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作 者: 高红丽
导 师: 凃建军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城市综合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成渝城市群
分类号: F29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小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不断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不仅有助于城市的发展,也有助于城市周边区域的整体进步。成渝城市群是我国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核心和交通枢纽,是行政、科研、信息、技术和工业的集中分布区。研究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促进成渝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控制首位城市过度膨胀,形成多级中心结构,发展更为有序合理的城市体系的需要,更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本文通过设计合理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内容包括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变化规律和与其它城市群的对比。研究目的是寻求提高综合承载力的有效措施,促进成渝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分为三大部分七个章节。其中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重点。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采用的研究方法(层析分析法)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四个章节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二章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系统性和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建立了包括土地、水资源、科教、环境和交通五大要素在内的由25个相关指标组成的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第三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权重,给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第四章和第五章为本文重中之重。第四章是对成渝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高低与城市规模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是正相关,城市综合承载力不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从城市群整体来看,支撑力与压力比值均小于1,说明压力对城市综合承载力贡献大。所以,未来提升承载力的策略重点在于加强支撑力;成渝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在六大城市群中居于中等水平,其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尚有较大空间。提高成渝城市群综合承载力需要增加环境治理投资,扩大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教投入,节约使用水资源。第五章是对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变化分析,发现:2003-2008年成渝城市群整体综合承载力年际变化有以下特点:①先增长后降低再增长即快速增长阶段(2003-2005年)、中速下降阶段(2005-2006年)、缓慢增长阶段(2006-2008年)3个阶段。②要素承载力大小和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土地和科教承载力得分最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得分居中,交通承载力得分最高。变化趋势上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变化平稳,虽有升有降,但升降的幅度都极其微小,曲线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而环境承载力和交通承载力变化相对明显,曲线上下波动大。③按综合承载力大小,成渝城市群可分为高承载力区、中承载力区和低承载力区。低承载力区域面积直线下降,高承载力面积逐步增大,城市群整体综合承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这都得益于各城市积极提高科技水平,紧抓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和努力保护环境。第六章结合前面分析,提出了提高成渝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措施。具体有优化综合承载力结构、控制城市规模等经济措施和加大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增加生态环境治理投资等环境措施以及增加科教投资、提高人口素质等科教措施。最后还提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城市,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成渝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等可持续发展措施。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即第七章,总结了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第1章 绪论  8-16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8-9
  1.2 文献综述  9-12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2-13
  1.4 理论基础  13-16
第2章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16-20
  2.1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  16-17
  2.2 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7
  2.3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17-20
第3章 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测算方法  20-26
  3.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20
  3.2 指标的标准化  20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0-24
  3.4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24-26
第4章 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比较分析  26-34
  4.1 成渝城市群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承载力比较  26-28
  4.2 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制约因素  28
  4.3 支撑力与压力比较  28-29
  4.4 与我国其它城市群比较分析  29-34
第5章 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变化分析  34-40
  5.1 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年际变化分析  34-36
  5.2 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  36-40
第6章 提高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措施  40-44
  6.1 经济、环境和科技方面的措施  40-42
  6.2 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  42-44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44-46
  7.1 主要结论  44-45
  7.2 讨论  45-46
参考文献  46-50
致谢  50-52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52-54
附录  54-59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3. 大连海域消防力量部署方案研究,U698.4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7.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8.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9.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0. 初级阶段探矿权评估的价值要素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F426.1
  11.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12.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13.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14. 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S788
  15.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G258.6
  16.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17. HS公司安全管理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F426.21
  18.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C964.2
  19. 大学社会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G647
  20. 我国基础教育品牌培育研究,G639.2
  21. 查庄煤矿底板突水风险评价研究,TD74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