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枳实消痞汤对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及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变化的研究

作 者: 王艺静
导 师: 张桓虎;刘梅
学 校: 山西医科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肝衰竭,急性 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 枳实消痞汤 胃肠激素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急性肝衰竭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甚至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效果不理想。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脾与胃,肝与脾之间的关系,在调整胃肠功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中药不良反应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观察中药制剂枳实消痞汤(李东垣)高、中、低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变化的影响,从而来探讨枳实消痞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胃肠道功能障碍治疗作用,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大鼠和急性肝衰竭组大鼠血清胃动素(MTL)、瘦素(Leptin)以及饥饿激素(Ghrelin)浓度,以此研究急性肝衰竭时胃肠激素浓度的变化,探讨急性肝衰竭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造成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分别记录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肝衰竭组,莫沙比利阳性对照组大鼠以及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组的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并对各组大鼠十二指肠MMC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正常组和急性肝衰竭组血清中的胃动素、瘦素以及饥饿激素浓度,分别比较两组浓度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较,急性肝衰竭大鼠组的十二指肠MMCⅡ相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较,急性肝衰竭大鼠组十二指肠MMCⅢ相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01)。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十二指肠MMCⅡ相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58,p=0.879);与低剂量组相比较,中剂量组十二指肠MMCⅡ相显著缩短(p=0.001);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十二指肠MMCⅢ相持续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67和0.441),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相比较十二指肠MMCⅢ相持续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41);与低剂量组相比较,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十二指肠MMCⅢ相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4);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组对周期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p=0.372,0.347,0.716)。急性肝衰竭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饥饿激素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31和-7.210 p<0.05);急性肝衰竭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胃动素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4和-2.530 p<0.05);急性肝衰竭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瘦素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3.550和-6.031 p<0.05)。结论急性肝衰竭大鼠十二指肠MMCⅡ相显著延长,呈移行性簇状收缩,MMCⅢ相显著缩短,以上可能是导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出现的腹胀、恶心、呕吐,厌食等的主要原因。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均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十二指肠MMCⅡ相缩短和MMCⅢ相延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相比较莫沙比利组疗效相近。这为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出现的胃肠动力障碍提供了又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今后临床工作中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胃动素,瘦素,饥饿激素的浓度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浓度,这些胃肠激素升高可能是肝性胃肠功能障碍出现的恶心、呕吐、厌油、腹胀等症状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胃肠功能障碍机制提供了证据。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前言  9-12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2-15
  1.1 材料  12
  1.2 实验方法  12-15
第二章 结果  15-17
  2.1 大鼠急性肝衰竭造模结果  15
  2.2 各组大鼠十二指肠 MMC 比较结果  15-16
  2.3 正常组与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16-17
第三章 讨论  17-20
第四章 结论  20-21
参考文献  21-24
附图  24-26
附表  26-27
综述  27-40
  参考文献  36-40
作者简历  40-41
致谢  41

相似论文

  1. 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反应及Cyclin D1、HGF受体c-met表达和意义,R575.3
  2. 中药提取物水苏糖对冰水灌胃应激后肠功能紊乱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5
  3. 袖状胃切除术对GK大鼠糖代谢及胃肠激素的影响,R656.6
  4. 温肾健脾固肠止泻法治疗糖尿病肠病脾肾阳虚型泄泻的临床研究,R259
  5. 三种蛙皮肤组织结构、生物活性物质的定位及其提取物的抑菌比较研究,Q954
  6. 芳香运脾法及其代表方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作用机理的研究,R285.5
  7. 芳香化湿法及代表方药对D-IBS模型鼠肠动力、水液代谢及相关胃肠激素调控机理研究,R285.5
  8. 藿香、陈皮协同调节胃肠动力及其药用最佳比研究,R285
  9. 温脾实肠法组方治疗脾阳不足型泄泻机理的初步研究,R285.5
  10. 从苦寒药伤胃看常用苦寒药一般毒性及对胃肠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1. 胃大部切除不同吻合术式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研究,R656.6
  12. 神经降压素(NT)和胃动素(MTL)与婴幼儿原发性肠套叠的关系的探讨,R726.5
  13. 通腑汤改善胃瘫综合征胃肠动力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R259
  14. 解毒化浊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激素和胃肠动力影响的研究,R285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与LEP及PYY相关性的研究,R259
  16. 化浊解毒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59
  17. 体表胃肠起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研究,R57
  18. 空肠间置在近侧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R735.2
  19. 栀子甘草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285.5
  20. 加味枳实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