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玉米皮膳食纤维粉质特性的研究及其片剂的研制
作 者: 吴丽娟
导 师: 王大为
学 校: 吉林农业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玉米 膳食纤维 理化特性 生产工艺 压片
分类号: TS20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玉米皮是湿法加工玉米淀粉的副产物之一,目前多用于饲料工业或者自然废弃,附加值低,不但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还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2008年我国玉米消费量为1.446亿吨,饲料消费量为9600万吨,工业消费量为3750万吨,占玉米总量得25.93%,由此可知每年会产生大量玉米皮。玉米皮的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有减肥、预防便秘、降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结肠癌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将对工业化生产淀粉的副产物玉米皮进行清洗、脱脂脱杂、高温挤压改性、细粉碎等处理后,筛分出不同粒度的玉米皮膳食纤维粉,再对其生理功能特性、粉体学性质等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制备玉米皮膳食纤维片。目前市场上的膳食纤维主要是以粉剂的形式应用,作为营养强化剂单独使用时给包装、储运、食用等带来诸多不便,故本研究拟以其为主要原料探讨压制玉米皮膳食纤维片的最佳工艺,为膳食纤维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该研究不仅会为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会为其在生产应用领域开拓广阔的市场前景,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与其理化性质相关,因此本试验对其膨胀力、持水力、吸脂力、吸附胆固醇的能力、吸附亚硝酸盐的能力、阳离子交换的能力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在粉体粒度在0.096mm时,各项理化性质的总体水平达到最大为:持水力4.97g/g;膨胀力5.29ml/g;吸脂力1.792g/g;吸附胆固醇的能力在pH=2时为50μg/g,在pH=7时为394.961μg/g;吸附NO2-的能力在pH=2时为15.29μg/g,在pH=7时能力很弱为0.942μg/g;且在此粒度下阳离子交换能力最佳。粉体学性质的研究是药剂学的基础理论,粉体学性质对片剂的配方设计、片剂制备、质量控制、包装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实验研究了其密度、压缩度、流动性和吸湿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在粉体粒径为0.096mm时,松密度为0.3405g/ml、振实密度为0.4555g/ml、压缩度为25.25%、流速为2.97g/s、休止角为43.38°,且此时粉体的粒度形态更加多样化,且吸湿性最低。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压力、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为响应因素,脆碎度、崩解时间为响应值,运用Design-expert7.1.6设计软件,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设计玉米皮膳食纤维片的最佳压片条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玉米皮膳食纤维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皮膳食纤维粉量为67.4%,微晶纤维素含量为15.9%、羧甲基淀粉钠含量为16.2%、硬脂酸镁含量为0.5%时,片子直径为20mm,压力为20KPa,最小脆碎度为0.739%,最少崩解时间为80.5s,且片剂表面光滑无缺,有轻微咸味,不易碎片、裂片。混合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测定表明该产品的最适生产环境湿度为78.51%。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第一章 前言 9-17 1.1 玉米的资源现状及应用概述 9-10 1.2 膳食纤维 10-11 1.3 超细粉碎的发展及意义 11-12 1.4 片剂概述 12-14 1.5 目前主要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 14-15 1.6 粉末直接压片常见问题 15-16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6-17 第二章 玉米皮膳食纤维粉的理化性质 17-26 2.1 材料与方法 17-20 2.2 结果与分析 20-25 2.3 结论 25-26 第三章 玉米皮膳食纤维粉的粉体学特性 26-33 3.1 材料与方法 26-28 3.2 结果与分析 28-32 3.3 结论 32-33 第四章 玉米皮膳食纤维片的制备 33-47 4.1 原料与方法 33-36 4.2 结果与分析 36-46 4.3 结论 46-47 第五章 讨论 47-48 第六章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2 致谢 52-53 个人简介 53
|
相似论文
-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TU528
-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 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S513
-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 两种赤眼蜂寄生行为的比较及种间竞争的研究,S476.3
-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 除草剂溴苯腈与硝磺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S481.8
- 6个双列杂交玉米亲本及其杂交株系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分析,S5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科学 > 食品工程学、食品工艺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