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春市30种主要园林树木物候相及生态功能研究

作 者: 陈少鹏
导 师: 郭太君
学 校: 吉林农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园林树木 物候相 固碳释氧 增湿降温 滞尘量 长春市
分类号: S718.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长春市常用的30种园林树木为试验材料,调查分析了这些树种的物候相,以及固碳释氧增湿降温和滞尘效果,并依据物候相的类型和季节变化为植物观赏景观,以固碳释氧、增湿降温和滞尘量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指标,提出了适合长春地区的景观生态配置模式,以期为长春市景观生态园林绿地建设提供参考。其结果如下:(1)通过对长春市30种园林树木开花盛期、展叶始期、果实呈色期、秋季叶片变色期物候相的调查,将开花期物候相划分为粉红色、黄色、白色、紫色4种类型,其中以白色物候相的树种为主,持续时间为5月上旬至8月中旬。展叶始期物候相划分为绿色、嫩绿色、红色、绿白色4种类型,其中以绿色物候相的树种为主,持续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果实呈色期物候相可分为红色、紫黑色、黄色、白色,其中以黄色物候相的树种为主,持续时间为5月上旬至10月中旬。秋季叶片变色期物候相可划分为黄色、红色、黄绿色3种类型,其中以黄色物候相的树种为主,持续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2)通过对长春市30种园林树木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滞尘效益、单株叶面积指数的测定,研究了单位叶面积和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固碳释氧量、增湿降温量与滞尘量。结果表明:从单位叶面积上的的固碳释氧、增湿降温和滞尘量看,不同树种之间差别很大,如火炬树的固碳释氧量为12.78g/m2·d、9.29 g/m2,文冠果为43.7481g/m2·d、31.81g/m2·d,二者相差3.42倍;旱柳的增湿降温量为2.08 kg/m2·d、0.40℃,梓树为6.32kg/m2·d,1.22℃,二者相差3.05倍;山杏的滞尘量为0.465 g/m2,垂枝榆为1.961 g/m2,二者相差4.22倍。而不同生长类型(乔木和灌木)的园林树木之间差别不明显,如16种乔木的平均日固碳量为23.53 g/m2·d、释氧量为17.11 g/m2·d、增湿量为3.41 kg/m2·d、降温量为0.66℃、滞尘量为0.793g/m2。14种灌木的平均日固碳量为24.98 g/m2·d,释氧量为18.17g/m2·d、增湿量为3.51kg/m2·d、降温量为0.68℃、滞尘量为0.711g/m2。但从单位土地面积上看,不同生长类型(乔木与灌木)差别明显,日均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量乔木是灌木的1.3倍,滞尘量乔木为灌木的1.5倍。说明单株单位土地面积更能准确体现园林树木的固碳释氧、增湿降温、滞尘量的生态效果。(3)依据物候相观测结果与生态效益测量结果,同时参考自然群落组成和园林树木应用现状调查,结合园林群落的观赏性时空变化和生态效果要求,提出了4组景观生态群落组合模式:旱柳+京桃+山杏—连翘、白桦+山桃稠李—重瓣榆叶梅、垂枝榆—水蜡+东北山梅花、黄檗+元宝枫—文冠果+鸡树条荚蒾+红瑞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引言  8-13
  1.1 物候相及景观配置研究现状  8-9
  1.2 生态效益研究现状  9-10
  1.3 研究目的意义  10
  1.4 技术路线  10-11
  1.5 研究区域概况  11-13
    1.5.1 自然条件  11
    1.5.2 植被情况  11-13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13-18
  2.1 试验材料  13-14
  2.2 试验方法  14-18
    2.2.1.试验地点的选择  14
    2.2.2 物候相观测方法  14-15
    2.2.3 生态效益测定  15-18
第三章 园林树木物候相调查与研究  18-24
  3.1 开花物候期与物候相  18-19
  3.2 展叶物候期与物候相  19-20
    3.2.1 展叶物候期  19-20
    3.2.2 展叶物候相  20
  3.3 果实呈色物候期与物候相  20-21
  3.4 秋色叶物候期与物候相  21-24
    3.4.1 秋色叶物候期  21-22
    3.4.2 秋色叶物候相  22-24
第四章 园林树木生态效益研究  24-40
  4.1 叶面积与叶面积指数  24-25
  4.2 园林树木固碳释氧效益研究  25-29
    4.2.1 园林树木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  25-27
    4.2.2 园林树木单株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  27-29
  4.3 园林树木增湿降温效益研究  29-34
    4.3.1 不同环境下的温湿度变化  30
    4.3.2 园林树木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  30-32
    4.3.3 园林树木单株单位土地面积增湿降温量  32-34
  4.4 园林树木滞尘效益  34-40
第五章 讨论  40-41
第六章 结论  41-44
  6.1 长春市园林植物物候相  41
  6.2 园林植物生态效益  41-42
  6.3 景观生态配置模式  42-44
参考文献  44-49
致谢  49-50
作者简历  50

相似论文

  1.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2. 长春市区中学校园集体舞“瓶颈阶段”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G633.96
  3. 上海地区常用园林树木的景观时序变化研究,TU986
  4. 长春市城市宜居性的空间差异及和谐空间引导研究,TU984.113
  5. 东北地区园林树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S712
  6. 资源型城市主要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和规律研究,X173
  7. 武汉市武昌地区道路绿地配置及景观效果分析,S731.8
  8. 合肥市三种常绿园林树木生长模型的研究,S687
  9. 保定市12种彩叶树种光合特性及生态功能研究,S687
  10. 重庆市常见园林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与生态效应研究,S68
  11. 植物物候相在植物季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TU986.2
  12. 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F326.2
  13. 7种室内观赏植物主要生态效益研究,S682.36
  14. 上海八种园林树木生态功能比较研究,S718.5
  15. 太原市新优园林树种的引选研究,S687
  16. 基于本体论的领域元搜索引擎的研究与设计,TP391.3
  17. 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8.3
  18. 园林树木信息系统的构建,TP311.52
  19. 崇明农业园区滨海盐渍土上园林树木的生长适应性研究,S724
  20. 基于Geodatabas数据模型的长春市交通数据组织研究,U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树木学 > 树木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