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春市城市宜居性的空间差异及和谐空间引导研究

作 者: 韩星
导 师: 杨青山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空间差异 长春市 空间结构 和谐空间
分类号: TU984.1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影响城市经济与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剧烈变革。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促使能源消耗和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需求层次也不断提升,尤其体现在对适宜的人类居住环境的孜孜以求。城市发展目标所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贴近城市的真正主体“人”,城市宜居性、可持续发展也更广泛地引起城市居民,甚至政府官员的重视。影响城市宜居性的因素也纷繁而复杂,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2007年,伴随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出台,使我国对宜居性评价也有了普遍性的标准,针对每个城市的现实性分析就越发显得重要。从地理学视角入手,不难发现城市内部宜居性的差异已经作为普遍问题日渐凸现,城市居民追求至优的宜居性,城市规划研究也就必然把眼光投入到平衡建设具体城市的宜居性上来,从而解决现实性问题,打造立足于特定城市的和谐空间。2008年以来,长春市提出了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构想,面对城市宜居性空间差异,城市宜居性的研究必须走出单纯评价阶段。由于复杂事物的运作方式和表象往往是交织不分的一体,因此,对于现象的分析及其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是尤为必要。长春市是重工业城市和北方森林城市,伴随着城市化,由于城市空间的拓展膨胀出现诸如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居住环境分化的城市问题,而宜居城市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春城魅力,并能够促进对文化、生态景观乃至经济活力的拉动效应。本文将从四个部分针对城市宜居性空间差异进行研究。(1)第一部分阐述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简要介绍了城市宜居性的相关理论。(2)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城市宜居性空间差异的评价,并进一步对长春市从城市各功能地域、城市中心—边缘、城市新区—老区三个角度进行空间差异评价与分析。(3)第三部分提出长春市城市宜居性的空间差异相关因素,并分析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4)第四部分主要在明确构建长春市和谐空间目标的基础上,从城市宜居性空间差异的分析出发,对长春市在分区建设、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引导策略。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目录  7-8
绪论  8-13
  1.1 研究的背景  8
  1.2 宜居城市思想渊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8-11
  1.3 研究范围、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1-13
第1章 城市宜居性的评价方法  13-22
  1.1 宜居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13-15
  1.2 宜居性空间评价的数据获取  15-17
  1.3 宜居性评价模型  17-22
第2章 长春市城市宜居性的空间差异评价  22-34
  2.1 城市宜居性的分区评价  22-28
  2.2 城市宜居性的空间结构评价  28-32
  2.3 城市宜居性的空间差异与基本格局  32-34
第3章 长春市城市宜居性的空间差异的机制分析  34-41
  3.1 宜居性空间差异的因素分析  34-38
  3.2 城市宜居性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  38-41
第4章 长春市宜居性的和谐空间引导  41-46
  4.1 长春市宜居性的存在问题  41
  4.2 长春市构建和谐空间的目标  41-42
  4.3 基于城市宜居性分区的引导策略  42-43
  4.4 基于长春市宜居性空间差异与空间结构的引导策略  43-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50
后记  50

相似论文

  1.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2. 基于石油开采的大庆市城市空间结构脆弱性研究,TU984.113
  3. 大跨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力学分析,TU391
  4. 199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F127
  5. 长春市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平地花式轮滑的可行性研究,G623.8
  6. 长春市区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633.96
  7. 长春市中等职业学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633.96
  8. 长春市普通高校轮滑选修课开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G862.8
  9. 长春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441
  10. 长春市区中学校园集体舞“瓶颈阶段”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G633.96
  11.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长春市高校轮滑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G862.8-4
  12. 长春市健身健美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G831.3
  13. 基于南昌现有城市空间结构的道路交通优化研究,U491.12
  14. 传统与变迁,TU-0
  15. 河坊街变迁背景下杭州胡庆余堂建筑演变初探,TU-092
  16. 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TU399
  17. 西安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F592.7
  18. 多中心组团城市干线道路网布局研究,U412.1
  19.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空间结构解析,F273.1
  20. 省域内汽车客运站数量与规模研究,U491
  21. 高速铁路站点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U23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空间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