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作 者: 李秀然
导 师: 张晓华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妇科学
关键词: 高催乳素血症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聚类分析 主成份分析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理论背景: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 HPRL)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外周血清催乳素(Prolactin PRL)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状态,是年轻女性常见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紊乱。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月经失调、闭经、溢乳、不孕不育、低雌激素状态等症状。在育龄期妇女的月经紊乱、排卵障碍中,高催乳素血症是一个重要的病理性改变或原因。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在不孕、不育的妇女中占19.5%,男性不育者中占5.0%,因此高催乳素血症与生殖的关系密切。以甲磺酸溴隐亭(Bromocryptine mesylate)为代表的多巴胺激动剂为目前西医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存在价格昂贵、副作用较多、耐药、对麦角过敏者禁用以及停药后易复发的问题。而中医的整体调节、辨证论治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价格便宜,较之溴隐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复发率以及对本病的远期治疗效果有其独特优势。但目前由于中医对本病的中医病名、辨证分型尚无统一认识,制约了高催乳素血症中医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证候理论给中医辨证的规范化、客观化提供了可行性保证,聚类分析为中医药客观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对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讨,为建立相对客观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临床依据,以期指导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编制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通过对我院1年的住院及门诊的高催乳素血症病例信息进行采集,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库软件EpiData 3.0及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处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对165例患者资料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急躁、抑郁、焦虑等易引起肝郁证的情志因素占86.67%,表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是高催乳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症状以乳房胀痛、经前胸闷急躁、胸胁胀痛、太息抑郁等肝郁的表现多见。2.临床上符合标准的高催乳素血症患者165例,中医证候辩证类型共6个证型:以肝郁气滞证(45例)常见;其次是肾虚肝郁(41例)、痰湿(36例)、肾阴虚(25例)证;脾肾阳虚(10例)、肝郁血瘀(8例)证较少见。此病显示与肝、肾、脾三脏关系密切。3.165例临床病例聚类分析为三个证型,分别为肝郁证(74例)、肝肾亏虚证(50例),脾虚痰湿证(41例)。以肝郁证多见,与肝、肾、脾三脏关系密切。4.对于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组的患者,临床资料经中医辨证前三位的证型是:肾虚肝郁型、肾阴虚型、肝郁气滞型。其中肾虚肝郁型、肾阴虚型不孕组与已育组病例数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是高催乳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2.高催乳素血症发病与肝、肾、脾关系密切,临床资料经中医辨证结果以肝郁气滞证常见;其次是肾虚肝郁、痰湿、肾阴虚;脾肾阳虚、肝郁血瘀证较少见。通过聚类分析分型为3类:肝郁证、肝肾亏虚证、脾虚痰湿证,因此本病以虚实夹杂证之证多见。3.对于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组的患者,临床资料经中医辨证前三位的证型是:肾虚肝郁型、肾阴虚型、肝郁气滞型。其中肾虚肝郁型、肾阴虚型不孕组与已育组病例数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显示肾虚和肝郁是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患者的主要证候病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2
文献研究  12-26
  一、现代医学对高催乳素血症的认识  12-17
    (一) 催乳素的生理  12-13
      1 催乳素的生物化学  12
      2 催乳素的调控  12
      3 催乳素的生理功能  12-13
    (二) 高催乳素血症  13-17
      1.定义  13
      2.病因病机  13-14
      3.临床表现及诊断  14-15
      4.治疗  15-16
      5.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治疗  16-17
  二、中医对高催乳素血症的认识  17-24
    (一) 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  17-20
      1.中医对女性生殖内分秘方面的认识  17-19
      2.病因病机的探讨  19-20
    (二) 高催乳素血症中医现代文献研究  20-24
      1.现代中医对高催乳素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证分型研究现状  20-22
      2.中医药治疗进展及其优势  22-24
  三、证候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24-26
    (一) 证候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24-25
    (二) 展望  25-26
临床研究  26-34
  一、研究目的  26
  二、研究对象  26-28
    (一) 病例来源  26
    (二)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  26-28
      1.高催乳素血症的西医诊断标准  26
      2.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诊断标准  26
      3.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26-27
      4.纳入标准  27
      5.排除标准  27-28
  三.研究方法  28-29
    (一) 文献研究  28
    (二) 调查表的设计  28
    (三) 样本含量的估计  28
    (四) 研究人员的培训及质量控制  28-29
    (五) 流行病学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29
    (六) 统计学方法  29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29-34
    (一) 一般资料  29-30
      1.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29
      2.性格分布  29-30
    (二) 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30-32
      1.中医专家门诊辨证结果  30
      2.主要症状频数分布  30
      3.月经改变频数分布  30-31
      4.舌脉频数分布  31
      5.聚类分析结果  31-32
    (三) 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分布与不孕症的关系  32-34
      1.一般资料  32
      2.不孕、已育两组中医辨证分型的排列  32-33
      3.不孕、已育两组中医辨证分型构成比的比较  33-34
讨论  34-38
  一、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34-36
    (一) 一般资料分析  34
    (二) 专家临床辨证的证候分布  34
    (三) 四诊信息分析  34
    (四) 中医证候结果分析  34-36
  二、高催乳素血症中不孕症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36-37
  三、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研究的必要性  37
  四、证候研究的问题  37-38
结语  38-39
  一、结论  38
  二、问题与展望  38-39
参考文献  39-42
附录  42-49
发表论文情况  49-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R259
  3.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4.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R259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6.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7.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8.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9.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10.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1.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2.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13.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14.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15.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的饲用价值及生物质能特性初步评价,S543.9
  16. 融合粒子群和蛙跳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研究,TP18
  17.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18. 云南省直管县改革研究,D630
  19. 基于分治法的聚类方法研究,TP311.13
  20. 三十种中成药元素含量分析及基于元素含量的中成药分类研究,R286.0
  21. 面向社区教育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91.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