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磁控溅射法低温制备ITO透明导电薄膜工艺研究

作 者: 门智新
导 师: 何翔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等离子体物理
关键词: 透明导电薄膜 ITO 磁控溅射 透过率 面电阻
分类号: TN304.0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氧化铟锡(ITO)是一种宽禁带、高掺杂的n型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屏幕的透明电极中。大多数研究者都关注于在200~400℃的基底温度下制备多晶ITO薄膜,研究其工艺,优化其光学和电学性质。然而,针对便携式显示屏的应用来说,由于基材不耐高温,只能在低温下沉积ITO薄膜,所以本文分别采用射频和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使用高纯度(99.99%)的ITO陶瓷靶(wt.90%In2O3+wt.10%SnO2)靶材,在普通载玻片和有机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上制备了ITO透明导电薄膜。本文针对低温下沉积ITO薄膜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摸索。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探针、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性能进行了表征。1、用射频溅射方法在普通玻璃基片上制备ITO薄膜,详细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基片温度110℃,氧流量0.06sccm,溅射功率60W,工作气压0.2Pa,靶基距为50mm。最优条件下透过率为80.27%,面电阻为35Ω/□。2、选择上述实验中得到的低温下制备ITO薄膜的最优工艺条件,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PET有机基底上镀制ITO薄膜。方阻36Ω/□和平均透过率77.83%。3、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与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低温下制备了ITO薄膜,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ITO薄膜,无论是条件控制难易程度上还是所得薄膜的光电性能,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均优于直流磁控溅射方法。4、使用了一种简单的干涉膜厚测量方法测量了制备的ITO膜厚,并与探针轮廓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种测量厚度的方法简单可行,误差为几十纳米。综上所述,本文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ITO薄膜,得到了透过率为80.27%,面电阻为35Ω/□的优质薄膜。并尝试了在柔性基底上镀膜,也获得初步成功,其平均透过率77.83%,面电阻36Ω/□。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溶胶—凝胶AAO模板法制备ITO准一维纳米结构,TB383.1
  2. LSGM电解质薄膜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TM911.4
  3.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探究,TN873
  4. 石英光纤表面负载掺锡氧化铟薄膜的制备和表征,TB383.2
  5. PANI-SiO2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2
  6. 镧铝共掺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2
  7. GZO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TB383.2
  8. 基于声学特性检测西瓜糖度和空心的声学检测系统,TS255.7
  9. 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TB43
  10. 激光制备铌掺杂二氧化钛基透明导电薄膜,TN249
  11. 用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AZO薄膜研究,TM914.42
  12. 液晶可调谐滤波器光谱透过率测试系统研究,TN713
  13. TN型液晶驱动及透过率测量电路设计,TN873.93
  14. 全钒液流电池用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TM910.1
  15.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问题研究,F719
  16. Pt电极的电沉积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氨研究,O643.3
  17. 高效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Bragg复合光栅的性能参数研究,O436.1
  18. 电子器件中铜及ITO薄膜电极的腐蚀行为研究,O484
  19. 微波烧结ITO靶材研究,TB383.2
  20. 超声喷雾热解法ZnO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4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一般性问题 > 材料 > 一般性问题 > 制取方法与设备 > 半导体薄膜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