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户信贷市场供求失衡研究

作 者: 张立焕
导 师: 范静
学 校: 吉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农户 信贷市场 信贷供求 吉林省
分类号: F83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户是我国农村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其特殊性在于农户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就作为一个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登上了农村经济活动的大舞台,农户行为在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仍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以前的学者多是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给方面进行研究,而本文是从农户信贷供求这一新视角研究信贷资金的供求。将农户信贷作为一种要素纳入到农村信贷市场供求分析框架,以供求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农户进行典型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户信贷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在统计分析中,分别从农户信贷资金的需求、供给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入研究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实现农户信贷市场供求均衡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农村金融体系正处于改革阶段,还很不完善,不能满足农户信贷资金的需求。农户作为信贷需求的主体,农户的经营规模、财产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等都是影响农户信贷资金获得的主要因素;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交易成本、抵押品流动性差及农业风险大,风险补偿机制缺失等是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重要因素;对农户信贷资金的投入增加,将会提高农户的生产性和生活性的需求水平,进而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户的收入。因此,为了改善农户信贷资金供求失衡的情况,提高农户对农业及非农产业的投入及产出绩效,必须积极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必须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建立农户信用信息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及风险:1、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农业是弱质产业,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以农补工的政策,农业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除了实行免征农业税政策外,从农业自身来讲,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更为重要。2、对农户这一弱势群体进行教育及技术培训,提高农户自身的素质,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面临着无法抵御的自然风险,应开展农业保险这一项目,以保证农民收入。针对农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应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以达到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的目的,保证农民收入稳定。3、扩大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使邮政储蓄吸储的资金回流农村,支持农村建设;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使其健康发展,承担起支农主力军的任务。在农户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押品的情况下,可实行农地金融制度,允许农地的使用权作为抵押;或者是让农具及家畜成为可抵押的物品。放宽对非正规金融(民间借贷)管制,给予其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农户的资金需求得以满足。4、在本国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情况下,鼓励和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满足农户资金需求,达到增加农户收入的目的。5、政府应大力支持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户,提供支持农户生产的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户的生产进行政策及信息的指导,提供一个成熟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使农产品更具竞争力。6、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农村的金融机构与借款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和收回信贷资金的主要因素,也是形成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大小额信贷的发放力度,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发挥农村主力军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第一章 前言  9-18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9-10
  1.2 文献评述  10-12
  1.3 理论基础  12-16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创新点  16-18
第二章 吉林省农户信贷市场供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8-30
  2.1 吉林省农户信贷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8-23
  2.2 吉林省农户信贷市场的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3-30
第三章 吉林省农户借贷基本特征的描述及实证研究  30-35
  3.1 被调查地区资金借贷的规模  30-31
  3.2 借款的用途、对象  31-32
  3.3 借款的利率、期限  32-33
  3.4 确保还款的手段及对农村信用社的认知程度及看法  33-35
第四章 吉林省农户信贷市场供求失衡的特征分析  35-41
  4.1 吉林省农户信贷市场供求失衡的表现  35-38
  4.2 吉林省农户信贷市场供求失衡的成因  38-41
第五章 吉林省农户信贷市场供求失衡的结论及对策建议  41-47
  5.1 主要结论  41-42
  5.2 对策建议  42-47
参考文献  47-51
致谢  51-52
作者简介  52

相似论文

  1. 里下河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X592
  2. 西部干旱地区农户旱地种植行为实证研究,S423
  3. 安庆市农户稻谷储藏现状调查,S511
  4.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F224
  5. 199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F127
  6. 吉林省高校体育院系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7.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8. 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管理,F832.4
  9. 上海市江桥镇幸福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农户意愿分析,F327
  10. 农户土地流转决策行为研究,F321.1
  11.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F832.4
  12. 基于农户调查的退耕还林(草)意愿分析,F224
  13. 动产抵押制度解决中国农村融资难,D923
  14. 华夏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营销策略研究,F832.4;F276.3
  15. “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户下乡家电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F224
  16. 不完全信贷市场下的教育投资与财富分配演进过程研究,F832.4
  17. 吉林省乡土生活与乡土居住形态研究,TU-86
  18. 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效果评价,S345
  19. 参与式社区共管地区农户生计结构研究,C924.21
  20. 吉林省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F323.7
  21. “小产权房”市场的利益相关者研究,F293.3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信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