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韩非子》单音节反义词研究

作 者: 王付君
导 师: 武振玉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韩非子》 单音节反义词 判断标准 对应关系
分类号: H1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非的著作,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献。全书共五十五篇,约十万八千字,系统地阐述了法家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法治理论,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著作。书中善于以大量的事实、寓言故事来作精辟的分析,语言通俗、内容故事性强,有着非常重要的语料价值。此外,《韩非子》的辩证思维非常突出,反义词的运用随处可见。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把《韩非子》的单音节反义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我们对《韩非子》的语言研究成果和先秦反义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其次,我们对本文的版本依据及反义词辑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说明;最后,我们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价值也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正文,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对反义词的判断标准探讨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反义词的定义:反义词是建立在同一的语义范畴内,有对立意义、经常在上下文中对举使用并且词性相同的词。此外,我们探讨了《韩非子》专书反义词确定的五种方法,即:义素分析法、对文、连文、否定式认定法、文内参照与文外参照相结合。依据我们对反义词的定义及《韩非子》专书反义词的确定方法,本文最终确定下来的单音节反义词共275组。根据词性的差异,《韩非子》单音节反义词可归为五类:动词、形容词、名词、代词和副词。其中,动词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37%。依据显示格式的不同,《韩非子》单音节反义词的显示格式有四种:反义对文、反义连文、否定词标签和一些特殊的格式。其中,“反义对文”格式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与反义词的根本特性有关,即:反义词间的对立性使得它们常常出现在具有对称关系的语句中。反义关系是反义聚合的枢纽,词与词之间因为反义关系而相互对应,形成不同的聚合。《韩非子》中单音节反义词的对应关系有五种:双边单项对立、双边多项对立、多边单项对立、多边多项对立、几种情况的综合。其中,“几种情况的综合”所占的比重最大,由此说明:《韩非子》中很多反义词还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使用还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第三部分是结语。我们总结了《韩非子》单音节反义词四个方面的使用特点:单音节反义词存在的不平衡性、篇目分布的不均衡性、出现语境的不均衡性、出现频率的不同。此外,我们还对本文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即缺乏历时层面的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6
  1.1 《韩非子》的语言研究  10-12
    1.1.1 语法研究  10-11
    1.1.2 词汇研究  11-12
  1.2 先秦反义词的研究成果  12-13
    1.2.1 研究对象  12
    1.2.2 研究角度  12-13
  1.3 本文的版本依据及反义词辑录的几点说明  13-15
    1.3.1 版本依据  13-14
    1.3.2 反义词辑录的几点说明  14-15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价值  15-16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1.4.2 本文的研究价值  15-16
2. 反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  16-23
  2.1 反义词的判断标准  16-18
    2.1.1 同一性标准  16
    2.1.2 语义标准  16-17
    2.1.3 语法标准  17
    2.1.4 语用标准  17-18
  2.2 《韩非子》专书反义词确定的几个问题  18-23
    2.2.1 专书反义词的确定方法  18-22
    2.2.2 专书反义词判断的几点说明  22-23
3. 《韩非子》单音节反义词的分析  23-32
  3.1 类型统计  23-26
    3.1.1 动词、形容词、名词、代词、副词  23-25
    3.1.2 小结  25-26
  3.2 显示格式  26-32
    3.2.1 反义对文  26-28
    3.2.2 反义连文  28
    3.2.3 否定词标签  28-30
    3.2.4 一些特殊的格式  30-31
    3.2.5 小结  31-32
4. 反义词的对应关系  32-45
  4.1 对应关系  32-44
    4.1.1 双边单项对立  32-33
    4.1.2 双边多项对立  33-35
    4.1.3 多边单项对立  35-38
    4.1.4 多边多项对立  38-40
    4.1.5 几种情况的综合  40-44
  4.2 小结  44-45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50
附录  50-56
后记  56

相似论文

  1. 住宅小区建筑设施所有权归属研究,D923.2
  2. 关于授受表现的中日对比研究,H36
  3. 《韩非子》句法研究,H141
  4.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隐喻习语与其汉译的形象和意义对应关系研究,H315.9
  5. 韩非子“德育”思想理论研究,B82-09
  6. 关于补助动词“くれる”及与其相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H36
  7. 《史记》单音节反义词研究,H131
  8. 离职竞业禁止的合理性研究,D922.294
  9. 韩国语复数标志“(?)”的特性及与汉语的对应关系,H55
  10. 汉日被动句对应关系研究,H146
  11. 动态三维几何模型的隐式外形注册技术研究,TP391.41
  12. 基于多尺度区域的立体图像颜色校正算法,TP391.41
  13. 从日汉对译看日中数量词的变化倾向,H36
  14. 对于日语构词要素“大~”和“小~”的研究,H36
  15. 韩国语‘??’的特性及与汉语的对应关系,H146
  16. 基于基因芯片数据的基因调控网络的重构及其疾病学应用,TP18
  17. 中美首脑互动研究,D822.3
  18. 韩中被动句的表现形式,意义功能及对应关系研究,H55
  19. 《史记》单音节反义词研究,H131
  20. 韩·中温度感觉形容词的对应研究,H1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 古代词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