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阿赫玛托娃与中国诗歌

作 者: 杨帆
导 师: 袁荻涌
学 校: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阿赫玛托娃 白银时代 译介 影响 朦胧诗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诗坛又一次涌现出一大群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象征派的巴尔蒙特、勃留索夫、勃洛克,阿克梅派的古米廖夫、曼德尔什塔姆,未来派的谢维里亚宁、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新农民诗派的克留耶夫、克雷奇科夫、叶赛宁,还有不属于任何流派的布宁,以及早期的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霍达谢维奇——这些个性鲜明的诗人以其多姿多彩的耕耘,再次掀起了俄罗斯抒情诗艺术的高潮。但就是这个令世人瞩目的“诗歌季节”中产生的一些杰出诗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埋没了。由于许多非文学因素所致,在同时期的作家中,最为一般读者熟知的应该就是高尔基、肖洛霍夫这样的作家,除此之外的都被认为是“颓废派”而很少被翻译和了解。白银时代的代表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早期诗歌虽取得过很大的成就,但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她的创作就受到了限制。这直接影响了她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导致近60年之久的沉默。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收集阿赫玛托娃的诗集、传记以及关于她的论著在中国出版的数量和种类,分析她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并以老一代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高莽对阿赫玛托娃的接受态度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国学界是如何看待这位女诗人的。第二章阐述了阿赫玛托娃长期被中国文坛拒绝的主要原因,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在苏联新文学建设时期,她被扣上“颓废派”的帽子排斥在主流作家之外;其次,由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革的特殊需要,诗歌创作响应时代的号召趋向大众化追求,阿赫玛托娃的诗歌风格在这样的背景下难以被人们理解。第三章论述80年代以来阿赫玛托娃被中国文坛接纳和重视的原因,从西方学界的研究动态和我国新时期的审美转向两个角度进行说明。第四章通过搜集阿赫玛托娃对北岛、林莽、王家新等诗人的影响,阐明她对我国当代朦胧诗人创作所起到的特殊意义。最后总结这种影响的特点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引言  8-10
第一章 从拒绝到接纳  10-14
  第一节 阿赫玛托娃在中国的译介  10-12
  第二节 一位中国学者眼中的阿赫玛托娃  12-14
第二章 被放逐的"颓废派"  14-21
  第一节 苏维埃文学建构中的不和谐之音  15-18
  第二节 中国新诗运动的大众化追求  18-21
第三章 复活的缪斯  21-27
  第一节 西方学界的白银时代热  21-25
  第二节 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特殊历程  25-27
第四章 穿透岁月的光芒  27-36
  第一节 阿赫玛托娃与中国诗人的创作  28-31
  第二节 阿赫玛托娃影响的启示和意义  31-36
结语  36-38
参考文献  38-42
后记  42-43

相似论文

  1.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2.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3.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4.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5.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6.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7.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8.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9.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10.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1.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2.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13. 公路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评价量化模型研究,U41
  14.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15.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16.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17.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8.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9.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20.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21. 网络语言影响职校学生语用情况的调查及研究,G715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