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 者: 刘红
导 师: 王洪礼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分类号: G75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当前心理学领域对创新精神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向。许多研究者都支持创新精神多侧面的本质,越来越倾向于把创新精神看作一种认知、思维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开始寻求创新精神的综合评价模式。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创新精神,可从创新思维、创新性认知过程和创新性环境等方面入手。本研究以文化本位的心理学研究为导向,以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的,运用自编的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创新精神调查问卷为工具,对西南三省高校的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共2000名以上被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创造性融合观,编制了大学生创新精神调查问卷。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来检验问卷的信度,利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考察问卷的效度,均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价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测量工具。2.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普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善于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反思性较强,在反思性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较高(M±SD=3.59±0.67);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方面尚缺乏足够的教师引导和支持,在教师支持维度上平均得分较低(M±SD=3.29±0.53)。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校和家庭诸因素上呈现出不同特点。表现为一定的性别、年级、专业和学校类型的差异,同时,在是否独生子女、家中排行、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此外,在专业和性别、专业和年级上存在着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4.不同族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创新精神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苗族和布依族大学生在标新立异、反思性、大学课程、同伴影响这四方面及其整体上均显著高于藏族、彝族大学生(P<0.01),而苗族和布依族大学生在这四方面及其整体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在这四方面及其整体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1 问题的提出  9-10
  1.1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现实性  9-10
  1.2 少数民族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10
2 文献综述  10-20
  2.1 有关概念  10-13
    2.1.1 创新与创造的关系  10-11
    2.1.2 国外创造力的种种定义观与整合观  11-12
    2.1.3 国内对创新精神的界定  12-13
  2.2 国内外创造力、创新精神的相关研究  13-20
    2.2.1 国外创造力研究的简要回顾  13-14
    2.2.2 创造力、创新精神培养概况  14-15
    2.2.3 创新精神影响因素研究  15-19
    2.2.4 国内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9-20
3 本研究的总体设计  20-21
  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20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0
  3.3 本研究的框架  20-21
4 大学生创新精神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  21-27
  4.1 问卷的初步编制与初测  21-22
    4.1.1 项目编制  21
    4.1.2 初测及项目筛选  21-22
  4.2 正式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22-26
    4.2.1 被试  22-23
    4.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23-24
    4.2.3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24-25
    4.2.4 正式问卷的效度分析  25-26
  4.3 问卷各维度的含义确立及其含义  26-27
5 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现状的研究  27-39
  5.1 调查对象  27
  5.2 研究工具  27-28
  5.3 数据处理和分析  28
  5.4 结果分析  28-39
    5.4.1 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整体特点分析  28-30
    5.4.2 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在学校诸因素上的特点  30-32
    5.4.3 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在家庭各因素上的特点  32-35
    5.4.4 不同族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特点  35-37
    5.4.5 有关交互作用的分析  37-39
6 讨论  39-50
  6.1 关于测量工具  39-40
  6.2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整体特点  40-42
  6.3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学校诸因素上的特点  42-45
  6.4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家庭诸因素上的特点  45-46
  6.5 关于不同族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特点  46-47
  6.6 关于交互作用的分析  47
  6.7 有关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47-49
  6.8 本研究的局限与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49-50
7 研究结论  50-52
参考文献  52-57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57-58
后记  58-59

相似论文

  1.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2.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3.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4.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5.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6.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7.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8.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9.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0.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2.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3.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4.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5.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6.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17.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18.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2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21.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少数民族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