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新生代隆拗关系

作 者: 唐智博
导 师: 李理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地质学
关键词: 鲁西隆起 济阳坳陷 抬升史 沉降史 隆拗耦合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鲁西隆起济阳坳陷是华北板块两个非常重要的次级构造单元,也是中国东部伸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鲁西隆起区和济阳坳陷构造演化上明显不同,并且在时间格架上隆起抬升和坳陷沉降的隆拗关系尚不明确。为了研究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之间的隆拗耦合关系,本文主要利用裂变径迹测年、裂变径迹t-T模拟方法和TASC程序编制的径迹年龄谱图恢复了晚白垩世以来鲁西隆起的抬升史,应用回剥技术、裂变径迹测年和裂变径迹t-T模拟方法恢复了济阳坳陷新生代的沉降史。对采自鲁西隆起蒙山、莲花山和泰山的26个样品进行了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鲁西隆起在前新生代(晚元古代到晚白垩世)缓慢抬升,新生代以来抬升速度明显加快。蒙山的三期快速抬升分别是70~60Ma、51~41Ma和29~20Ma;莲花山的三期快速抬升分别是70~62Ma、49~42Ma和28~19Ma;泰山的三期快速抬升分别是72~60Ma、50~40Ma和28~20Ma。蒙上、莲花山和泰山晚白垩世以来的抬升速率表明鲁西隆起的抬升由南向北逐渐迁移。利用回剥技术恢复了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东营凹陷、沾化凹陷和车镇凹陷的沉降曲线,四个凹陷沉降曲线显示沙三段沉积时期是济阳坳陷主要的沉降期,这个时期坳陷的沉积速率最大,沙三段也成为整个济阳坳陷的主力烃源岩。新生代,济阳坳陷的沉降表现出由南向北的构造迁移。对比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t-T模拟轨迹,推断鲁西隆起可能是济阳坳陷的沉积的主要物源区。对比研究表明,新生代鲁西隆起的抬升与济阳坳陷的沉降之间存在隆拗耦合的关系。鲁西隆起的抬升控制了济阳坳陷烃源岩的形成、油气运移的时间和油气分布由南向北迁移,并为济阳坳陷古潜山油藏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上述研究完善了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隆拗关系的总体认识,对中国东部构造研究将有一定意义,对中国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14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0-12
    1.2.1 伸展山岭与伸展盆地的关系  10-11
    1.2.2 鲁西隆起济阳坳陷隆拗关系的研究现状  11-12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3
    1.3.1 研究内容  12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3
  1.4 创新点  13-14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14-22
  2.1 地质概况  14-15
  2.2 地层特征  15-17
  2.3 构造格局  17-19
    2.3.1 鲁西隆起的构造格局  17-18
    2.3.2 济阳坳陷的构造格局  18-19
  2.4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19-22
    2.4.1 印支运动期构造演化阶段  19-20
    2.4.2 燕山运动期构造演化阶段  20
    2.4.3 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演化阶段  20-22
第三章 鲁西隆起的抬升史  22-47
  3.1 裂变径迹测年技术  22-26
    3.1.1 裂变径迹的形成机制  22-23
    3.1.2 裂变径迹测年及标准化  23-24
    3.1.3 裂变径迹定年实验技术  24-26
  3.2 鲁西隆起抬升史  26-47
    3.2.1 样品采集  26-27
    3.2.2 裂变径迹测试结果分析  27-36
    3.2.3 t-T 模拟  36-43
    3.2.4 鲁西隆起的抬升特征分析  43-47
第四章 济阳坳陷的沉降史  47-63
  4.1 回剥技术恢复沉降史的原理及方法  47-51
    4.1.1 盆地沉降的参考模式  47-48
    4.1.2 去压实校正  48-49
    4.1.3 去负荷校正  49-50
    4.1.4 古水深与海平面变化校正  50-51
  4.2 济阳坳陷沉降曲线分析  51-57
    4.2.1 惠民凹陷沉降曲线  51-52
    4.2.2 东营凹陷沉降曲线  52
    4.2.3 沾化凹陷沉降曲线  52-55
    4.2.4 车镇凹陷沉降曲线  55-57
  4.3 利用裂变径迹方法研究济阳坳陷的沉降史  57-63
    4.3.1 样品采集  57
    4.3.2 裂变径迹的测试分析  57-60
    4.3.3 沉降/抬升史  60-63
第五章 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的隆拗耦合关系  63-70
  5.1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次级凸起的关系  63-64
  5.2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的关系  64-67
  5.3 鲁西隆起的抬升与济阳坳陷油气的关系  67-68
  5.4 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隆拗耦合的动力学机制  68-70
结论  70-71
参考文献  71-7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9-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单县凸起铜成矿地质背景分析,P618.41
  2. 济阳坳陷原油中金的富集机理研究,P618.13
  3. 济阳坳陷孔店组转型期构造演化对原型盆地的控制影响研究,P542.3
  4. 基于波动方程法的原型盆地分析,P618.13
  5. 应用构造沉积综合法恢复剥蚀厚度,P512.2
  6. 东营、潍北及沾化凹陷深层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13
  7.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藏成藏机制及含油性评价,P618.13
  8. 马尔科夫链模拟在济阳坳陷中的应用,P618.13
  9. 东胜油区硫化氢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P618.13
  10. 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东段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P618.13
  11. 吐鲁番—哈密盆地盆地分析,P618.13
  12. 准噶尔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沉降史分析,P542.1
  13. 鲁西隆起伸展构造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P542
  14. 松辽盆地南部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P618.13
  15. 东濮及邻区中生界地层沉积相研究,P536
  16. 胶莱盆地沉积分析及构造演化,P512.2
  17. 济阳坳陷孤岛潜山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和机理研究,P618.13
  18.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结构与输导机理研究,P618.13
  19.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及成岩演化,P618.13
  20. 济阳坳陷中生代断层活动及油气意义,P618.130.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