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体系建立与研究

作 者: 张雪彪
导 师: 孙保平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工程绿化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效益评价 影响因素 绿色GDP
分类号: S7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政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如何科学、合理评价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山西省中阳县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林对土壤的影响及截留降雨效益。经分析表明,各种退耕类型里以拧条、刺槐的植冠层截留最为显著。枯落物层截留以紫穗槐、刺槐为主,表明紫穗槐、刺槐的林下蓄水能力较强。侧柏、油松林下草本层截留量显著,表明侧柏、油松林下草本层降雨消能效果显著。不同退耕类型土壤的渗透性能存在差异,除拧条、紫穗槐、油松、核桃外,渗透性能都接近或超过天然草地的水平,部分树种的渗透性能远超过平均水平。中阳县退耕类型,在改善土壤性质或林地水文特征,各树种针对性不同,退耕还林工程总体作用效果显著。以中阳县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数据库,分析评价了该区6年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得出耕地面积从1999年开始至2005年呈逐年减少趋势,由占全县面积的18.9%减少到12.3%。林地面积从1999年开始逐年增加,从占全区总面积的24.4%增加到26.9%,增加了3577.3 hm~2。草地的变化与农田恰好相反,1999年以后逐年增加,草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中盖度草地向高覆盖草地演化,低覆盖草地向中覆盖草地的变化。其中部分高覆盖草地演变为低覆盖草地,说明随城镇发展,还有部分草地被破坏。居民及建设用地从1999年开始逐年增加。裸地在1999年以后开始大幅度减少,退耕还林的6年中共减少近1000 hm~2。根据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特征、主要问题以及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益分析评价及其价值核算,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计算出到2008年为止,中阳县9年来退耕还林地修正后的的生态总价值约6.15亿元,其中固碳制氧的价值最大,为26.9%,保育土壤的价值次之,为26.6%,净化环境价值最小,为0.3%。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引言  9-23
  1.1 研究背景  9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0-12
    1.3.1 国外的研究历史与成果  10-11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  11-12
  1.4 退耕还林相关研究进展  12-15
    1.4.1 退耕还林对土壤修复的相关研究  12-13
    1.4.2 退耕还林相关植被的研究  13-15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  15-20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5-17
    1.5.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7-18
    1.5.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8-20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0-23
    1.6.1 研究内容  20
    1.6.2 技术路线  20-23
2 研究区概况  23-27
  2.1 自然概况  23-24
    2.1.1 地理位置  23
    2.1.2 地质地貌  23
    2.1.3 气候  23
    2.1.4 水文  23-24
    2.1.5 土壤  24
    2.1.6 植被  24
  2.2 社会经济状况  24
  2.3 退耕还林概况  24-27
3 土壤恢复特征与水文特征研究  27-39
  3.1 植被及林分调查  27
    3.1.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27
    3.1.2 环境条件调查  27
    3.1.3 植被组成特征调查  27
  3.2 土壤调查  27-29
    3.2.1 土壤剖面调查  28
    3.2.2 土壤性质测定  28-29
  3.3 林地水文调查  29-32
    3.3.1 冠层截留  29-30
    3.3.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30-31
    3.3.3 土壤入渗性  31-32
  3.4 不同退耕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32-34
    3.4.1 不同退耕类型的土壤孔隙度组成变化  32-34
    3.4.2 土壤有机质变化  34
  3.5 退耕还林地水文特征研究  34-38
    3.5.1 不同退耕还林地植冠层的截留量  34-35
    3.5.2 不同退耕还林地草本层容水量对比  35
    3.5.3 不同退耕还林地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35-37
    3.5.4 土壤渗透性  37-38
  3.6 小结  38-39
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9-49
  4.1 遥感监测方法  39-40
  4.2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40-42
    4.2.1 几何校正  40-41
    4.2.2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41-42
  4.3 波段选取  42-43
  4.4 解译标志的确定  43-44
  4.5 遥感图像分类  44-45
  4.6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分析  45-46
  4.7 小结  46-49
5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49-65
  5.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49-51
    5.1.1 构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9
    5.1.2 指标筛选的原则  49-50
    5.1.3 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50
    5.1.4 评价指标体系  50-51
  5.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51-65
    5.2.1 保护水资源效益评价方法  52-54
    5.2.2 保育土壤效益评价方法  54-58
    5.2.3 固碳制氧效益评价方法  58-61
    5.2.4 净化环境价值评价方法  61-62
    5.2.5 改善小气候效益评价方法  62-63
    5.2.6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评价方法  63-65
6 中阳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65-87
  6.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66-68
    6.1.1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价值  66-68
    6.1.2 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  68
    6.1.3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68
  6.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68-72
    6.2.1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  69
    6.2.2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价值  69-70
    6.2.3 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70-71
    6.2.4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总价值  71-72
  6.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2-75
    6.3.1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  72-74
    6.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  74-75
    6.3.3 固碳制氧总价值  75
  6.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5-77
    6.4.1 退耕还林吸收SO_2价值  75-76
    6.4.2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  76-77
    6.4.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总价值  77
  6.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7-80
    6.5.1 气候变化现状  77-78
    6.5.2 退耕还林降低温度价值  78
    6.5.3 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价值  78-79
    6.5.4 保护牧业效益价值  79-80
    6.5.5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80
  6.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80-81
  6.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81
  6.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81-87
    6.8.1 相对支付意愿值计算(Wc)  82-84
    6.8.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84-87
7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7-95
  7.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7-91
    7.1.1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87-89
    7.1.2 对粮食单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89
    7.1.3 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  89-90
    7.1.4 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  90-91
  7.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91-95
    7.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91-92
    7.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92
    7.2.3 调整能源结构  92-93
    7.2.4 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93
    7.2.5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93-95
8 结论与讨论  95-97
  8.1 结论  95
  8.2 讨论  95-96
  8.3 建议  96-97
参考文献  97-103
个人简介  103-105
导师简介  105-107
致谢  107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5.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6.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7.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8.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9.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0.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1.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2.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3.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4.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5.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6.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7.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18.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19.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20.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F323.3
  21.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造林学、林木育种及造林技术 > 造林计划与实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