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虚拟社区中公共领域的建构

作 者: 何麟
导 师: 邱建新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上海钓鱼执法 虚拟社区 公共领域 建构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资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虚拟社区以其自身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等优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其中,网络中公共领域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0和1组成的电子空间中,公共舆论的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扩大,目前已有从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但缺乏以社会学的视角对典型的个案进行描述分析,以此来呈现公共舆论对我国公共领域的建构起到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分析视角,用“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对上海钓鱼执法事件这一个案进行观察,描述张晖、孙中界两位事件当事人在网络论坛中发帖求援,以公共舆论为工具与当局进行博弈的过程,探讨网上公共舆论对公共领域建构的作用。网民用一条条的跟帖发言唤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质疑、调查、再质疑、再调查的事件发展逻辑,改变了这类事件模式化的发展路径。最后,当事人被还以清白,网民实现了“键盘正义”。这是民意的胜利,更是网络的胜利,公共舆论的作用得以彰显,网络的公共领域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建构。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8-17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3 文献探讨  10-15
    1.3.1 对于公共领域的研究综述  10-11
    1.3.2 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现状  11-15
  1.4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15-17
第二章 路遇钓鱼 网上伸冤  17-24
  2.1 遭遇钓鱼  17-19
  2.2 意见领袖的助燃效力  19-23
  2.3 本地媒体的反应  23-24
第三章 一呼百应——虚拟推动现实  24-33
  3.1 再现钓鱼  24-29
    3.1.1 事件的升温  24-25
    3.1.2 引爆点——官方调查报告否认钓鱼  25-29
  3.2 联合调查组成立  29
  3.3 律师的追问  29-33
    3.3.1 对于执法取证手段的疑问  29-30
    3.3.2 孙中界诉求申辩  30-31
    3.3.3 穷追猛打 深挖钓钩  31-33
第四章 众口铄“钓”  33-43
  4.1 真相大白 中界洗冤  33-34
  4.2 传统权威媒体的声音  34-36
    4.2.1 传统媒体的作用  34-35
    4.2.2 从“钓鱼猛于虎”到新闻1+1  35-36
    4.2.3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交错发力  36
  4.3 公共领域的实践  36-39
    4.3.1 网络公共舆论的投射功能  37
    4.3.2 虚拟社区的认同  37-39
  4.4 胜利背后的隐忧  39-43
    4.4.1 一封恐吓信  39-41
    4.4.2 张晖胜诉  41-43
第五章 结论  43-49
  5.1 走出私域  43-45
    5.1.1 走出传统文化的“私”  43-44
    5.1.2 走出传播媒介的“私”  44-45
  5.2 建构网络社会的公域  45-49
    5.2.1 公共领域在新技术环境中转变  45-46
    5.2.2 走向公域  46-49
参考文献  49-53
致谢  53-54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4

相似论文

  1.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2.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3.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4.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5.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6.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7. 基于微博构建的公共领域研究,G206
  8. 阿伦特“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09
  9. 论文言传记阅读开展人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G633.3
  10. 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中康德哲学的因素,D09
  11. 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对比,G633.41
  12. 语块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性研究,H319
  13. 高职公共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H319
  14. 从建构主义角度反思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H319
  15.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624.1
  16. 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K27
  17. 哈贝马斯及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研究,B516
  18. 发生认识论及其在认识论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B84-06
  19. 隈研吾,TU-86
  20. 渤海环境治理的政策建构,X321
  21. 中国生态传播话语建构,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