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初中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 者: 党娅娅
导 师: 范蔚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初中生 学生评教 中学生评教
分类号: G6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学生评教”是指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教师的教学做出的评价。它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正式使用“学生评教”,并把它作为收集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最常见的资源和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迄今为止,“学生评教”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大学和中学教师教学的评价中。因此,对“学生评教”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评教”,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改进“学生评教”的措施进行过见仁见智的探讨。但是,已有的这些研究或是在理论层面探讨“学生评教”,或是对“学生评教”实践的经验做点总结,实证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者对高校“学生评教”关注较多,对中学,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学生评教”研究则比较少。因此,本研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初中学生的“学生评教”上,以重庆市A中学为例展开了调查,对该校的教学负责人采用了面对面的访谈,而对教师和学生则采用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所得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了在该校“学生评教”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有:“学生评教”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整个操作过程缺乏指导和规范:评教主题(初中学生)具有不成熟性,在评价中可能出现“从众”、“晕轮”、“成见”等心理;在评教指标和结果的处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等,这些都是导致A学校“学生评教”工作得不到应有效果的原因所在。是什么导致了A中学“学生评教”出现的这些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组织管理者对“学生评教”活动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解,缺乏内在的能动性,从而导致不能对“学生评教”真正重视起来,再加上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操作程序和评价理论、方法的指导,以及不重视将“学生评教”与其他评价途径进行整合等,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该校在进行“学2生评教”时出现了上述种种问题。结合A学校“学生评教”活动的实际,笔者又一次翻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针对A校的评教问题,提出了下列对策:学校组织管理者要有所作为,让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学校对“学生评教”的重视;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方法,尽可能分散地、大样本地、多种方法相结合地开展评教活动,提高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包括成立专门的“学生评教”中心,负责评教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制定完整的操作程序等;科学合理地评估和使用“学生评教”结果,要对评教的结果全方位地评估,使其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的发展,这也是笔者研究的最终目的。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G633.3
  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育问题研究,G633.2
  3.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4.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5. 初中生早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B844.2
  6. 广州地区初中生作文真实性缺失问题研究,G633.34
  7. 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G631
  8.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B844.2
  9. 基于框架的课文口头复述训练对初中生英语口头能力的影响,G633.41
  10. 留守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B844.2
  11.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12.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13. 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G633.951
  14.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调查及干预研究,G637
  15. 中小学教师教学权和学生评教权的冲突与协调,G632.4
  16. 大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建策略,G642.4
  17. 初中生子女诱发的母亲的愤怒情绪及相关问题研究,B842.6
  18. 思想品德教学与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G633.2
  19. 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G633.6
  20.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影响研究,B844.2
  21. 上海市部分初中生余暇时间体育锻炼现状与需求情况的调查与研究,G633.9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