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豆渣发酵过程中主要营养保健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 者: 谢婧
导 师: 林亲录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关键词: 豆渣 毛霉 发酵  异黄酮
分类号: TS21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57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豆渣是加工豆浆、豆腐等豆制品的副产品。它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综合利用开发功能性保健食品、制造食用纸、工业原料等。目前,在毛霉发酵豆渣的条件和主要营养保健成分的变化规律上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对豆渣制品发酵过程中的异黄酮研究鲜有报道。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毛霉发酵豆渣工艺,以感官评价指标为依据,对影响豆渣发酵的水分、接种量、温度、pH值及时间五个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选择在接种量为4%的发酵条件下,以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总糖和异黄酮总量为检验指标,分别对水分、温度、pH值及时间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豆渣发酵最佳条件为:pH值5.5,温度25℃,时间3d和85%水分。(2)按最佳发酵条件发酵豆渣,对发酵前后的豆渣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及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豆渣水分从39.05%增加至53.06%;粗脂肪从14.36%增加至16.72%;蛋白质由33.04%降至21.87%;游离氨基酸总量从0.22%增加至1.10%,增涨了约5倍;可溶性总糖由8.46%增加至10.99%;并产生0.37mg/100g维生素B2,总膳食纤维含量由52.38%降至51.24%,可溶性纤维素含量由5.39%增加到10.16%,增长了约2倍。(3)通过对发酵前后豆渣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豆渣发酵后异黄酮含量增加,在前发酵时期变化最大,由132.301μg/g增加到318.59μg/g,增加了约2.4倍,后发酵时期稍下降,至284.33μg/g并逐渐稳定。在豆渣发酵过程中,异黄酮结构由结合型糖甙向高活性的游离型甙元转变,游离型甙元的含量明显增高,从原料豆渣至后发酵20d时期里,糖甙与甙元比例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614X3+2.1112X2-17.291X+75.341,其中系数为R2=0.9422。(4)通过对比发酵前后蛋白活力与纤维素酶活力,结果表明,豆渣发酵过程中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变化显著,随着发酵的进行,酶活力逐渐上升,到前发酵3d时蛋白酶活力达到了75.6U/g,纤维素酶活力达到了49.7U/g。进入后发酵阶段,酶活力迅速降低,蛋白酶活力降至21.5U/g,纤维素酶活力降至19.5U/g。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9
1 前言  9-19
  1.1 豆渣的营养及功能  9-13
    1.1.1 豆渣的主要营养成分  9-11
    1.1.2 大豆异黄酮  11
    1.1.3 豆渣的药用价值  11-13
  1.2 发酵豆渣制品的研究开发现状  13-17
    1.2.1 豆渣发酵的方式  13
    1.2.2 参与豆渣发酵的微生物  13
    1.2.3 发酵豆渣制品的研究  13-16
    1.2.4 发酵对豆渣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动态  16-17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8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8-19
2 材料与方法  19-28
  2.1 材料与仪器  19-20
    2.1.1 试验原料  19
    2.1.2 菌种  19
    2.1.3 培养基的制备  19
    2.1.4 主要试剂  19-20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0
  2.2 方法  20-28
    2.2.1 发酵剂制备  20
    2.2.2 豆渣发酵工艺流程  20-21
    2.2.3 豆渣前发酵条件的优化  21-22
    2.2.4 发酵前后豆渣感官、成分及活力变化规律的试验  22-23
    2.2.5 发酵豆渣的感官评定方法  23
    2.2.6 理化指标的测定  23-28
3 结果与分析  28-58
  3.1 豆渣前发酵条件的优化  28-36
    3.1.1 豆渣前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28-31
    3.1.2 豆渣前发酵条件的优化  31-36
  3.2 豆渣发酵前后感官评价  36-38
  3.3 豆渣发酵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  38-58
    3.3.1 水分、粗脂肪、可溶性总糖及VB_2的变化规律  38-40
    3.3.2 豆渣发酵前后异黄酮的变化规律  40-51
    3.3.3 发酵前后纤维及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规律  51-54
    3.3.4 发酵前后粗蛋白、游离氨基酸总量及蛋白酶活力的变化规律  54-58
4 讨论与结论  58-62
  4.1 讨论  58-59
    4.1.1 发酵前后异黄酮的变化规律  58-59
    4.1.2 发酵前后总膳食纤维及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变化规律  59
    4.1.3 发酵前后粗蛋白及氨基酸的变化规律  59
  4.2 结论  59-60
  4.3 创新点  60-61
  4.4 问题及展望  61-62
参考文献  62-68
致谢  68-69
个人简历  69-70
缩略词  70

相似论文

  1.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2.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3.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4.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5.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6.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7. 灰黄霉素产生菌FS80的诱变与选育研究,TQ927
  8.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9. 海盐苦卤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及应用的初步研究,S482.2
  10.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11. CRZ-1对小麦盐胁迫生长、叶绿素酶活性抑制及大田产量的影响,S512.1
  12.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13.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14. 易错PCR定向进化扩展青霉FS1884脂肪酶,Q78
  15. 植物纤维磨浆中酶/化学品复合的作用,TS713
  16.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17. 益肾活血法防治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的临床研究,R277.5
  18.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19. 粘质沙雷氏菌的原生质体诱变及几丁质酶的研究,TQ925
  20.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21.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粮食加工工业 > 豆类制食品 > 大豆制食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