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吉林省乡土生活与乡土居住形态研究

作 者: 董玮番
导 师: 王亮
学 校: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乡土生活 乡土居住形态 吉林省 乡土建筑 新农村
分类号: TU-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状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些年,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设计人员参与到乡土建筑的研究、设计中来,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已建成的新式农居中,虽然个别项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设计师不了解农村生活,新式农居整体设计水平还不高,示范作用还不显著。传统乡土建筑受建筑技术水平的制约,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有利因素,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具有丰富多样的地方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和细部构造。乡土生活是影响乡土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乡土建筑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论文立足于吉林省乡土居住形态研究,从乡土生活对乡土居住形态影响的角度进行了认识、分析和发掘,总结出适应乡土生活的居住形态。并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社会生产和生活文化,对吉林省乡土居住形态进行改造和提高,提炼出一些适合推广的吉林省新乡土居住形态的设计理论,使其适应现在的生活需求。针对课题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乡土生活与乡土居住形态的关系,介绍了吉林省乡土生活的文化特质,以及从社会学角度、地理学角度、传播学角度、生态学角度,对吉林省自然乡土聚落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和对吉林省乡土建筑特征进行了东部山区和中、西部平原的比较。传统乡土居住形态蕴含许多原生态智慧,但它具有时空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生活多方位的需求,因此传统乡土居住形态需要改进。为此,本文最后从吉林省乡土居住形态对乡土生活的适应性角度进行研究,分别对吉林省乡土居住模式的演变与发展、乡土居住形态适应乡土生活的三个层面、乡土居住形态设计意象、乡土居住形态保护及乡土生活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26
  1.1 研究的背景  10-12
    1.1.1 地域建筑文化危机  10-11
    1.1.2 “乡土建筑”思想脉动  11-12
    1.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1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7
    1.2.1 研究的目的  12-15
    1.2.2 研究的意义  15-16
    1.2.3 预期达到的目标  16-17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7-20
    1.3.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历程  17-18
    1.3.2 目前我国的研究探索  18-20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20-22
    1.4.1 乡土生活  20
    1.4.2 乡土建筑  20-21
    1.4.3 居住形态  21-22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22-23
    1.5.1 研究内容  22-23
    1.5.2 研究方法  23
  1.6 本章小结  23-26
第2章 吉林省传统乡土建筑概况与新农村建设现状  26-40
  2.1 吉林省传统乡土建筑概况  26-32
    2.1.1 吉林省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历史背景  26-28
    2.1.2 吉林省乡土生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8-29
    2.1.3 吉林省乡土建筑的基本形态  29-32
  2.2 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32-39
    2.2.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意义和目的  32-33
    2.2.2 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与取得的成绩  33-36
    2.2.3 吉林省乡土建筑研究已取得的成就  36-37
    2.2.4 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37-39
  2.3 本章小结  39-40
第3章 吉林省乡土生活与乡土居住形态的关系  40-81
  3.1 文化生态学的引入  40-42
    3.1.1 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40-41
    3.1.2 文化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41
    3.1.3 文化生态学对于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义  41-42
  3.2 吉林省乡土生活模式特征  42-47
    3.2.1 传统生活模式特征及当代转变  42-44
    3.2.2 庭院的多功能性  44-45
    3.2.3 采暖文化  45-47
  3.3 吉林省自然乡土聚落特征  47-74
    3.3.1 社会学特征  48-59
    3.3.2 地理学特征  59-67
    3.3.3 传播学特征  67-71
    3.3.4 生态学特征  71-74
  3.4 吉林省乡土建筑特征  74-80
    3.4.1 东部山区乡土建筑特征  74-76
    3.4.2 中部地区乡土建筑特征  76-77
    3.4.3 西部地区乡土建筑特征  77-80
  3.5 本章小结  80-81
第4章 吉林省乡土居住形态对乡土生活的适应性  81-98
  4.1 吉林省乡土居住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81-88
    4.1.1 东部地区乡土居住模式的演变  81-83
    4.1.2 中部平原地区乡土居住模式的演变  83-86
    4.1.3 西部地区乡土居住模式的演变  86-88
  4.2 乡土居住形态适应乡土生活的三个层面  88-91
    4.2.1 聚落层面  88-90
    4.2.2 建筑层面  90
    4.2.3 景观层面  90-91
  4.3 乡土居住形态设计意象  91-94
    4.3.1 风水意象  91-92
    4.3.2 生态意象  92-93
    4.3.3 秩序意象  93
    4.3.4 文化意象  93-94
  4.4 乡土居住形态的保护及乡土生活的延续与发展  94-97
    4.4.1 乡土居住形态保护  94-96
    4.4.2 乡土生活的延续与发展  96-97
  4.5 本章小结  97-98
结论  98-99
参考文献  99-102
附录  102-10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5-107
致谢  107-108
个人简历  108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3.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4.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5.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6. 南京农村青年创业问题研究,D432.6
  7.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8.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9.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10.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11.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12.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1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研究,G812.42
  14.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15.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公众信息系统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TP393.09
  16.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7. 199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F127
  18. 吉林省高校体育院系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19. 对随州市吉祥寺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F327
  20.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21. 通化市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9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艺术 > 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