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关怀需求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作 者: 邢浩杰
导 师: 朱长才
学 校: 武汉科技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 关怀需求 心理干预 艾滋病知识 家庭功能
分类号: R1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定性定量研究了解受艾滋病影响儿童(OVC)基本情况、身心状况及家庭功能情况;通过多因素分析了解影响OVC心理状况及家庭功能的因素,通过相关分析了解OVC心理状况与其家庭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组织干预活动并进行活动效果评价,为开展OVC关怀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OVC68人,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NOVC)136人。采用自行设计的《OVC关怀需求问卷》、《中小学生健康知识问卷》,采用国际通用的《SCL-90心理量表》、MMFF《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式调查;对OVC进行小组心理干预和个别心理辅导,并进行过程评价。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68例OVC中,1例感染HIV,28例为艾滋孤儿,39例与HIV/AIDS父母共同生活。OVC对“经输血、注射等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会感染HIV”的知晓率达80.9%,对“艾滋病不能彻底治愈”、“四免一关怀”知识知晓率分别仅为36.8%和27.9%,与NOVC比较,两组对“艾滋病通过血液、母婴、性传播”、“经输血、注射等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会感染HIV”、“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不会得艾滋病”及“艾滋病不能彻底治愈”4个知识点知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艾滋病态度比较,两组对“认为自己有感染HIV的风险”的态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OVC中有头疼、恶心、腹痛等“经常性症状”的达35.3%,与NOVC相比,两组在“罹患疾病”及“用药”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OVC心理症状定性研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症状”,“寂寞感”,“抑郁”及“抵触情绪”,结果均在30%以上,与NOVC比较,“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症状”、“寂寞感”、“抑郁”、“常感到孤独”、“害怕上学”、“抵触情绪”、“因家庭困难感到无助”、“不自然感”等9个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OVC与NOVC心理量表测试结果比较,两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走访调查的16户OVC家庭中,50%的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68.8%月收入不足1000元;75%家庭仅能维持日常开支,12.5%基本生活难以保障;81.2%被纳入低保;93.7%的家庭成员间关系和睦。OVC与NOVC家庭功能测试结果比较,两组“沟通”、“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4项因子以及“总体均分”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OVC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为年龄、儿童和抚养人的关系(P<0.05);影响OVC心理状况的因素为儿童性别和自觉受歧视感觉(P<0.05);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为OVC类型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家庭功能量表各因子得分与SCL-90心理量表中除“躯体化”的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参加两次干预活动的共68名OVC均认为学到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对两次活动活动“总体感觉”、“知识宣传内容”、“游戏内容”、“组织安排”等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结论:我国农村地区OVC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对缺乏,防治正性态度偏低;OVC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较多处于亚健康状态; OVC心理状况不佳,普遍存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问题;OVC较多存在沟通、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家庭功能缺陷;OVC年龄、和抚养人的关系影响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别和受到歧视影响其心理状况,OVC类型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影响其家庭功能状况。OVC心理状况与家庭功能状况存在相关性。对OVC采用参与式的小组干预和个别心理辅导的心理关怀可有效改善其心理问题。因此,针对OVC的关怀活动应倡导公众减少歧视接纳OVC;关怀干预应着重加强OVC的心理关怀,建议干预活动遵循儿童参与原则,开展效果评估与过程督导,以保证干预工作质量;同时,心理干预应与针对OVC家庭的经济、医疗等救助活动相结合,减少家庭不良因素对OVC心理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前言  10-13
对象与方法  13-17
  1 研究对象  13
  2 关怀需求定性调查  13
  3 心理量表测试  13-14
  4 家庭功能量表测试  14
  5 心理干预  14-15
    5.1 干预方式与内容  14-15
    5.2 干预效果评价  15
  6 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方法  15-17
    6.1 质量控制方法  15-16
    6.2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16-17
结果  17-30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7-19
  2 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态度情况  19-21
    2.1 OVC 与NOVC 艾滋病知识与态度比较  19-20
    2.2 OVC 知识获取途径及希望知晓途径  20-21
  3 研究对象身心状况  21-24
    3.1 研究对象身体状况  21-22
    3.2 研究对象心理状况定性研究结果  22-23
    3.3 研究对象SCL-90 心理量表测定结果  23-24
  4 研究对象家庭功能状况  24-26
    4.1 OVC 家庭功能定性研究结果  24-25
    4.2 OVC 与NOVC 的家庭功能量表测定结果  25-26
  5 OVC 艾滋病知识、心理及家庭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26-28
    5.1 OVC 艾滋病知识的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  26-27
    5.2 OVC 心理状况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  27
    5.3 OVC 家庭功能状况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  27-28
    5.4 OVC 组FAD 与SCL-90 评分的Pearson 相关分析  28
  6 干预效果  28-30
讨论  30-37
  1 OVC 艾滋病知识需求  30-31
  2 OVC 身体健康状况  31-32
  3 OVC 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  32-34
  4 OVC 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  34-35
  5 OVC 家庭功能与心理状况间的相关性  35-37
结论  37-38
参考文献  38-41
附录一  41-44
附录二  44-47
附录三  47-48
附录四  48-51
附录五  51-53
附录六  53-54
综述  54-64
  参考文献  62-64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科研产出情况  64-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惩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及心理干预策略探索,B844.2
  2. 农村中学生家庭功能、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B844.2
  3. 信息和情感支持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家属家庭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R733.7
  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研究,B844.2
  5. 高校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B844.2
  6. 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研究,R749
  7. 影响不孕不育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的研究,R395.5
  8. 状态焦虑与混合痔术后疼痛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R657.18
  9. 术前心理干预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研究,R614
  10. 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R541.4
  11. 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功能变化的研究,R473.73
  12. 湖南省急性白血病患儿家庭功能及父母生存质量的研究,R473.73
  13.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心理善及心理干预研究,R395.5
  14. 腾冲县跨国婚姻外籍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181.3
  15. 收教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R193
  16. 不同证型中风偏瘫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B841
  17. 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心理干预研究,B844.2
  18. 护理人员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调查研究,C913.13
  19. 心理干预合并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R749.4
  20. 心理干预对戒毒人员信心及负性情绪的效果评价,R749.64
  21. 女性腺性膀胱炎焦虑和抑郁状况研究,R694.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 卫生宣传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