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际碳交易融资机制与模式研究
作 者: 孙振坡
导 师: 窦祥胜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国际碳交易 国际碳融资 机制 模式
分类号: X1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以国际碳交易市场为基础的国际碳融资市场发展较为迅速,但由于经历时间尚短,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状态。从核心条件、宏观条件及微观条件这三方面评价来看,国际碳融资市场的有效性较低。当前国际碳融资市场分割性、非充分竞争性以及非均衡发展态势凸显,各国也基于主权利益展开了颇为激烈的碳博弈,加之融资风险的冲击和交易成本的障碍,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国际碳融资市场呈现出低效性状态。《京都议定书》为国际碳融资提供了稳定的基础机制,但是资金供给仍是国际谈判的争论焦点。目前,各国碳融资的资金主要由本国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供给,此外还有国际资本通过碳基金及项目合作流入国内。在资金供给缺乏的背景下,融资产品创新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依据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原则,各国设计出各种碳融资基础产品和衍生品并为其合理定价用以进行碳融资。在国际碳融资中,各融资主体通常会利用碳衍生产品及利率衍生品来分别管理碳资产价格变动的风险及利率波动的风险。当前碳市场存在着多样化的融资模式,比如碳信贷、碳基金、碳汇等基础模式以及碳股票、环保债券和彩票等创新模式,推动了碳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通过SWOT分析法可知,我国具有碳减排潜力大、CERs产量多的优势,也存在着金融机构介入不深、专业机构及人才缺乏等劣势,还有政策风险及他国竞争的威胁。但是,碳市场迅猛发展的态势为我们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虽然我国在相关基础设施及配套制度、市场活跃程度、金融创新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我们可以抓住机遇,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争取国际碳交易定价权,加快我国碳交易和碳融资市场的建立步伐,推动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
|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1 1.1 选题背景 12-14 1.1.1 问题的提出 12-13 1.1.2 理论和现实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9 1.2.1 相关概念的内涵演变 14-16 1.2.2 国际碳交易的融资机制研究简述 16 1.2.3 低碳经济及碳融资发展模式研究述评 16-18 1.2.4 关于我国发展碳交易及碳融资的研究简述 18-19 1.2.5 研究方法 19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9-21 第2章 国际碳融资市场有效性评价 21-30 2.1 国际碳融资市场有效性评价条件 21-26 2.1.1 核心条件 23-24 2.1.2 宏观条件 24 2.1.3 微观条件 24-26 2.2 国际碳融资市场的非充分有效性分析 26-30 2.2.1 国际碳融资市场的非均衡发展 26-27 2.2.2 基于主权国家利益的碳博弈 27-28 2.2.3 国际碳融资市场的分割性 28 2.2.4 国际碳融资风险的冲击性影响 28-29 2.2.5 项目交易成本障碍 29 2.2.6 国际碳融资市场的非充分竞争性 29-30 第3章 国际碳交易融资机制 30-45 3.1 国际碳交易融资的基础机制 30-33 3.1.1 国际背景 30 3.1.2 机制简介 30-32 3.1.3 市场运行形态 32-33 3.2 国际碳融资的资金供给分析 33-36 3.2.1 国际谈判焦点争论 33-35 3.2.2 资金供给来源 35-36 3.3 国际碳融资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36-39 3.3.1 产品开发动力与原则 36-37 3.3.2 碳融资产品类型 37-39 3.4 国际碳融资产品的定价 39-42 3.4.1 碳融资基础产品定价 39-40 3.4.2 碳融资衍生产品定价 40-42 3.5 国际碳融资的风险管理 42-45 3.5.1 碳资产价格波动与风险管理 42-44 3.5.2 碳融资利率风险与管理 44-45 第4章 国际碳交易融资模式 45-58 4.1 国际上主要的碳融资模式 45-50 4.1.1 碳排放权基础交易 45-46 4.1.2 碳基金 46-47 4.1.3 碳衍生 47-48 4.1.4 碳信贷 48-49 4.1.5 碳汇 49-50 4.2 国际碳交易融资的新模式 50-51 4.3 国际碳交易融资模式比较 51-55 4.4 国际上主要的碳融资平台 55-58 第5章 中国碳交易及碳融资发展 58-67 5.1 中国发展碳交易及碳融资的SWOT分析 58-62 5.1.1 优势 58-59 5.1.2 劣势 59-60 5.1.3 机会 60-61 5.1.4 威胁 61-62 5.2 中外碳交易及碳融资市场比较 62-63 5.2.1 相关设施和制度建设 62 5.2.2 交易活跃程度 62-63 5.2.3 金融创新程度 63 5.3 中国发展碳交易及碳融资的政策建设 63-67 5.3.1 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 63-64 5.3.2 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64-66 5.3.3 加强国际合作并争取国际碳交易定价权 66-67 结论 67-69 致谢 69-70 参考文献 70-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5
|
相似论文
-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 海量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查询处理研究,TP311.13
-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 高端容错计算系统高可靠监控子系统的研究和设计,TP311.52
-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