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终身道德学习:道德人的培养路径初探

作 者: 刘海娟
导 师: 杜时忠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德育原理
关键词: 终身道德学习 道德人 道德主体性 道德生活场
分类号: G41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众所周知,终身道德学习是一种培养道德人的活动,其作为终身教育思潮在德育领域的新发展,是终身教育寓德性的必然要求;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新思维,是对道德教育困境的超越性建构。终身道德学习不仅应贯穿所有人的终生过程,还应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场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全部生活场域。为此,本文试图重新界定道德人的新内涵,分析道德人的属性与价值,并在审视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终身道德学习是培养道德人的合理可行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概述了道德人的基本理论,阐释了道德人的内涵、属性和价值。提出所谓道德人,指的是具有终生的道德生命,享有全域的道德生活的道德主体,是无时无刻无处无所实践道德的人。道德主体性、道德生命性、道德生活性构成了道德人的三大属性。其次,提出道德人培养路径的现实困境。主要是以道德人的三大属性为研究依据,对道德教育的困境进行批判性反思,提出道德教育在培养道德人方面存在三大困境,即:传统德育的灌输性、成人德育的缺失性、学校德育的有限性。再次,分析终身道德学习是培养道德人合理路径的原因。一方面,指出终身道德学习的本质内涵在于其的自主性、终生性和全域性;另一方面,提出终身道德学习的合理性在于其主体可能性、终生必要性和全域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如何通过终身道德学习来培养道德人。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完成,即完善主体性的道德人,养成自主建构的道德实践;关注发展中的道德人,形成终生性的道德生命线;重视关系中的道德人,建构全域性的道德生活场。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2
  (一) 研究缘起  8-9
  (二) 研究现状  9-12
一、道德人的理论概述  12-28
  (一) 道德人的内涵  12-18
    1、道德人的内涵综述  12-16
    2、道德人的内涵创新  16-18
  (二) 道德人的属性  18-24
    1、道德主体性:道德人的本质属性  18-20
    2、道德生命性:道德人的自然属性  20-22
    3、道德生活性:道德人的社会属性  22-24
  (三) 道德人的价值  24-28
    1、道德人的社会价值  25-26
    2、道德人的个人价值  26-27
    3、道德人的教育价值  27-28
二、道德人培养路径的现实困境  28-37
  (一) 传统德育的灌输性  28-31
    1、传统德育价值的奴化取向  28-29
    2、传统德育目标的主体缺失  29
    3、传统德育实践与生活阻隔  29-30
    4、传统德育过程的知性物化  30-31
  (二) 成人德育的缺失性  31-32
    1、对成人德育重要地位的忽视  31
    2、对成人德育本质内涵的误解  31-32
    3、对成人德育课程的轻视  32
    4、成人德育研究的滞后性  32
  (三) 学校德育的有限性  32-37
    1、学校德育场域的有限性  33-34
    2、学校德育内容的有限性  34
    3、学校德育方法的有限性  34-35
    4、学校德育实效的有限性  35-37
三、终身道德学习:培养道德人的合理路径  37-43
  (一) 终身道德学习的本质内涵  37-38
    1、从道德主体性来看,终身道德学习是自主性的道德学习  37
    2、从道德生命性来看,终身道德学习是终生性的道德学习  37-38
    3、从道德生活性来看,终身道德学习是全域性的道德学习  38
  (二) 终身道德学习的合理性  38-43
    1、终身道德学习的主体可能性  38-40
    2、终身道德学习的终生必要性  40-41
    3、终身道德学习的全域可行性  41-43
四、培养道德人:终身道德学习的实践探索  43-52
  (一) 完善主体性的道德人,形成自主建构的道德实践  43-47
    1、激发自发的道德需要  43-44
    2、形成自觉的道德判断  44-46
    3. 生成自主的道德选择  46-47
    4. 养成自律的道德行为  47
  (二) 关注发展中的道德人,贯穿终生性的道德生命线  47-49
    1、关注道德发展的偶然性  48
    2、重视道德发展的可持续性  48-49
    3、形成道德发展的超越性  49
  (三) 重视关系中的道德人,建构全域性的道德生活场  49-52
    1、保护生态性的自然生活场  49-50
    2、关注启发性的家庭生活场  50
    3、发挥主导性的学校生活场  50-51
    4、拓展体验性的社会生活场  51-52
结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9
后记  59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4.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5. 论康德的科学观,B516.31
  6.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7.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8.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9. “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B82-05
  10. 幼儿文学的德育功能探析,G611
  11. 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思想研究,B82-09
  12. 江泽民职业道德思想与医药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13.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14.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15. 关于当前新闻传媒道德的几点思考,B82-05
  16. 常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当代启示,D648
  17. 《无名的裘德》中的家庭伦理解读,I561.074
  18. 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D648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员工职业道德培养研究,D648.1
  20.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630.3
  21. 当代中国慈善行为的道德解析,D632.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德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