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结构与环境服务功能分析

作 者: 陈秀龙
导 师: 陈秋波
学 校: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树种种类 固碳释氧效应 增湿降温效应 滞尘效应 减噪效应 海口市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的种类、数目、分布,并测定常见树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固碳释氧效应、增湿降温效应、滞尘效应,以及不同街道绿化类型的减噪效应等,从而了解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的种类结构并评价主要树种的环境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城区森林乔木树种有229种,隶属57科169属,其中,常见树种110种,偶见树种119种:常绿树种170种,落叶树种59种;乡土树种139种,外来树种90种。这些树木在各绿地的分布情况,按种类统计,单位附属绿地占31.21%,行道绿地占45.76%,公共绿地占23.03%;按株数统计,单位附属绿地占55.46%,行道绿地占18.78%,公共绿地占89.96%。(2)城区行道绿化乔木树种种类结构单一,椰子、印度紫檀、黄葛榕、细叶榕和非洲楝五个树种在数量上已占行道树总株数的72.55%,成为行道绿化的骨干树种。(3)城区森林乔木树种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呈现出两种生长趋势,单峰型和双峰型。(4)城区森林乔木树种的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各有不同,光能利用率较高的树种有大花紫薇、洋蒲桃、印度紫檀和榄仁树,水分利用率较高的树种有榄仁树,海南蒲桃、美丽木棉和印度紫檀。(5)城区森林乔木树种的固碳释氧和增湿降温效果各有不同,大小分别决定于森林树种的光合强度和蒸腾强度。测试树种中,固碳释氧效果最明显的是榄仁树,相对较差的是白玉兰;增湿降温效果最明显的是美丽木棉,相对较差的是印度紫檀。(6)城区森林乔木树种的固碳释氧量、蒸腾量和吸收城市热量是十分可观的,白天固定CO2平均为7.28g/m2/d,释放O2平均为5.29g/m2/d,释放H2O平均为1765.95g/m2/d,吸收城市热量平均为4254721.35J/m2/d。(7)城区森林乔木树种的滞尘效果之间差异非常明显,滞尘机理复杂,大小受本底环境条件、树种地上部分结构如叶面积、枝冠绿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地,叶表面粗糙、着生绒毛、腺体和气孔明显突出的树种比叶表面光滑、无毛的树种滞尘能力强。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有黄槿、对叶榕、榄仁树、麻楝等。(8)车辆噪声源通过街道绿化带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街头绿地绿化类型的减噪声效果比街道板式的好,街道板式各绿化类型中又以一板四带式的减噪效果为佳。总之,本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的种类结构以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研究结果可以为更合理配套海口市的城市森林树种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前言  10-20
  1.1 文献综述  10-18
    1.1.1 城市森林发展概况  10-15
      1.1.1.1 城市林业与城市森林概念  10-11
      1.1.1.2 城市林业与传统林业、城市森林与城市园林的比较  11-12
      1.1.1.3 国内外研究历程  12-14
      1.1.1.4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5
    1.1.2 城市森林树种选择与应用研究现状  15-18
      1.1.2.1 城市森林树种研究的历史意义  15-16
      1.1.2.2 城市森林树种结构的研究  16-17
      1.1.2.3 城市森林树种服务功能的研究  17
      1.1.2.4 城市森林树种综合评价与选择体系的研究  17-18
  1.2 目的和意义  18-20
    1.2.1 研究目的  18
    1.2.2 研究内容  18-19
    1.2.3 研究思路  19-20
2 研究区域概况  20-29
  2.1 地理位置  20
  2.2 地形地貌及土壤状况  20-22
  2.3 气候状况  22-24
  2.4 环境状况  24-27
    2.4.1 大气环境状况  24-26
    2.4.2 声环境状况  26-27
  2.5 绿化环境现状  27-28
  2.6 区域特点  28-29
3 研究方法  29-34
  3.1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种类的水平结构调查  29-30
  3.2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的生理生态功能监测  30-34
    3.2.1 样地和材料  30-31
    3.2.2 城市森林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监测  31
    3.2.3 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的滞尘效应测定  31-32
    3.2.4 街道绿化类型的减噪效应测定  32-34
4 结果与分析  34-62
  4.1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种类的水平结构及分析  34-43
  4.2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的生理生态功能及分析  43-60
    4.2.1 光合特性及水分生理  43-55
      4.2.1.1 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  43-46
      4.2.1.2 生长期(6、7、8月)内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46-47
      4.2.1.3 生长期(6、7、8月)内的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  47-48
      4.2.1.4 生长期(8月)内的叶绿素含量  48-49
      4.2.1.5 光合生理特性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49-51
      4.2.1.6 主要生理特性对环境生态效应(碳氧平衡作用、增湿降温作用)的综合影响  51-55
    4.2.2 滞尘效应  55-58
    4.2.3 减噪效应  58-60
  4.3 海口市城市森林树种结构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综合分析评价  60-62
5 讨论  62-66
  5.1 城市森林树种结构合理化问题  62-64
  5.2 城市森林树种生理生态习性与城市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问题  64-65
  5.3 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环境服务功能效益问题  65-66
6 结论与展望  66-72
  6.1 结论  66-68
    6.1.1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的种类水平结构情况  66
    6.1.2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发挥环境服务效应情况  66-67
      6.1.2.1 碳氧平衡作用  66
      6.1.2.2 降温增湿作用  66
      6.1.2.3 滞尘效应  66-67
      6.1.2.4 减噪效应  67
    6.1.3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选择原则及配置意见  67-68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8-69
    6.2.1 创新之处  68
    6.2.2 不足之处  68-69
  6.3 展望  69-72
    6.3.1 完善城市森林研究体系  69-70
    6.3.2 城市森林树种遮荫效应研究  70
    6.3.3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70
    6.3.4 城市森林林网化和水网化建设研究  70-72
参考文献  72-76
附录  76-90
  附录1 海口市城市森林乔木树种名录  76-84
  附录2 电镜扫描的叶表面结构特征  84-90
致谢语  90

相似论文

  1. 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森林格局动态研究,S731.2
  2. 长株潭地区城市森林效益评价及可持续经营研究,S718.56
  3. 长沙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研究,S731.2
  4. 广州城市景观评价及城市森林研究,S731.2
  5. 城市森林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S731.2
  6. 植物景观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应用研究,S731.2
  7. 长沙市城市森林系统诊断,S731.2
  8. 基于康体、休闲的城市森林景观研究,S731.2
  9. 城市森林游憩项目建设研究,F592.7
  10. 遵义市市树遴选和城市森林建设研究,TU985
  11.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S718.5
  12. 广州城市森林分类及经营对策研究,F326.2
  13.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TU986
  14. 长沙市城市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来源分析,X53
  15.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研究,TU986
  16. 城市森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S731.2
  17. 快速城市化下武汉市城市森林的时空格局和动态研究,S731.2
  18. 武汉市城市森林空间布局与热岛效应关系研究,S731.2
  19. 武汉市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多目标规划研究,S731.2
  20. 长沙市边缘区城市森林景观梯度变化研究,S731.2
  21. 三种垂直绿化植物滞尘效应与其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S68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