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表征与文化身份:黄哲伦剧本《新移民》、《蝴蝶君》和《黄面孔》的符号学解读

作 者: 孔静芳
导 师: 脱剑鸣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黄哲伦 文化研究 符号学 神话 表征 权力话语 文化身份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黄哲伦是首位获得美国最高戏剧奖项“托尼奖”的美籍华裔剧作家。文学评论者大都关注其成名作《蝴蝶君》,对他的其他优秀剧作却鲜有研究。而且多数评论文章是从解构主义和东方主义等角度对种族、身份和性别政治进行分析的,很少有人从文化研究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话语角度来关注剧本中运用的丰富的符号,并把它们和表征以及文化身份问题联系起来。因此,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学的方法,结合斯图亚特·霍尔的表征和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相关理论较系统地解读黄哲伦的三部作品:第一部《新移民》、成名作《蝴蝶君》和近作《黄面孔》。通过分析这三部作品中的各种符号、符号建构意义及其对文化进行表征的过程,阐明符号化或神话化的表征与文化身份的关系以及文化身份的流动性。黄哲伦的剧本可以被看作是与主流文化表征体系的抗争、纠正和协商。本文以三剧本中运用的符号为切入点,对华裔文化身份探寻的三个阶段——冲突、颠覆和超越进行梳理,进而展示黄哲伦在华裔文化身份问题上的敏锐洞察力以及他对华裔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黄哲伦创新性地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京剧和典型代表人物花木兰、关公来揭示《新移民》中的华裔内部冲突和身份危机。史蒂夫化身关公固守中国传统文化;格蕾丝徘徊在两种文化之间却又对中国文化怀有深深的眷恋;戴尔抛弃原有身份和信仰,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黄哲伦通过对这三种身份的华裔美国人的描写阐明了他的观点:华裔美国人要建立独立的文化身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是不可或缺的。《蝴蝶君》中运用了更加丰富的符号。黄哲伦通过对典型的人物符号、服装符号和音乐符号的巧妙运用,揭示了由主流文化表征体系建构的刻板形象并成功地对其进行了颠覆。《黄面孔》把舞台上的符号、表征和身份问题同现实生活中20世纪的一些真实事件相结合,虚虚实实,对身份流动性进行了生动的诠释。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由于主流文化符号表征体系的深远影响,华裔美国人虽然苦苦寻求独立的文化身份但仍不能通过重塑自我来主宰自己的命运。除却西方主流表征体系创造的各种神话及蓄意的歪曲,东方人不顾长远影响而迎合西方神话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华裔身份寻求的困难。因此,对于华裔美国人来说,只有摆脱西方支配文化符号表征体系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并理解身份的建构性和流动性,才能确立其独立的文化身份。黄哲伦是首位获得美国最高戏剧奖项“托尼奖”的美籍华裔剧作家。文学评论者大都关注其成名作《蝴蝶君》,对他的其他优秀剧作却鲜有研究。而且多数评论文章是从解构主义和东方主义等角度对种族、身份和性别政治进行分析的,很少有人从文化研究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话语角度来关注剧本中运用的丰富的符号,并把它们和表征以及文化身份问题联系起来。因此,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学的方法,结合斯图亚特·霍尔的表征和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相关理论较系统地解读黄哲伦的三部作品:第一部《新移民》、成名作《蝴蝶君》和近作《黄面孔》通过分析这三部作品中的各种符号、符号建构意义及其对文化进行表征的过程,阐明符号化或神话化的表征与文化身份的关系以及文化身份的流动性。黄哲伦的剧本可以被看作是与主流文化表征体系的抗争、纠正和协商。本文以三剧本中运用的符号为切入点,对华裔文化身份探寻的三个阶段——冲突、颠覆和超越进行梳理,进而展示黄哲伦在华裔文化身份问题上的敏锐洞察力以及他对华裔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黄哲伦创新性的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京剧和典型代表人物花木兰、关公来揭示《新移民》中的华裔内部冲突和身份危机。史蒂夫化身关公固守中国传统文化;格蕾丝徘徊在两种文化之间却又对中国文化怀有深深的眷恋;戴尔抛弃原有身份和信仰,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黄哲伦通过对这三种身份的华裔美国人的描写阐明了他的观点:华裔美国人要建立独立的文化身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是不可或缺的。《蝴蝶君》中运用了更加丰富的符号。黄哲伦通过对典型的人物符号、服装符号和音乐符号的巧妙运用,揭示了由主流文化表征体系建构的刻板形象并成功地对其进行了颠覆。《黄面孔》把舞台上的符号、表征和身份问题同现实生活中20世纪的一些真实事件相结合,虚虚实实,对身份流动性进行了生动的诠释。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由于主流文化符号表征体系的深远影响,华裔美国人虽然苦苦寻求独立的文化身份但仍不能通过重塑自我来主宰自己的命运。除却西方主流表征体系创造的各种神话及蓄意的歪曲,东方人不顾长远影响而迎合西方神话的心理也部分地造成了华裔身份寻求的困难。因此,对于华裔美国人来说,只有摆脱西方支配文化符号表征体系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并理解身份的建构性和流动性,才能确立其独立的文化身份。

全文目录


中文 部分  3-50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绪论  9-11
  第一章 黄哲论和他的剧本:《新移民》、《蝴蝶君》和《黄面孔》  11-18
    第一节 黄哲伦双重身份及其创作主题  11-12
    第二节 《新移民》、《蝴蝶君》和《黄面孔》  12-15
      第一小节 《新移民》  12-13
      第二小节 《蝴蝶君》  13-14
      第三小节 《黄面孔》  14-15
    第三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意义  15-18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  18-23
    第一节 文化研究文化身份  18-21
      第一小节 斯图亚特·霍尔的"表征"和罗兰·巴特的神话学  19-20
      第二小节 文化研究的符号学方法  20-21
    第二节 文化身份探寻:黄哲伦作品的主要关注  21-23
  第三章 《新移民》、《蝴蝶君》和《黄面孔》中的表征和文化身份  23-42
    第一节 《新移民》:华裔美国人身份危机和黄哲伦对"中国性"的肯定  23-27
      第一小节 京剧和神话人物的运用  23-25
      第二小节 中国文化符号与身份建构  25-27
    第二节 《蝴蝶君》:反表征与亚裔身份解构  27-37
      第一小节 "蝴蝶夫人"神话的渊源  27-28
      第二小节 《蝴蝶君》中的符号体系及功能  28-36
      第三小节 符号和解构  36-37
    第三节 《黄面孔》:舞台上下的种族表征和身份的流动性  37-42
      第一小节 种族符号:标题"黄面孔"  38
      第二小节 种族:漂浮的能指  38-39
      第三小节 现实中的种族表征  39-40
      第四小节 身份的流动性  40-42
  结论  42-44
  注释  44-46
  参考文献  46-48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48-49
  致谢  49-50
英文部分  50-116
  Acknowledgements  52-56
  Abstract  56-58
  摘要  58-62
  Introduction  62-64
  Chapter One David Henry Hwang and His Plays:F.O.B., M.Butterfly and Yellow Face  64-75
    1.1 David Henry Hwang's Dual Identity and the Theme of His Works  64-65
    1.2 F.O.B., M Butterfly and Yellow Face  65-70
      1.2.1 F.O.B  65-67
      1.2.2 M. Butterfly  67-69
      1.2.3 Yellow Face  69-70
    1.3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70-75
  Chapter Two Related Theories and Concepts  75-82
    2.1 Culture Studies and Cultural Identity  75-80
      2.1.1 Stuart Hall's "Representation" and Roland Barthes's Mythologies  77-79
      2.1.2 Semiotic Approach to Cultural Studies  79-80
    2.2 Cultural Identity Quest:the Main Concern of Hwang's Works  80-82
  Chapter Three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F.O.B., M.Butterfly and Yellow Face  82-109
    3.1 F.O.B.:Chinese-Americans'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and Hwang's Affirmation of Chineseness  82-88
      3.1.1 Appropriation of the Peking Opera and Mythological Characters  83-85
      3.1.2 Chinese Cultural Signs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85-88
    3.2 M. Butterfly:Anti-Representa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Asian Identity  88-103
      3.2.1 Origin of the "Madame Butterfly" Myth  88-90
      3.2.2 Sign Systems and Their Functions in M. Butterfly  90-100
      3.2.3 Signs and Deconstruction  100-103
    3.3 Yellow Face:Racial Representation on and off Stage and the Fluidity of Identity  103-109
      3.3.1 Racism Sign:the Title "Yellow Face"  104-105
      3.3.2 Race:A floating Signifier  105-106
      3.3.3 Real-Life Racial Representation  106-107
      3.3.4 The Fluidity of Identity  107-109
  Conclusion  109-112
  Notes  112-115
  Bibliography  115-116

相似论文

  1.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2. 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J506
  3.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4. 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5. 刺激表述方式和分布特征对类别表征的影响,B842.3
  6. 异族效应的脑机制:一项ERP研究,B842.1
  7. 情绪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稳定性的影响,B842.3
  8. 白眉蝮蛇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表征,Q55
  9. 红曲色素的制备、分离及黄色素结构表征,TS264.4
  10. 中英双语者英文书面字词识别的心理表征与激活进程的研究,B84
  11.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特性评价,O631.3
  12. 以刘翔的媒介形象为例看新闻传播的神话性,G206
  13. 配合物二碘三烯丙基硫脲合镉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7
  14. 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型希夫碱酰亚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O631.3
  15. 新型水性白板笔墨水的研制,TS951.23
  16. 四核与单核1,3,5-三氮杂戊二烯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O627
  17. 心智游移频率特征研究:问卷开发,B841
  18. 中产阶级趣味与底层欲望再现修辞,F713.8
  19.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20. 《魔戒》与现代神话,I561.074
  21.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化翻译研究,I046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