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作 者: 郭宇光
导 师: 孙敏;廖永军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生物 优化教学策略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分类号: G633.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和新课程的深层次实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面对这些质疑的同时,对新课程课堂优化教学策略的探究和推行,是基础教学改革工作者和教学一线教师所期望的,因为只有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使教学一线的教师感受到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理念、新理论以及新模式对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存在的巨大潜力,从而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的成就感并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速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优化教学过程,这不仅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外在要求,更是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需求,是提高民族综合竞争力的核心。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立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依照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分析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生物的教学优化研究,在国内的生物基础教育界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为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不断推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学工作,致力于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优化教学策略,通过查阅文献、调研以及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充分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并进行观察和调研,依照课程标准和教材,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的实际现状,运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将教学策略的最新观点与生物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具有生物学科个性的优化教学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争取得到最大的成效,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总结出能切实达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优化教学策略理论,有针对性地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可借鉴的教学案例,更好地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对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进行研读分析,以及阐述《分子与细胞》的地位、价值的同时,对其课标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对新课程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在理论依据上,对支撑优化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阐述,包括教学策略的涵义、教学策略选择的原则与依据、以及优化教学策略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同时,深入高中生物教学一线进行教学观察和实践,并开展了高中生物新课程优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从中获得了真实可靠的一手材料、教学案例以及相关数据,在各种教学策略中都给出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作以说明,对提高生物教学水平起到了指示性作用。同时,对本课题的实效性作以总结和分析,即对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做比较,分析得到使用优化教学策略的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在平均分、最低分、优秀率等方面都出现了差距,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总体现状差异显著。说明课堂教学中进行优化教学策略,实验班学生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实践证明:生物教学策略是生物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行动规则和组织依据,是生物教学方法的精髓、灵魂和本质特征。因此,制定优化教学策略是生物课堂教学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按本课题提出的优化教学策略进行组织教学,教学灵活、效率很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都得到了不同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后,对高中生物优化教学策略进行反思与总结,总结本研究在整个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希望能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解决。生物优化教学策略研究范围广泛、内容繁多,涉及了生物教学论、生物方法论、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等多个专业性学科的研究领域。限于本人的能力和文章的篇幅,本文仅就不同的生物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优化生物教学策略的问题进行了不成熟的论述和探讨。还有些方面,如对于有些优化教学策略的模式并不十分完善,还有许多需要研讨和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这一内容仍存在片面性和狭隘性,这些都有待于笔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我相信,随着新课程的更深入地展开,通过广大生物教师的不懈努力,更多全面、科学、有效、可操作的生物课堂优化教学策略将不断涌现出来,我深信,这项研究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必将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创造更为开阔的领域,也一定会为每个学生个性与人格的健全发展营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充满生命活力而快乐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和茁壮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前言  10-14
  1.1 国外背景  10
  1.2 国内背景  10-12
    1.2.1 我国中学生物学科课程发展的回顾  10-11
    1.2.2 我国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现状  11-12
  1.3 研究意义  12
  1.4 研究目的  12
  1.5 研究内容  12
  1.6 研究方法  12-13
  1.7 创新之处  13-14
第二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研读分析  14-18
  2.1 《分子与细胞》的地位与价值  14-15
    2.1.1 本模块在必修部分的地位  14-15
    2.1.2 本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内在联系  15
  2.2 《分子与细胞》课标解读  15-18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18-72
  3.1 课题的理论依据  18-19
    3.1.1 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  18
    3.1.2 教学策略选择与制定的依据、原则和相关注意事项  18-19
      3.1.2.1 教学策略选择与制定的依据  18
      3.1.2.2 教学策略选择与制定的原则  18-19
      3.1.2.3 教学策略选择与制定的相关注意事项  19
  3.2 优化生物教学的具体策略  19-33
    3.2.1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19-21
    3.2.2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21-23
    3.2.3 "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23-27
    3.2.4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27-28
    3.2.5 开拓性实验实践策略  28-33
  3.3 优化生物教学的实施过程  33-34
    3.3.1 准备阶段  33
    3.3.2 实施阶段  33-34
    3.3.3 总结阶段  34
  3.4 优化生物教学的教学案例  34-69
  3.5 优化教学策略实施后的评价及结果分析  69-72
    3.5.1 实验设计  69
    3.5.2 被试选择  69
    3.5.3 实验材料  69
    3.5.4 实验方案  69
    3.5.5 实验班教学计划  69
    3.5.6 实验程序  69
    3.5.7 实验结果分析  69-72
第四章 反思与总结  72-74
参考文献  74-76
附录  76-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3.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4.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5.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G633.91
  6.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7. 广州市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1
  8.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9.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研究,G633.91
  10. 高中生物生态课堂演替优化的研究,G633.91
  11.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12.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分析,G633.55
  13. 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G633.8
  14. 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G633.51
  15.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6.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评课方法研究,G632.4
  17.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G633.51
  18.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G633.91
  19.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美术教育及改革前景,G633.955
  20. 新课程视野下乡镇初中合作式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G633.34
  21. 学案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探究,G63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生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