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滋阴活血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 者: 梁昀
导 师: 杨德才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滋阴润燥 活血通络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且伴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以口、眼干燥为主要症状,伴有多系统损害并出现多种临床表现。不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syndrome,pSS)。目前国内外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以缓解干燥症状和防治多系统损害为主。中医对本病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依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祖国医学“燥证”范畴。课题立论依据及研究思路翻阅近十年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报道越来越多,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是确切的,同时具有安全、副作用少,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的优点,易为患者接受。导师杨德才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本病的发病特点,认为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为素体阴虚,禀赋不足,复感燥邪,灼津伤阴,导致阴虚津亏;或热病伤津,或汗、吐、下后伤津亡液,或失血过多导致阴虚津亏;或情志失调,药食所伤,客于脾胃,使脾胃受损,敷布失常,导致气血津液亏虚。综上所述,脏腑孔窍失养,脉道失于濡润,病久入络致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耗伤气血,使阴虚更甚,二者互为因果,故缠绵难愈。瘀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和继发性致病因素,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病以阴虚为本,瘀血为标。其治疗依从辨证论治,以滋阴润燥为治疗大法,佐以活血通络。在pSS治疗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本课题研究建立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对自拟滋阴活血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分析本方是通过促进腺体分泌,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从多位点、多环节调节免疫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中药治疗pSS提供理论及临床应用的依据。研究资料与方法本临床研究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61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活血方,日一剂,每日两次口服;对照组予帕夫林(白芍总苷胶囊)0.6g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以2个月为一疗程。同时制定《干燥综合征中医症状评定表》,记录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并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ESR、免疫球蛋白、抗SSA、抗SSB、RF实验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2.两组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口干、眼干涩、关节疼痛、便秘、肌肤干燥等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口干、便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1)。3.两组实验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ESR、1gG、1gM、1gA等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1);RF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SR指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与治疗组治疗后相比,P<0.01,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后抗SSA、抗SSB指标阳性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临床疗效观察证实,说明中药采用滋阴润燥、活血通络法的确能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达到临床治疗的作用。同时也预示了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中存在着有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药物,值得我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9
前言  9-11
英文缩略语  11-13
临床研究  13-18
研究结果  18-21
讨论  21-30
文献综述  30-48
参考文献  48-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2. 化痰降逆止晕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临床观察,R255.3
  3.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R249
  4. 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分析,R771
  5. 癫狂梦醒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R255.2
  6.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R277.7
  7. 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R259
  8. 健脾补肾解毒活血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综合干预及对Flt-1表达的作用研究,R259
  9. 祛瘀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R277.5
  10.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R726.8
  11. 糖络通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R285.5
  12. 祛风清热、活血通络法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R285.5
  13.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动脉硬化症气虚血瘀、脉络阻滞证的临床观察,R259
  14. 冠心消斑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R259
  15. 紫金前列康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研究,R277.5
  16. 活血通络法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R277.7
  17.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法(参白痛经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271.9
  18. 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附谭万初教授治疗该病的经验及20例临床观察),R249
  19. 半夏厚朴汤合枳术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观察,R259
  20. 调理脾胃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R259
  21.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R271.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