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马克思的权利观

作 者: 张春华
导 师: 石路
学 校: 新疆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 权利观 政治哲学
分类号: D0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权利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在现代社会,“权利”已经成为包含着对人之为人的平等尊重以及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普遍肯定。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权利现象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批判的继承了前人权利思想中的合理性因素,科学考察了权利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使权利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国外对马克思权利思想的研究的重点是权利思想的理论逻辑和价值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以法学、法哲学的视角居多,在政治哲学领域相对较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权利意识有了普遍的提升,需要探寻当前我国的权利思想与马克思权利观之间的理论逻辑,进而挖掘马克思权利理论的当代价值,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从政治哲学角度研究马克思的权利观,必须回答权利的起源、权利的价值以及权利的实现方式等问题。本文沿着马克思权利观的历史生成的线索,探寻马克思的权利观与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权利思想之间的理论渊源,分析马克思权利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以及这一思想历经的两个发展阶段。本文详细阐释了马克思的权利观的政治哲学基础、马克思权利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分析马克思权利观中关于权利与权力、权利与民主、权利与平等的关系,形成权力是权利的保障,民主是实现权利的目的和手段,平等是实现权利和义务统一的核心的基本结论,进而概括出马克思权利观历史性、社会性和批判性的特点。研究马克思的权利观,需要立足中国现实,探寻马克思权利观对中国的当代启示。以权利维护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权利制约权力,构建社会主义权力保障体系;以权利塑造公民,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引言  7-15
  1.1 研究意义  7-8
    1.1.1 理论意义  7
    1.1.2 现实意义  7-8
  1.2 研究现状  8-1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8-9
    1.2.2 国内研究现状  9-12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3
    1.3.1 研究思路  12-13
    1.3.2 研究方法  13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3-15
    1.4.1 研究重点、难点  13-14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4-15
2 马克思权利观的历史生成  15-24
  2.1 马克思权利观的理论渊源  15-18
    2.1.1 古希腊时期的权利观  15-16
    2.1.2 中世纪时期的权利观  16-17
    2.1.3 资产阶级的权利观  17-18
  2.2 马克思权利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18-20
    2.2.1 马克思权利观形成的经济条件  18-19
    2.2.2 马克思权利观形成的政治条件  19-20
    2.2.3 马克思权利观形成的思想文化条件  20
  2.3 马克思权利观形成的两个阶段  20-24
    2.3.1 理性批判主义权利观阶段  21-22
    2.3.2 历史唯物主义权利观阶段  22-24
3 马克思权利观的主要内容  24-40
  3.1 马克思权利观的界定  24-28
    3.1.1 权利的起源  24-25
    3.1.2 权利的价值指向  25-26
    3.1.3 权利的实现方式  26-28
  3.2 马克思权利观的政治哲学基础  28-36
    3.2.1 权力是权利的保障  28-31
    3.2.2 民主是实现权利的目的和手段  31-34
    3.2.3 平等是权利和义务统一的核心  34-36
  3.3 马克思权利观的基本特点  36-40
    3.3.1 历史性  36-37
    3.3.2 社会性  37-38
    3.3.3 批判性  38-40
4 马克思权利观的当代启示  40-48
  4.1 以权利维护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40-43
    4.1.1 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40-41
    4.1.2 加强民意表达的法治保障机制  41-42
    4.1.3 实现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  42-43
  4.2 以权利制约权力:构建社会主义权利保障体系  43-45
    4.2.1 依法保障公民监督权的实现  43-44
    4.2.2 完善公共决策的听证制度  44
    4.2.3 培育公民社会,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44-45
  4.3 以权利塑造公民:培养公民权利意识  45-48
    4.3.1 培养参与型公民文化  45-46
    4.3.2 完善民意表达的运行机制  46-47
    4.3.3 依法管理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47-48
结语  48-49
参考文献  49-54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4-55
后记  55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2.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5.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6. 人的需要的生存论解读,B038
  7. 论人的本质的实现,B038
  8. 维柯与马克思历史哲学比较研究,A811
  9.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B038
  10. 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比较及意义,B515
  11. 德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与马克思哲学变革,B516
  12. 罗尔斯正义概念探析,D09
  13.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研究,F091.91
  14. 梅茹耶夫文化哲学思想研究,G02
  15.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平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A811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在山东省的实践,F124.7
  17. 初期的性别经济思想,I712.074
  18. 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F301
  19. 马克思·斯皮格之花腔女高音练习曲的研究,J624.1
  20. 社会特质·历史生成·实践批判,A811.6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F091.9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其他政治理论问题 > 民主、人权、民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