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风病急性期高血压病组与非高血压病组的中医证候规律对比研究

作 者: 任珊
导 师: 陈志刚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中风病 急性期 证候规律 证候要素 高血压病
分类号: R25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风病存在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致残率高达75%。2008公布的我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显示中风病为首位死亡原因。且中风后引起的情绪异常,如焦虑症、抑郁症,反复发生中风导致的血管性痴呆也越来越值得关注。因此,中风病急性期予以合理、有效的治疗,将很大地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目前西医治疗此病除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建立卒中单元等措施外均为对症治疗,但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决定了中风病的治疗必定要朝向个体性及阶段性发展,中医药在治疗此病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高血压病作为中风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影响着的中风病中医证候规律的演变,在辨证论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高血压病合并中风病患者的证候规律演变尚缺少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目的:初步探究中风病急性期高血压病组与非高血压病组的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及神经功能损害演变情况,比较两组之间的区别。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在结构化、标准化的临床数据采集平台的支持下,使用《中风病临床诊疗规律挖掘及辨证论治方案验证的研究》病例观察记录表对63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及评分,按公认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以既往史为基础分为高血压病组与非高血压病组。每个病人采集时点为:入院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六个时点。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衡量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应用SPSS 13.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及内风证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内风证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痰湿证作为主导证候贯穿始终。②两组间证候要素的对比显示第10天阴虚证在非高血病压组分值升高明显超过高血压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4天血瘀证在高血压病组分值升高明显超过非高血压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四个时点的证候要素的对比提示入院第1天到第14天两组患者内风证频数分布逐渐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组患者入院第1天到第14天内风证、内火证、痰湿证分值逐渐下降,血瘀证逐渐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非高血压病组患者入院第1天到第14天内风证、内火证、痰湿证分值逐渐下降,阴虚证逐渐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④两组不同时段的证候组合显示高血压病组入院第1天证候组合比例以五证组合最多,其次为六证组合,四证组合。五证组合中以内火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比例最高。第7天证候组合比例以四证组合最多,其次为五证组合,六证组合。四证组合中以内火证十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比例最高。第14天证候组合比例以五证组合最多,其次为四证组合,三证组合。五证组合中以内火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比例最高;非高血压病组入院第1天证候组合比例以五证组合最多,其次为六证组合,四证组合。五证组合中以内风证+内火证+痰湿证+气虚证+阴虚证及内火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比例最高。第7天证候组合比例以五证组合最多,其次为四证组合,三证组合。五证组合中以内火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比例最高。第14天证候组合比例以五证组合最多,其次为四证组合,三证组合。五证组合中以内火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比例最高。⑤在入院第1、2、3、7、14天两组间对比NIHSS分值均无显著差异性;高血压病组患者入院第1天NIHSS分值较高,第2天有所升高,从第3天分值有所下降,第7天到第14天分值逐渐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非高血压病组患者入院第1天NIHSS分值较高,第2天分值升高,第3天及第7天分值继续升高,第14天分值明显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缩略语  9-10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0-30
  综述一 中风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10-19
    1 中风病病名历史沿革  10
    2 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0-11
    3 古代医家对中风病危险因素的认识  11-13
    4 中风病证候研究  13-16
    参考文献  16-19
  综述二 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的关系  19-30
    1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9-20
    2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20-23
    3 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的关系  23-27
    参考文献  27-30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30-53
  前言  30
  材料与方法  30-33
  结果  33-49
  讨论  49-52
  参考文献  52-53
结论  53-54
附录  54-61
致谢  61-62
个人简历  62

相似论文

  1. 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259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3.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R544.1
  4. 血液急性期蛋白作为猪群健康评价指标的研究,S828
  5. 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R245
  6.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及经颅多普勒临床相关性研究,R259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相关性研究,R544.1
  8. 不同级别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R544.1
  9. 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749.1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R743.3
  11.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R743.3
  12.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R745.12
  13. 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改变及其对血糖与骨量的影响,R587.1
  14.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对维、汉两民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影响的初步研究,R544.1
  15. 补肾方药干预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性激素水平的研究,R544.1
  16.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与靶器官损伤及预后的研究,R473.74
  17. 国产银杏叶提取物对轻度认知障碍及其痴呆转化率的临床研究,R285
  18. 益肾降压颗粒对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自由基代谢的研究,R285
  19.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文献研究,R259
  20. 女性高血压(更年期)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R259
  21.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一般病证 > 中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