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真实性学生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 者: 徐尉羚
导 师: 石长林
学 校: 重庆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评价 学生评价 真实性评价
分类号: G63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真实性评价是质性评价的典型代表,它具有表现性评价的目标,具有形成性,又具有总结性。也就是说,真实性评价不仅代表评价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各种评价有效的整合。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对真实性学生评价的理论进行探讨,在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真实性评价的内涵、意义、基本功能作了论述,并重点对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行为观察评价三种最常见的真实性评价操作模式从含义、类型、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第二部分访谈真实性评价实际运用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第二章,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从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次,全面了解了真实性学生评价的实践情况,并分析了真实性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第三章,针对第二部分真实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面对有效实施真实性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11
1 绪论  11-23
  1.1 研究的缘起  11-13
    1.1.1 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  11-12
    1.1.2 响应新课改的要求  12
    1.1.3 真实性评价具有的优势  12-13
  1.2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4
    1.2.1 研究目的  13-14
    1.2.2 研究内容  14
    1.2.3 研究意义  14
  1.3 文献综述  14-22
    1.3.1 著作检索及分析  15-17
    1.3.2 硕博论文检索与分析  17-20
    1.3.3 期刊论文检索及分析  20-22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2-23
    1.4.1 研究思路  22
    1.4.2 研究方法  22-23
2 真实性学生评价理论研究  23-36
  2.1 真实性学生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23-26
    2.1.1 真实性学生评价的内涵  23-25
    2.1.2 真实性学生评价的意义  25-26
  2.2 真实性学生评价的基本功能  26-27
    2.2.1 诊断功能  26-27
    2.2.2 引导功能  27
    2.2.3 反思功能  27
    2.2.4 激励功能  27
    2.2.5 调节功能  27
  2.3 真实性学生评价的操作模式  27-32
    2.3.1 行为观察评价法  28-29
    2.3.2 表现性评价法  29-31
    2.3.3 档案袋评价法  31-32
  2.4 真实性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  32-36
    2.4.1 多元智能理论  32-34
    2.4.2 建构主义理论  34-36
3 我国真实性学生评价的实践  36-48
  3.1 研究方法  36-38
    3.1.1 非结构式访谈的应用  36
    3.1.2 研究对象  36-37
    3.1.3 研究内容  37-38
    3.1.4 资料的收集  38
  3.2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8-42
    3.2.1 教师对真实性评价的理解  38-40
    3.2.2 教师对真实性评价的运用  40-42
  3.3 讨论  42-48
    3.3.1 真实性学生评价取得的成效  42-44
    3.3.2 真实性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4-48
4 有效开展真实性学生评价的建议  48-55
  4.1 学校层面的对策  48-49
    4.1.1 摒弃旧的评价思想,倡导真实性评价理念  48
    4.1.2 学校应为真实性评价的开展提供保障  48-49
    4.1.3 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为真实性评价创造条件  49
  4.2 教师层面的对策  49-51
    4.2.1 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理解并运用真实性学生评价  49-50
    4.2.2 为教师提供真实性评价培训的机会  50
    4.2.3 构建良好的真实性评价学习共同体  50-51
  4.3 学生层面的对策  51-53
    4.3.1 指导学生参与真实性评价  51
    4.3.2 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51-53
  4.4 家长层面的对策  53-55
    4.4.1 教师要引导家长了解真实性评价  53
    4.4.2 调动家长参与真实性评价的热情  53
    4.4.3 拓宽家长参与渠道,为家长提供信息来源  53-54
    4.4.4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培训  54-55
5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59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59-60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60-61
附录 C:学校领导访谈提纲  61-62
附录 D:学生访谈提纲  62-63
附录 E:家长访谈提纲  63-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6.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8.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19.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课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