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及其实证研究

作 者: 李一飞
导 师: 田明中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 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 雾灵山景区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
分类号: F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9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旅游环境容量是迄今为止旅游学界争论最多、尚无定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对于这一概念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因为精确值往往难以确定,而且旅游人数只是影响旅游区环境状况的众多因素之一,寻求极限人数的理念对于旅游和游客管理缺乏应用价值。一味追求极限旅游人数还会影响对那些真正有意义因素的关注,从而使管理者忽略保护规划地自然、社会与文化环境这个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原本期望的目标。对1981年至今的266篇旅游环境容量相关论文以及2000年以后58家地质公园专项规划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部分的统计分析与研究显示,我国地质公园规划者往往把旅游环境容量看作一个一成不变的稳定阙值,而忽略了其调控意义,并将计算出一个确切的人数数字作为规划的目标。由于地质遗迹对旅游人数变化的响应极不敏感,大部分地质公园的旅游环境容量规划采用的计算方法又过于简单,导致这部分规划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大多成为摆设,甚至影响整个规划的权威性。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旅游环境容量逐渐向游憩机会谱系、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游客活动管理程序、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管理最佳模型等管理框架过渡。本论文在对以上6种管理框架的概念、步骤、特点和不足进行详细讨论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由背景分析、游憩机会谱系分析与分区、监测规划以及管理响应规划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体系,以替代传统的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兴隆地质公园雾灵山景区以及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不同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规划实证研究表明,地质公园环境容量管理框架并非科学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长期的指导公园旅游与游客管理的工具。地质公园环境容量管理框架规划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尤其是在地质公园建设初期以及在监测数据与研究缺乏的情况下,这一规划需要大量基于经验的判断,而且不同的公园乃至同一公园不同景区之间区别也很大。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地质公园环境容量管理框架应该建立在长期监测与反馈的基础上。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19
  1.1 研究背景  11
  1.2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其发展  11-17
    1.2.1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定义  11-12
    1.2.2 旅游环境容量规划的应用与意义  12-15
    1.2.3 旅游环境容量规划面临的挑战  15-17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7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9
第2章 旅游环境容量在我国地质公园规划中的应用  19-30
  2.1 文献回顾  19-21
  2.2 研究现状  21-23
    2.2.1 我国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21-22
    2.2.2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研究  22-23
  2.3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规范  23-26
    2.3.1 与旅游环境容量相关的国家标准  23-24
    2.3.2 与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相关的标准、规范与工作指南  24-26
  2.4 地质公园专项规划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现状  26-28
    2.4.1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内容统计分析  26-27
    2.4.2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的地位  27-28
  2.5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8-30
第3章 由旅游环境容量衍生的相关管理方法、工具与框架  30-47
  3.1 旅游环境容量向管理工具的过渡  30-31
  3.2 游憩机会谱系(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ROS)  31-34
    3.2.1 游憩机会谱系的概念  31
    3.2.2 游憩机会谱系的主要步骤  31
    3.2.3 对游憩机会谱系的评价  31-34
  3.3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  34-36
    3.3.1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的概念  34
    3.3.2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的主要步骤  34-35
    3.3.3 对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的评价  35-36
  3.4 游客影响管理(VISITOR IMPACT MANAGEMENT,VIM)  36-37
    3.4.1 游客影响管理的概念  36
    3.4.2 游客影响管理的主要步骤  36-37
    3.4.3 对游客影响管理的评价  37
  5.5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VERP)..  37-38
    3.5.1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的概念  37
    3.5.2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的主要步骤  37-38
    3.5.3 对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的评价  38
  3.6 游客活动管理程序(VISITOR ACTIVITY MANAGEMENT PROCESS,VAMP)  38-40
    3.6.1 游客活动管理程序的概念  38-39
    3.6.2 游客活动管理程序的主要步骤  39
    3.6.3 对游客活动管理程序的评价  39-40
  3.7 旅游管理最佳模型(TOURISM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MODEL,TOMM)  40-42
    3.7.1 旅游管理最佳模型的概念  40
    3.7.2 旅游管理最佳模型的主要步骤  40-41
    3.7.3 对旅游管理最佳模型的评价  41-42
  3.8 几种方法、工具与框架的比较  42-47
    3.8.1 共同的关注点——对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改进  42-43
    3.8.2 应用范围分析  43
    3.8.3 步骤与程序分析  43-45
    3.8.4 有效性评价  45
    3.8.5 共同面临的挑战  45-47
第4章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的构建  47-56
  4.1 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  47
  4.2 背景分析  47-50
    4.2.1 目标描述  48-49
    4.2.2 现状描述  49-50
  4.3 游憩机会谱系分析与分区  50
  4.4 监测规划  50-54
    4.4.1 指标选择与描述  50-52
    4.4.2 标准制定与描述  52-53
    4.4.3 监测与监控的实施  53-54
  4.5 管理响应规划  54-56
    4.5.1 检测与监控结果分析  54-55
    4.5.2 制定与选择管理措施  55-56
第5章 实证研究Ⅰ——兴隆地质公园雾灵山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规划研究  56-76
  5.1 研究区概况  56-57
  5.2 雾灵山景区资源、旅游与目标背景分析  57-67
    5.2.1 雾灵山景区资源与旅游发展现状  57-66
    5.2.2 雾灵山景区目标描述  66-67
  5.3 雾灵山景区游憩机会类型描述与分区  67-70
    5.3.1 自然区域(I)  67-68
    5.3.2 半自然区域(II)  68-69
    5.3.3 半原始区域(III)  69
    5.3.4 原始区域(IV)  69-70
  5.4 雾灵山景区监测与监控规划  70-73
    5.4.1 基础性环境监测  70-72
    5.4.2 游客体验监测  72-73
  5.5 雾灵山景区管理响应规划  73-75
    5.5.1 监测结果年度报告  73-74
    5.5.2 结果与目标一致性分析  74
    5.5.3 可选方案制定与选择  74
    5.5.4 管理反馈与框架修正  74-75
  5.6 实证研究小结  75-76
第6章 实证研究Ⅱ——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不同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规划对比研究  76-92
  6.1 研究区概况  76-77
  6.2 沙漠旅游及旅游者特征  77-82
    6.2.1 世界主要沙漠旅游目的地  77-79
    6.2.2 主要沙漠旅游吸引物与旅游活动类型  79-80
    6.2.3 沙漠旅游者特征  80-81
    6.2.4 沙漠旅游环境影响  81-82
  6.3 巴丹吉林沙漠与月亮湖景区背景对比分析  82-84
    6.3.2 环境背景与旅游开发现状对比分析  82-83
    6.3.3 目标描述对比分析  83-84
  6.4 巴丹吉林沙漠与月亮湖景区游憩机会谱系与分区对比分析  84-88
    6.4.1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游憩机会描述与分区  85-87
    6.4.2 月亮湖景区游憩机会描述与分区  87-88
  6.5 巴丹吉林沙漠与月亮湖景区监测与监控规划  88-90
    6.5.1 基础性环境监测对比分析  88-89
    6.5.2 游客体验监测对比分析  89-90
  6.6 巴丹吉林沙漠与月亮湖景区管理响应规划  90-91
  6.7 实证研究小结  91-92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92-94
致谢  94-96
参考文献  96-103
附录  103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3.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4.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5.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6.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7. 山西省滑雪旅游的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F592.7
  8. 江西省内博物馆旅游现状及其开发构想,F592.7
  9. 汾河源头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F592.7;F205
  10. 旅游度假地度假氛围研究,F592.7
  11. 红色旅游景区免费开放条件下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F592.7
  12. 基于空间竞争的温泉度假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F592.7
  13.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及其民俗旅游研究,F592.7
  14. 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F592.7
  15. M旅游风景区绩效管理体系研究,F592.6
  16. 仙游九鲤湖旅游发展研究,F592.7
  17. 建宁县生态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8.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青州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F592.7
  19. 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592.7
  20.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21. 城市旅游营销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