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主要禾本科杂草病原真菌资源研究

作 者: 赵杏利
导 师: 牛永春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农业微生物
关键词: 中国北方 禾本科杂草 病原真菌 鉴定 致病性
分类号: S4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于2007年至2008年杂草生长季节,从北京、河北、青海、河南、陕西、山西、吉林、辽宁8省市的农田、草坪和荒地采集了6种常见禾本科杂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虎尾草、稗草和画眉草的病害样品254份,分离获得病原真菌菌株434株,其中332株产生孢子。经形态学观察并结合其中183株典型菌株的rDNA ITS区域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共鉴定到9属26种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A. astragali, A. citri, A. compacta, A. longipes, Bipolaris australiensis, B. maydis, B. peregianensis, B. sacchari, B. setariae, B. sorokiniana, 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urvularia affinis, C. cymbopogonis, C. heteropogonicola, C. heterostrophus, C. lunata, Exserohilum monoceras, E. fusiforme, E. rostratum, Fusarium equiseti, F. incarnatum, F. proliferatum, Nigrospora oryzae, Phoma glomerata.。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平脐孺孢属Bipolaris在6种杂草上均曾分离到,为优势属。国内有关于某一地区农田常见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上的病原真菌调查、或针对一种杂草有潜在生防价值的病原真菌菌株筛选的报道,尚未见有专门进行较大地域范围内禾本科杂草上病原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报道。本研究对我国北方八省市主要禾本科杂草上的病原真菌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初步探明了此类真菌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此类资源提供了资料和依据。在控制条件下,用人工接种方法对常见禾本科杂草和常见作物幼苗进行了部分菌株的致病性试验和寄主范围测定。对包括平脐孺孢菌、链格孢菌、弯孢菌和突脐孺孢菌在内的62个菌株接种了5种禾本科杂草,有11个菌株在不同植物上引起了程度不同的明显症状,其中7个菌株是在狗尾草上、2个菌株是在马唐上、1个菌株是在牛筋草上、1个菌株是在虎尾草上具有致病性。经对该11个菌株增加接种植物种类进行致病性重复试验,发现其中分离自河南南阳发病稗草的新月弯孢菌株ZXL07289a对虎尾草致病性强,而对供试其它杂草和作物只表现轻微致病性或不致病,表现一定的寄主专一性。分离自河南南阳发病狗尾草的狗尾草平脐孺孢菌株ZXL07290a表现出对狗尾草、虎尾草和马唐均有很强致病性,对谷子、高粱等禾本科单子叶作物也有显著致病性,但对大豆、棉花等双子叶作物不致病,寄主范围相对较广。初步试验表明,新月弯孢菌株ZXL07289a和狗尾草平脐孺孢菌株ZXL07290(aNY1)具有作为杂草生防菌株进一步开发成为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致病性测定的62个菌株中有19株狗尾草平脐孺孢,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寄主植物的狗尾草平脐孺孢菌株对狗尾草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来自狗尾草的菌株比来自其它寄主植物的菌株对狗尾草致病性强,分离自野燕麦的菌株YS1对狗尾草无致病性,分离自不同地区不同狗尾草样品的菌株其致病性有显著差异。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引言  11-22
  1.1 杂草的概念、危害及防除现状  11-14
    1.1.1 人类对杂草的认识  11
    1.1.2 杂草的危害  11-13
    1.1.3 杂草的防治现状  13-14
  1.2 杂草的生物防治  14-18
    1.2.1 杂草生物防治的定义及种类  14-16
    1.2.2 我国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杂草的历史和现状  16-17
    1.2.3 有生物除草潜力的病原真菌资源  17
    1.2.4 利用植物病原真菌作为生物除草剂的优势  17
    1.2.5 利用真菌进行杂草生防的成功例证  17-18
  1.3 主要禾本科杂草上病原真菌的研究  18-21
    1.3.1 狗尾草上病原真菌的研究  18
    1.3.2 马唐上病原真菌的研究  18-19
    1.3.3 牛筋草上病原真菌的研究  19-20
    1.3.4 稗草上病原真菌的研究  20-21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22
第二章 主要禾本科杂草病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  22-42
  2.1 材料与方法  22-25
    2.1.1 植物样品的采集  22
    2.1.2 试验用品及仪器  22-23
    2.1.3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23
    2.1.4 植物病原真菌的形态鉴定  23-24
    2.1.5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子鉴定  24-25
  2.2 结果与分析  25-40
    2.2.1 主要禾本科杂草病害的分布情况  25-27
    2.2.2 各个杂草上病原真菌的优势属  27-29
    2.2.3 各个杂草病原真菌的种类与分布  29-34
    2.2.4 部分菌株描述  34-40
  2.3 讨论  40-42
    2.3.1 禾本科杂草病害的调查  40
    2.3.2 六种禾本科杂草上病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  40-41
    2.3.3 ITS 序列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  41-42
第三章 重要菌株的致病性研究  42-50
  3.1 材料与方法  42-44
    3.1.1 试验材料  42-43
    3.1.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43
    3.1.3 供试植株的培育  43-44
    3.1.4 接种方法  44
    3.1.5 代表性菌株的发病调查记载  44
  3.2 结果与分析  44-48
    3.2.1 部分菌株的致病性比较  44-45
    3.2.2 新月弯孢菌株ZXL07289a 的寄主范围  45-46
    3.2.3 狗尾草平脐孺孢的致病性和寄主范围  46-48
  3.3 讨论  48-50
    3.3.1 新月弯孢菌株ZXL07289a 的致病性  48
    3.3.2 狗尾草平脐孺孢及其NY1 菌株的致病性  48-50
第四章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8
附图  58-61
致谢  61-62
作者简介  62

相似论文

  1.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swi6的功能研究,S435.111.4
  2. 海盐苦卤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及应用的初步研究,S482.2
  3.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4.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5.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6.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7.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8.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9.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10.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11. 豫西、豫北及冀南地区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抗性研究,S435.121
  12.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X172
  13.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N基因的序列分析,S852.65
  15.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6.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17. 阿特拉津降解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关键降解酶基因克隆及基因簇的构建,X172
  18. 嗜酸乳杆菌NX2-6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TS201.3
  19.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20.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21. 芝麻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种质抗枯萎病特性研究,S435.65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有害植物及其清除 > 杂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