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道德自律的实现研究

作 者: 王遂
导 师: 马永庆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道德自律 道德他律 道德主体性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道德研究中,道德自律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概念和追求的目标,道德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基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利益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道德反映的是最大限度上的人类社会共同意志。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道德选择基本依附于政治权力和命令,从宏观上,这种权威使得人们不得不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动,但是在思想上尚未达到自律的程度,缺乏自主性、自觉性,这种稳定的道德秩序是非常脆弱和有限的,它限制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虽然加剧了道德冲突,但也使人们的主体性、自觉性得到发挥,道德自律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人们在竞争中能够做到公平自觉地遵守规范,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法律等他律手段的滞后性弱点,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文系统考察了国内外道德自律思想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道德自律的形成过程,在对道德自律概念、特征及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道德自律实现的基础,进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自律实现的途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道德自律的概念、特征及意义,立足于伦理思想家们对道德自律的精辟论述,总结出道德自律的概念,结合现实社会,从他律角度审视道德自律,通过分析道德自律形成过程对道德自律进行界定,阐述了道德自律的基本特征及意义。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把道德自律看做道德的特性所在,称其为道德的自律性,强调是一种理性的自我主宰,不受客观外界事物影响的纯洁严肃的精神;又可以把道德自律理解为道德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道德自身价值的体现。第二部分从社会、历史和人性三个角度分析道德自律实现的基础,通过对道德自律实现的社会基础的分析,揭示出经济运行与社会文明程度对于道德自律实现起到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道德自律实现的历史基础的整理分析,总结国内外道德自律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方面,通过对道德自律实现的人性基础的分析,阐述典型的人性理论观点,落脚点是人性和道德自律的相互作用,人性是道德自律实现的出发点和动力。我们必须运用历史辩证法以理性的态度来审视国内外道德自律思想及人性理论,对其进行客观的评析。文章主要整理的是两种理论的精华部分,对值得今天市场经济借鉴的部分进行概括。第三部分从三个角度展开对道德自律实现途径的分析。道德自律的自我主动性培养是从内部机制的角度阐述,道德自律的外部机制的构建是从外部机制的角度阐述,内外部机制都要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道德自律运行机制的前提就是把道德自律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则,这样的秩序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道德,它是由人们自己的活动创造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导言  10-14
  (一) 选题意义  10-1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4
一、道德自律的内涵及意义  14-21
  (一) 道德自律的概念界定  14-17
  (二) 道德自律的基本特征  17-19
    1. 自觉自为性  17-18
    2. 内化外化性  18
    3. 自我评价性  18
    4. 自我完善性  18-19
  (三) 道德自律的意义  19-21
    1. 道德自律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和精神基础  19-20
    2. 道德自律是实现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  20
    3. 道德自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衡量尺度和精神动力  20-21
二、道德自律实现的基础  21-36
  (一) 道德自律的社会基础  21-26
    1. 道德自律与经济运行  21-23
    2. 道德自律与社会文明程度  23-26
  (二) 道德自律的历史基础  26-31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自律思想  26-27
    2. 西方伦理史中的道德自律思想  27-30
    3. 对中西方道德自律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30-31
  (三) 道德自律的人性基础  31-36
    1. 人性理论概述  31-33
    2. 人性是道德自律实现的出发点和动力  33-35
    3. 道德自律是人性显现和完善的表现  35-36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自律实现的途径  36-49
  (一) 道德自律的自我主动性培养  36-38
    1. 道德认知是基础  36-37
    2. 道德情感是关键  37
    3. 道德品质是重心  37-38
    4. 道德能力是保证  38
  (二) 道德自律的实践性培养  38-41
    1. 融于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活动  38-39
    2.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道德实践活动  39-40
    3. 客观公正的道德评价活动  40-41
  (三) 道德自律外部机制的构建  41-49
    1. 制度保障机制  42-43
    2. 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43-46
    3. 教育保障机制  46-47
    4. 舆论引导机制  47-49
结语  49-50
注释  50-52
参考文献  52-5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6-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新闻摄影假照片初探,J409
  2. 论大学生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G641
  3. 先秦儒家的道德自律思想研究,B222
  4. 论儒家“慎独”思想与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的契合,G41
  5. 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648
  6. 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研究,G641
  7.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精神缺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G641
  8. 终身道德学习:道德人的培养路径初探,G410
  9. 越名教而任自然,B235.3
  10. 道德主体性视域里的王阳明“良知”学说,B248.2
  11. 再议“仁义内外”的问题,B222.5
  1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探研,G641
  13. 现代性视野下大学学术不端问题研究,G644
  1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641
  15. “公共人”视角下的我国行政伦理建设,B82-051
  16. 论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B82
  17.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探析,G641
  18. 隐私权与知晓权的冲突及平衡,D913
  19. 中学生道德自律教育研究,G631
  20. 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建构,G633.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