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宿迁—绍兴区域剖面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作 者: 庞飞
导 师: 陈清华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地质学
关键词: 综合解释 构造特征 断裂特征 构造样式 动力学机制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下扬子区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几年来的勘探未取得大的突破,尤其是中、古生界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研究这一地区的构造特征,对进一步明确勘探方向、发现有利构造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进行大量中、英文文献查阅,紧追踪科学前沿和下扬子区最新研究成果。以NG-13、GR52.2两条地震测线为主,结合钻井资料、重磁电资料、野外地质露头资料等,对宿迁—绍兴区域剖面进行了精细的构造解释,并以此大剖面为切入点对下扬子区构造特征、主要断裂特征、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典型构造样式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区域综合解释剖面显示,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大致以南京-镇江对冲带为界呈南北挤压对冲构造格局,南北两套逆冲推覆系统可划分为根带、中带、锋带,根带构造变形强度最大,发育一系列高角度逆冲断层;锋带次之,发育对冲构造;中带最小,主要发育大型宽缓褶皱。研究认为,对冲的动力来源主要为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扬子板块与华夏古陆沿江山-绍兴一线发生俯冲、碰撞及印支-燕山期扬子板块沿苏北-胶南一线向华北板块发生俯冲、碰撞。下扬子区中、新生界构造格局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东亚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及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本文还对大剖面上及下扬子区存在的典型构造样式进行了认真分析,可划分为挤压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等三种类型。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18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9
  1.2 研究现状  9-15
    1.2.1 下扬子区研究现状  9-12
    1.2.2 构造样式研究现状  12-15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6
    1.3.1 研究内容  15-16
    1.3.2 技术路线  16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18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8-31
  2.1 地理及大地构造位置  18-19
  2.2 深部地质结构  19-20
  2.3 基底特征  20-21
  2.4 地层分布概况  21-24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4-31
    2.5.1 重力场特征  24-26
    2.5.2 磁场特征  26-27
    2.5.3 重磁异常分区地质解释  27-31
第三章 区域剖面构造解释  31-50
  3.1 剖面位置  31
  3.2 解释方法  31-50
    3.2.1 断裂解释及特征  32-40
    3.2.2 层位解释  40-46
    3.2.3 无地震资料区的解释  46-50
第四章 大剖面构造特征  50-56
  4.1 大剖面总体构造特征  50-51
  4.2 基本构造特征  51-56
    4.2.1 苏北-胶南造山带  51
    4.2.2 苏北冲断区  51-52
    4.2.3 苏南冲断区  52-54
    4.2.4 浙北叠瓦冲断区  54-56
第五章 动力学机制分析  56-65
  5.1 震旦纪—早三叠世  56-59
  5.2 中三叠世—中侏罗世  59-61
  5.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61-62
  5.4 晚白垩世—古近纪  62-63
  5.5 新近纪—  63-65
第六章 构造样式类型  65-72
  6.1 压缩构造样式  65-68
  6.2 伸展构造样式  68-70
  6.3 反转构造样式  70-72
结论  72-73
参考文献  73-7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7-78
致谢  78

相似论文

  1. 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P618.41
  2. 基于成本平衡关系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X2
  3. 望奎—兰西地区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与构造特征研究,P631.44
  4. 松辽盆地火山岩分布规律与深部壳—幔结构的耦合关系,P588.14
  5. 吉林油田新立新北地区气藏评价研究,P618.13
  6. 敖南油田黑帝庙油层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P618.13
  7. 苏仁诺尔油田苏仁诺尔构造带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P618.13
  8. 西藏伦坡拉盆地构造特征研究,P618.13
  9. 内蒙古太仆寺旗金豆子山铅锌矿床构造特征及构造控矿研究,P618.4
  10. 巴楚隆起色力布亚断裂演化及其油气意义,P618.13
  11. 巴楚隆起中段断裂特征与油气关系,P618.13
  12. 淮南煤田煤的孔隙特征研究,P618.11
  13. 薄板激光冲孔理论及实验研究,TG506
  1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P546
  15. 从小鱼洞地表破裂看汶川地震的动力学机制,P315.9
  16. 滁河断裂特征研究及其意义,P542
  17. 400系铁素体不锈钢成形性能的研究,TG142.71
  18. 哈萨克斯坦AB油田中区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调整技术研究,P618.13
  19. 井组示踪剂产出曲线解释方法研究,TE357.6
  20. 连云港—苏州区域剖面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