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林徽因作品中梦的意象

作 者: 魏宇
导 师: 张兴成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林徽因  意象 审美特征 双重文化
分类号: I20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林徽因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意象的叙事和抒情描写,这些梦意象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涵方面都极具艺术特色和审美魅力,但对此进行研究的论文迄今寥寥无几,已经发表的相关探讨论文也均属个案研究,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为此,笔者将结合其作品中的梦意象的具体表现来分析梦意象所呈现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并且探讨林徽因作品中大量梦意象之所以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文化心理内蕴。绪论中笔者将介绍关于林徽因作品研究的现状包括成绩和不足,接着引入笔者的选题意义和写作目的。正文将分三部分进一步探讨。第一章笔者首先对林徽因遗留文稿中梦意象出现的次数和频率做一梳理。其次,根据林徽因作品中梦的意象所体现的题材和思想内涵把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分为七类:一是思念之梦;二是回忆之梦;三是赞颂之梦,追求之梦;四是感慨之梦,哲理之梦;五是迷离之梦,古典之梦;六是逃离之梦,抚慰之梦;七是无梦之梦。第二章首先笔者总体概括出林徽因作品中出现的大量的梦意象的描写所构筑的独特的审美空间:美如梦境。其次笔者通过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和同时代的女作家作品中不同意象的对比分析概括出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所独有的美学特征。首先,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的内涵是丰富的;其次,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基调是朦胧唯美的,具有内倾性和神秘性;再次,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的表达是简洁含蓄的;第四,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的结构和层次上不仅具有整体性,统一性,连续性同时还兼备阶段性,渐变性和差异性;最后,其梦意象还具有超越性,理想性和凝缩性等审美特征。第三章笔者将探讨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大量出现的原因。首先,笔者将结合当时的寻梦者文学作品来探讨探讨其作品中梦意象产生的时代原因;其次,笔者将结合林徽因所接受的传统文化熏陶以及西方教育背景来分析其作品中梦意象出现的双重文化基础;再次笔者将结合林徽因自身的的文艺观,生活观以及其一生的心理,生理状况来探讨其作品中梦意象出现的个人原因。结语笔者将在对林徽因作品中大量梦意象的归纳,概括以及原因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也即是本文的升华之处。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绪论  8-10
第一章 林徽因作品中意象的具体表现  10-24
  一、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的简单梳理  10-11
  二、林徽因诗文中梦意象的种类  11-24
第二章 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的审美特征  24-30
  一、"美如梦境"  24
  二、林徽因梦意象的审美特征  24-30
第三章 林徽因作品中梦意象的文化和心理内蕴  30-42
  一、"梦是会开出花来的":寻梦者群体中的一个  30-32
  二、"在两种文化的教养下长大":梦意象产生的中西文化基础  32-33
  三、莲光灯影里的梦:梦意象和林徽因自身的关系  33-42
结语  42-44
参考文献  44-46
后记  46-47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G623.2
  3. 高中生身体意象的认知干预研究,B842.1
  4. 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B842.3
  5. 父亲意象人格面具结构的实证研究与心理分析,B844.6
  6. 审视传统武术中的古典美学元素,G852
  7.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I712.074
  8. 淮河文化视觉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9.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10.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I207.42
  11. 唐代佛道类梦小说研究,I207.41
  12. 先秦典籍里的酒意象,I206.2
  13.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I106.4
  14. 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H146
  15. 因子分析在豆浆机感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B472
  16. 城市地标建筑审美特征的级区属性研究,TU-80
  17.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之传统意象的建构及其呈现,TU-0
  18. 恩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研究,TU986
  19. 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TU984.18
  20. 《红楼梦》两译本中模糊语翻译对比研究,I046
  21.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