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优秀射击运动员临赛前脑电和唾液皮质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韦军
导 师: 王琳
学 校: 北京体育大学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射击 脑电 皮质醇 restq-76量表 相关研究
分类号: G8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脑科学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与基因工程并列的两大热点问题,脑电图技术是目前脑科学研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以生物控制论研究大脑的技术手段。对运动员采用无创伤、安全、便捷的脑电图测试技术,分析和探求其大脑情绪控制和心理状况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的射击项目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脑电图变化特征,试图揭示运动员赛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改变,并通过监控这些变化来达到有效控制和调节运动员临赛前的应激状态。比赛期间的应激状态下运动员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情绪的变化,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作为影响和调节人体情绪的主要调节系统,其中的多种激素间的复杂调节关系保证了机体的正常情绪状态的水平。皮质醇被认为是人体的“应激激素”,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的皮质醇浓度会迅速升高。情绪的波动也会导致脑电图产生改变,综合这些指标的改变能否用于监控和调节射击运动员的比赛状态是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采用了可以在赛场非屏蔽环境下使用的新型脑电图测试技术,在安静和表象情况下进行脑电采集,结合唾液皮质醇、restq-76紧张恢复情况量表,对参加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气手枪射击比赛预赛的7名我国优秀射击运动员进行赛前一天和距离正式比赛1小时内临场赛前状态的数据采集,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优秀射击运动员赛前脑电变化提示临场赛前大脑平均唤醒水平低于赛前一天,同时大脑半球的协同能力提高。2赛前脑电特征反映了适当的赛前紧张度和临赛认知状态。优秀射击运动员在安静时具有以θ波为代表的慢波活动特征,能体现射击运动员的气质特点。3、唾液皮质醇在临场赛前较赛前一天有显著升高,并且与脑电图的唤醒水平和应激参数出现相关,可以作为赛前紧张情绪变化的定性指标之一。4、赛前一天的restq-76量表脑电图相关性结果显示疲劳程度与应激参数、恢复能力与唤醒水平均有显著性相关。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1 前言  10-24
  1.1 问题的提出  10-1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2
  1.3 研究背景  12-24
    1.3.1 脑电图概述  12-13
    1.3.2 脑电图研究现状  13-16
    1.3.3 脑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现状  16-18
    1.3.4 脑电与脑功能定位  18-20
    1.3.5 皮质醇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20-22
    1.3.6 射击运动的心理学研究  22-23
    1.3.7 射击运动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  23-24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4-29
  2.1 研究对象  24
  2.2 研究方法  24-29
    2.2.1 文献资料法  24-25
    2.2.2 专家访谈法  25
    2.2.3 实验法  25-28
      2.2.3.1 测试时间和地点  25
      2.2.3.2 实验仪器  25-26
      2.2.3.3 实验过程  26
      2.2.3.4 脑电图分析方法  26-28
    2.2.4 主观疲劳及紧张度评价  28
    2.2.5 数理统计法  28-29
3 研究结果  29-43
  3.1 赛前一天运动员脑电指标的变化  29-33
    3.1.1 α波波率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29
    3.1.2 α波能量百分比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29-30
    3.1.3 α波能量百分比安静状态下各脑区的均衡性  30-31
    3.1.4 α波能量百分比表象状态下各脑区的均衡性  31
    3.1.5 β波能量百分比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31-32
    3.1.6 各波率分布情况  32-33
  3.2 临场运动员脑电指标的变化  33-39
    3.2.1 α波能量百分比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33-34
    3.2.2 α波能量百分比安静状态下各脑区的均衡性  34-35
    3.2.3 α波能量百分比表象状态下各脑区的均衡性  35-36
    3.2.4 各波率分布情况  36-37
    3.2.5 β波能量百分比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37-38
    3.2.6 大脑唤醒水平  38
    3.2.7 中枢应激和中枢疲劳  38-39
  3.3 赛前一天与临赛前的比较  39-40
    3.3.1 赛前一天与临赛前安静状态比较  39-40
    3.3.2 赛前一天与临赛前表象状态比较  40
  3.4 唾液皮质醇的变化  40-41
  3.5 RESTQ-76量表结果  41-43
4 分析与讨论  43-51
  4.1 赛前一天和临赛前脑电变化分析  43-49
    4.1.1 α波率的变化  43-44
    4.1.2 α、β波能量百分比的变化  44-45
    4.1.3 α波与赛前兴奋性的判断  45-46
    4.1.4 α波与赛前中枢疲劳的判断  46-47
    4.1.5 脑电活动的功能协同  47-48
    4.1.6 脑电活动的功能定位  48-49
  4.2 脑电与唾液皮质醇的关系  49-50
  4.3 脑电与RESTQ-76结果的关系  50-51
  4.4 脑电、唾液皮质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51
5 结论  51-53
致谢  53-55
参考文献  55-60
附录  60-66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6

相似论文

  1. 广州市中学生英语课堂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G633.41
  2. 麻醉深度对体外循环脑损伤的影响,R614
  3. 血清C肽、皮质醇、胰岛素与早产儿低血糖的研究,R722.6
  4. 不同人群本体感觉差异性比较及脑机制研究,B845
  5. 基于HHT和核方法的精神疲劳分类研究,TN911.7
  6. 基于Direct3D的3D飞行射击游戏研究,TP393.09
  7. 基于脑电的情感识别,TP391.4
  8. 基于神经电生理学的着装接触舒适性研究,Q42
  9.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脑电信号自动分类研究,TP181
  10. 沉浸式虚拟射击训练系统中人机交互的研究,TP11
  11. 基于脑机接口的精神疲劳评估方法研究,R318
  12. 全凭静脉麻醉下硫酸镁加强顺式阿曲库铵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R614
  13. 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R614
  14. 脑电双频指数对右美托咪啶镇静深度监测准确性的临床研究,R614
  15.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614
  16. 肝功能对意识消失时咪达唑仑血浆浓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以及对微粒体酶CYP3A4活性的影响,R614
  17. 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皮质醇和D-二聚体的影响,R614
  18. 女性月经周期对丙泊酚诱导用量的影响,R614
  19. 靶控异丙酚镇静时脑电双频谱指数与皮肤电传导预测镇静深度的比较,R614
  20. 脑电样本熵与双频指数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镇静深度的研究,R614
  21. 心理干预对开腹手术患者疼痛及应激水平影响的研究,R473.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其他体育运动 > 射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