-36
    3.3.2 孤东断裂带  36-38
  3.4 孤东地区构造演化分析  38-41
    3.4.1 东西向上处于走滑与拉张调节的过渡带  38-39
    3.4.2 南北向上处于区域性翘倾反转的过渡带  39-41
第四章 沙二~沙四段地层分布规律  41-51
  4.1 沙四段(Es_4)地层分布规律  42-45
    4.1.1 沙四段地层发育特征  42
    4.1.2 沙四下亚段(Es_4~下)划分依据  42-45
  4.2 沙三段(Es_3)地层分布规律  45-48
    4.2.1 沙三下亚段(Es_3~下)  45
    4.2.2 沙三中亚段(Es_3~中)  45-46
    4.2.3 沙三上亚段(Es_3~上)  46-48
  4.3 沙二段(Es_2)地层分布规律  48-51
    4.3.1 沙二段地层发育特征  48
    4.3.2 沙二下亚段(Es_2~下)划分依据  48-51
第五章 沙二~沙四段沉积特征研究  51-66
  5.1 层序地层演化  51-52
  5.2 沉积相类型分析  52-62
    5.2.1 冲积扇相  52-53
    5.2.2 近岸水下冲积扇相  53-54
    5.2.3 缓坡扇三角洲相  54-60
    5.2.4 辫状河三角洲相  60-62
    5.2.5 半深湖~深湖相  62
  5.3 沉积演化分析  62-66
第六章 油气分布及成藏规律  66-75
  6.1 油气分布  66-68
    6.1.1 含油层系及油藏类型  66
    6.1.2 油气分布区带  66-68
  6.2 油气成藏模式  68-72
    6.2.1 自生自储或近距离侧向运聚型  68-69
    6.2.2 大断层运聚型  69-70
    6.2.3 缓坡运聚型  70-72
  6.3 成藏主控因素  72-75
总结  75-78
参考文献  78-82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2-83
致谢  83

相似论文

  1. 济阳坳陷原油中金的富集机理研究,P618.13
  2. 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P618.41
  3. 济阳坳陷孔店组转型期构造演化对原型盆地的控制影响研究,P542.3
  4. 望奎—兰西地区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与构造特征研究,P631.44
  5. 曹妃甸浅海地区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P738.4
  6. 吉林油田新立新北地区气藏评价研究,P618.13
  7. 基于波动方程法的原型盆地分析,P618.13
  8. 应用构造沉积综合法恢复剥蚀厚度,P512.2
  9. 敖南油田黑帝庙油层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P618.13
  10. 西藏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研究,P618.13
  11. 内蒙古太仆寺旗金豆子山铅锌矿床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研究,P618.4
  12. 鄂尔多斯盆地城川—周家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沉积演化研究,P512.2
  13. 东营、潍北及沾化凹陷深层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13
  14. 淮南煤田煤的孔隙特征研究,P618.11
  15.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P546
  16. 滁河断裂特征研究及其意义,P542
  17. 宁县庆阳地区延长组长6段事件沉积研究,P618.13
  18. 哈萨克斯坦AB油田中区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调整技术研究,P618.13
  19.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藏成藏机制及含油性评价,P618.13
  20.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新生代隆拗关系,P618.13
  21. 宿迁—绍兴区域剖面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