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

作 者: 毕文娣
导 师: 李远
学 校: 山东轻工业学院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博物馆 陈列空间 展示设计 形式要素
分类号: G2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5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艺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是展示设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保存、研究文化遗产的特殊展览空间,囊括了所有的造型艺术手段(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设计时要求做到的是陈列内容和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所以对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艺术的研究是以设计艺术学为主导,同时包含博物馆学、传播学、心理学、建筑学、人机工程学、美学等的交叉性学科。要做好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需要对博物馆的整个发展历程有较清晰的了解。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是对空间的创作过程,其本质也是一种配合演出的设计,所设计的展示装置本身是否精彩并不是重点,而是展示道具、展示装置完成后,被展示的物件或概念是否因此而精彩才是重点。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始建于何时也没办法清晰考证,但是现代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3年的法兰西共和国的自然历史陈列馆(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卢浮宫)。这便是第一座现代博物馆。虽然博物馆的出现比较早,但职能化的博物馆的出现却是近一个多世纪的事。19世纪下半叶,西方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专门的博物馆,这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一批兼有收藏、科研、教育三种功能的现代博物馆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普遍发展起来的结果。此时博物馆己经把展览空间从保管与办公室等附属空间中区分出来,并且兼顾到展览路线和采光照明、通风、防火、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但是其设计思想只是孤立地、单纯地关注收藏、展出活动,并没有对展览中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艺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动力,也是促使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发展的直接因素之一。而展示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博物馆陈列空间展品的展示效果,从而决定整个陈列空间的艺术效果。本文在分析时遵从这样一条主线:what——why——how。研究对象是博物馆的陈列空间,切入点也是博物馆的陈列空间,所以,研究探讨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展示设计的诸多形式要素等更好的运用到博物馆陈列空间当中去,融入现代陈列艺术(音响、VR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丰富其表现手段、拓展知识信息的输出量。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第1章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概述  9-18
  1.1 博物馆的基本涵义  9-11
    1.1.1 博物馆的概念  9-10
    1.1.2 博物馆的性质  10-11
  1.2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界定  11-13
  1.3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13-18
    1.3.1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萌芽与演变  13-16
    1.3.2 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演变与发展  16-18
第2章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特殊性分析  18-21
  2.1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意义  18
  2.2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特点  18-21
    2.2.1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特点决定其展示设计的特殊性  18-20
    2.2.2 与其他展示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20-21
第3章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  21-28
  3.1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研究对象  21
  3.2 职能与主要任务  21-28
    3.2.1 博物馆的基本职能  21-22
    3.2.2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职能  22-23
    3.2.3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主要任务  23-28
第4章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要素  28-43
  4.1 展示设计形式与博物馆陈列空间内容的关系  28-29
    4.1.1 博物馆陈列空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8
    4.1.2 博物馆陈列空间内容传播的媒介——展示设计形式  28-29
  4.2 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的形式要素  29-35
    4.2.1 陈列设备  30-32
    4.2.2 材质  32
    4.2.3 色彩  32-34
    4.2.4 灯光  34-35
  4.3 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原则  35-40
    4.3.1 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35-38
    4.3.2 实用基础上追求艺术性  38-39
    4.3.3 审美体现的的同时保障展示内容的安全  39-40
  4.4 未来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趋势  40-43
    4.4.1 社会历史类展示陈列  40-41
    4.4.2 自然历史类陈列  41
    4.4.3 科学技术类陈列  41-42
    4.4.4 造型艺术类陈列  42-43
第5章 结论  43-44
参考文献  44-47
致谢  47-48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8

相似论文

  1.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2.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3.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4. 基于文化体验旅游的综合类博物馆旅游发展运营探究,G269.2
  5. 美国服装专业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G269.712
  6. 江西省内博物馆旅游现状及其开发构想,F592.7
  7. 博物馆在新兴城市中定位的思考,G261
  8. 遗址类博物馆的管理与利用研究,G268.9
  9. 李克农故居陈列空间设计研究,TU238
  10. 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博物馆资源的探索,G633.91
  11. 新课程背景下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G642
  12. 教育博物馆研究,G268
  13. 离子液体膜修饰QCM传感器对博物馆中有机污染性气体的检测研究,TP212.9
  14. 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设计相关问题研究,TU242.5
  15. 武汉城区博物馆建筑展示空间的自然采光应用研究,TU113.5
  16. 移动增强现实博物馆导览应用研究,TP391.9
  17. 虚拟博物馆三维建模及交互研究,TP391.41
  18. 遗址博物馆公共关系研究,K878
  19. 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价值研究,J952
  20. 提升我国博物馆对外展览对策研究,G265
  21. 展览会展示设计的生态设计研究,J525.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 > 陈列、展览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