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免疫抑制剂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Meta分析

作 者: 张晖敏
导 师: 缪应雷;段丽平
学 校: 昆明医学院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免疫抑制剂 meta分析 荟萃分析
分类号: R5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几种常用免疫抑制剂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疗效及副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进一步了解这些免疫抑制剂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IBD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合理、安全选用治疗IBD的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的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Ovid Medline、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FMJ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有关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AZA)、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MP)、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环孢素A(ciclosporinA)、他克莫司(tacrolimus)、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letil, MMF)、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对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网页提供的统计RevMan 4.2.2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5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17篇文献为与硫唑嘌呤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硫唑嘌呤与安慰剂或激素对照治疗IBD患者的试验,硫唑嘌呤与水杨酸制剂对照治疗的试验,维持缓解的IBD患者停撤硫唑嘌呤与继续使用硫唑嘌呤的对照试验,硫唑嘌呤用于治疗UC与CD的对照试验;3篇6-巯嘌呤与安慰剂或美沙拉嗪治疗IBD的对照试验;2篇吗替麦考酚酯与硫唑嘌呤治疗IBD患者疗效的对照试验;6篇环孢素A与安慰剂治疗IBD患者的对照试验;7篇甲氨蝶呤与安慰剂或激素的对照试验;3篇他克莫司与安慰剂的对照试验;10篇英夫利昔单抗与安慰剂或激素的对照试验,以上试验均评估缓解率或复发率,副作用等,所有纳入文献均采用修改后的Jadad质量评分法进行文献质量评分,并根据纳入研究的文献是否存在异质性,分别采取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硫唑嘌呤治疗IBD的meta分析:与安慰剂或激素相比,AZA对UC患者的维持缓解率(1年)高于安慰剂(OR=2.54,95%:1.05~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患者维持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AZA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OR=0.51,95%:0.3~0.89);AZA对CD患者的维持缓解率(7-15个月)高于安慰剂(OR=4.55,95%:1.90~10.89),复发率低于安慰剂组(OR=0.27,95%:0.10~0.70);治疗过程中,AZA发生副作用的人数高于安慰(OR=5.45,95%:1.81~16.38),由于副作用撤出试验的人数与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2,95%:0.47~1.82);在维持缓解6个月以上的UC患者中,撤停AZA复发率高于未撤停组(OR=0.29,95%:0.09~0.89);在维持缓解2年以上的CD患者中,撤停AZA复发率亦高于对照组(OR=0.24,95%:0.08~0.73);比较AZA治疗UC与CD患者中,未发现疗效有显著差异(OR=1.36,95%:0.93~2.01);AZA与水杨酸制剂治疗IBD患者的比较:使用AZA或6MP(维持治疗6-9个月)达到缓解的人数多于水杨酸制剂组(OR=6.07,95%:3.03~12.17),治疗失败的人数明显低于水杨酸组(OR=0.16,95%:0.08~0.32),由于发生副作用撤出试验的人数两组无显著差别(OR=2.08,95%:0.98~4.39),但发生副作用的人数AZA组较高(OR=3.56,95%:1.56~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6-巯嘌呤治疗IBD的meta分析:与安慰剂或美沙拉嗪相比,6-MP对IBD患者的维持缓解率(1-1.5年)显著高于安慰或美沙拉嗪组(OR=9.65,95%:4.26~21.87),发生副作用的人数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92,95%:0.71~5.23);③环孢素治疗IBD的meta分析:与安慰剂相比,使用环孢素治疗IBD患者1周及12周后诱导缓解情况未见显著差异,1周(OR=8.28,95%:0.18~372.04),12周(OR=1.44,95%:0.36~5.77),治疗4-6个月后,环孢素组维持缓解率高于安慰剂组(OR=1.95,95%:1.15~3.32),治疗1年后维持缓解率二组无显著性差异(OR=1.21,95%:0.62~2.36);同时比较了12-16周以及12-20个月使用环孢素治疗失败率,与安慰剂相比均无显著差异,12-16周(OR=0.89,95%:0.60~1.33),12-20个月(OR=1.28,95%:0.87~1.88),但与安慰剂相比,环孢素发生副作用的人数高于安慰剂组,(OR=29.39,95%:7.53~114.66),由于副作用撤出试验的人数也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51,95%:2.25~9.03);④甲氨喋呤治疗IBD患者的meta分析:在IBD患者的治疗中,口服12.5-15mg/w的甲氨喋呤(9个月)维持缓解率并未高于安慰剂(OR=0.83,95%:0.4~1.72);单独比较甲氨蝶呤治疗CD患者,口服12.5-15mg/w的甲氨蝶呤(9-10个月)缓解率高于安慰剂组,(OR=3.98,95%:1.71~9.24),在CD患者中口服较高剂量的甲氨蝶呤22.5-25mg/w4-12个月,维持缓解率亦高于安慰剂组(OR=2.47,95%:1.15~5.34);在UC患者中,使用甲氨喋呤12.5-15mg/w治疗8-9个月后疗效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异(OR=1.43,95%:0.61~3.34),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除恶心呕吐外(OR=2.80,95%:1.63~4.83),余副作用未见高于安慰剂组(OR=1.13,95%:0.89~1.43),但由于副作用撤出试验的人数甲氨蝶呤组高于安慰剂组(OR=5.8,95%:1.68~20.11);与AZA或6-MP相比,甲氨喋呤治疗IBD患者的维持缓解率(维持治疗6-9个月)无明显差异(OR=0.73,95%:0.36~1.49),由于副作用撤出试验的人数也无差异(OR=1.09,95%:0.34~3.49),但甲氨蝶呤发生副作用的人数多于AZA或6MP(OR=3.99,95%:1.64~9.74);在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疗效的差异时发现:甲氨喋呤肌注的疗效高于安慰剂(OR=2.81,95%:1.51~5.25),口服则两组疗效差异不明显(OR=1.80,95%:0.79~4.12)⑤他克莫司治疗IBD患者的meta分析:他克莫司治疗CD患者(10-12周)缓解率明显高于安慰剂(OR=4.92,95%:1.59~15.19),他克莫司治疗UC患者(2周)缓解人数高于安慰剂(OR=6.00,95%:1.84~19.59),由于副作用撤出试验人数未高于安慰剂组(OR=1.39,95%:0.4~4.78),治疗期间发生副作用的人数多于安慰剂组(OR=4.26,95%:1.24~14.26);⑥吗替麦考酚酯与硫唑嘌呤比较治疗IBD患者的meta分析:与AZA相比,MMF维持治疗治疗IBD患者(半年)二者缓解率未见显著差异(OR=0.43,95%:0.15~1.26);⑦英夫利昔单抗治疗IBD患者的meta分析:与安慰剂相比,使用5mg/kg英夫利昔单抗治疗UC患者2-3周后疗效并不显著(OR=4.17,95%:0.60~29.16),但在疗程6-13周及14周以上英夫利昔单抗组缓解的患者人数高于安慰剂组,6-13周(OR=4.23,95%:3.19~5.62),14周以上(OR=2.85,95%:2.11~3.84),治疗失败的人数亦低于安慰剂组(OR=0.19,95%:0.06~0.61);使用10mg/kg英夫利昔单抗治疗UC患者8周、30-54周缓解率均高于安慰剂组(OR=3.73,95%:2.26~6.15),(OR=3.45,95%:2.20~5.42),发生副作用的人数略高于安慰剂组(OR=1.49,95%:1.02~2.17);与安慰剂相比,使用5mg/kg的英夫利昔单抗治疗CD患者(1年)维持缓解率高于安慰剂组(OR=2.56,95%:1.59~4.11),使用10mg/kg的英夫利昔单抗治疗30周缓解率亦高于安慰剂组(OR=3.05,95%:1.69~5.51),发生副作用的人数与安慰剂差异不(OR=0.90,95%:0.51~1.57);比较不同剂量英夫利昔单抗治疗IBD患者的疗效:与5mg/kg相比,使用10mg/kg英夫利昔单抗维持治疗30周后,缓解率略高于5mg/kg组(OR=0.75,95%:0.55~1.02),但维持治疗54周后,二者缓解率无明显差异(OR=0.84,95%:0.57~1.24)结论:在本次纳入研究的免疫抑制剂和英夫利昔单抗中,英夫利昔单抗对于IBD患者疗效最为显著和明确;硫唑嘌呤在CD患者维持治疗半年以上疗效较为明显,在维持缓解的IBD患者中继续使用硫唑嘌呤维持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硫唑嘌呤在治疗UC与CD患者中疗效差异不大;甲氨喋呤在CD患者治疗中使用半年以上疗效较为明显,且与硫哗嘌呤或6-巯嘌呤相比,疗效差异不明显;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均需使用较长时间疗效才能显示(4个月-1年左右),但更长时间的治疗效果尚待证实;本次研究中,环孢素在IBD患者中的疗效仍不十分明确,尚待进一步证实;另外,6-巯嘌呤、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对于治疗IBD患者可能有效,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予以支持;环磷酰胺、沙利度胺未找到RCT文献,未予评价。本次纳入研究的几种免疫抑制剂其发生副作用的人数均多于安慰剂(吗替麦考酚酯未予比较),因此在临床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IBD患者中仍需考虑其副作用并密切观察毒副作用的发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9
Abstract  9-14
引言  14-15
材料与方法  15-17
结果  17-36
讨论  36-49
结论  49-50
附表一  50-51
参考文献  51-63
综述  63-74
  参考文献  68-74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74-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2. 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R541.4
  3.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评估的异质性及Meta分析,R544.1
  4.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R737.25
  5. 枞酸钠抗日本血吸虫的初步研究及免疫抑制剂对青蒿琥酯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影响,R965
  6. 霉酚酸提取工艺的设计与改进,TQ921
  7. MRI对小肠Crohn’s病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R574
  8. 固有免疫分子与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影响,R392
  9. 英夫利西单抗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R965
  10. META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R657.4
  11. 精细心率调控是围术期实施心肌保护的前提与基础,R619
  12. 导管溶栓治疗早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R654.4
  13. 皮肌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位点研究,R593.26
  14. 克罗恩病209例临床分析,R574
  15. 中国东部地区15年内炎症性肠病患者流行病学变化,R574
  16. 环孢素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研究,R773.9
  17. XRCC1、ADPRT基因多态性和TS基因表达与恶性肿瘤化疗敏感性关系的实验和循证医学研究,R734.2
  18. MTHFR基因多态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733.7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系统评价,R692.3
  20. 比较来氟米特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Meta分析,R593.242
  21. 核酸切除修复通路基因多态性与癌症易感性研究,R73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 肠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