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孤立性肺部肿块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及其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作 者: 胡丽丽
导 师: 高剑波;郭华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关键词: 孤立性肺肿块 微血管密度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类号: R73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和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是目前公认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微血管密度不能动态观察活体组织血管生成及其功能状况。本研究利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前瞻性评价MSCT灌注成像在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肿块的各种灌注参数、时间-密度曲线与其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关系,探讨MSCT灌注成像的病理学基础,以及其在活体评价肺部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1)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间,对83例经胸部X线片或胸部CT平扫发现肺部直径≤5.0cm的孤立性实质性结节或肿块患者进行了灌注扫描,其中2例因病灶位于近膈面,3例由于病灶太小,受呼吸运动伪影影像较大而导致灌注失败,灌注共78例(93.98%),其中1例为异常增粗的血管,1例为叶间积液,故灌注成功76例,其中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6例穿刺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2)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扫描仪首先进行全肺的常规平扫,通过平扫图像选定肿块病灶的最大截面作为扫描中心层面,以最大截面为中心上下各4层为扫描范围。扫描参数:120KV,180~220mA,层厚为5mm×8i,即扫描范围4cm。应用随机cine扫描软件对选定病灶进行连续动态扫描,扫描延迟时间5s,采用轴扫方式,全程扫描时间为50s,其中总曝光时间25s,得到200幅图像。在随后的200s时间内每间隔20s扫描1次,扫描范围仍是4cm,扫描条件不变,得到80幅图像,以标准算法重建图像。对比剂均选用碘佛醇(320mgI·ml-1),剂量50ml,流率4ml/s,由前臂浅静脉注入。(3)所有CT灌注扫描数据均在AW 4.3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采用CT Perfusion3体部肿瘤软件包进行分析。计算自动生成血流量(BF)图、血容量(BV)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和表面渗透性(PS)图,记录灌注参数值。(4)分析病变的拟合时间-密度曲线(f-TDC)形态,记录病变强化净增值、强化峰值。(5)对50例手术病例的组织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进行计数,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数据资料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76例中结核球8例即为结核组;炎性肿块9例:炎性假瘤4例、节段性炎性实变2例、肺脓肿2例、肺囊肿合并感染1例;恶性肿块59例:鳞癌23例、腺癌27例、腺鳞癌1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类癌2例、小细胞肺癌2例。50例手术病例中结核、炎性及恶性肿块分别为5例、3例、42例。(2)不同性质病变CT平扫征象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核组多表现为边缘光滑、无/浅分叶,部分有粗长毛刺;炎性组多为边缘模糊或呈边缘较清晰的楔形改变;恶性组形态多不规则、有分叶、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3)炎性组和恶性组的BF、BV、PS值均高于结核组(P<0.01),恶性组PS值高于炎性组(P<0.05),BF、BV值在炎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核组的MTT值低于恶性组(P<0.05),但结核组与炎性组之间及炎性组与恶性组之间的MT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肺内结核组、炎性组、恶性组的肿块在强化程度上也有区别,结核组与恶性肿块、结核组与炎性组在强化峰值及200s时CT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肿块与恶性肿块200s时CT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良性肿块多无强化或薄壁周边环行强化,恶性肿块一般呈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或周围强化。(5)50例手术病例三组间f-TDC曲线类型分布存在差异:结核组f-TDC主要表现为走势平坦,波动不大,曲线峰值较低;炎性组f-TDC主要表现为速升速降,曲线峰值较高;恶性组f-TDC主要表现为上升后转为缓慢下降或无下降支。(6)50例病例结核组、炎性组、恶性组组间MVD、VEGF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炎性组和恶性组的MVD、VEGF表达大于结核组,恶性组新生血管形态多不规则。(7)除MTT外,其余灌注参数和强化指标与MVD、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1.肺内孤立性良性、恶性肿块在平扫征象及强化程度上有所不同。2. MSCT灌注指标BV、BF、PS值有助于肺内良性与恶性肿块的鉴别,BV、PS值有助于恶性与炎性肿块的鉴别。3. f-TDC的走势并结合其峰值高度有助于肺内结核灶与肺内炎性和恶性肿块鉴别,但对炎性和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有限。4.孤立性肺部肿块的各种灌注参数中以BV、BF、PS值与MVD、VEGF有良好的相关性,而MTT无相关性。5. MSCT灌注成像为活体评价肺部肿块血管生成状态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它在反映肿块血管生成情况的同时也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定量的灌注血流信息。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4
正文部分 孤立性肺部肿块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及其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14-60
  前言  14-16
  材料与方法  16-21
  结果  21-30
  讨论  30-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4
  附图及说明  44-60
综述部分 MSCT灌注成像与肺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灌注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60-81
  参考文献  77-81
缩略词表  81-82
个人简历  82
发表论文  82
参编著作  82-83
致谢  83

相似论文

  1. SPECT肺灌注显像指导食管癌放疗计划对肺功能保护价值的研究,R735.1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3. 能谱CT对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分析的实验研究,R691.4
  4. 颅脑肿瘤血管异质性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动态磁敏感灌注成像的联合应用研究,R739.4
  5.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肝癌疗效的双源CT灌注成像评估,R735.7
  6. 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研究,R521
  7. 16排螺旋CT MPR技术在阑尾炎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R656.8
  8.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P-2与CD105的表达和意义,R734.2
  9. 3.0T高场磁共振对中央型肺癌的初步研究,R734.2
  10. 风湿性心脏病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控制研究,R816.2
  11. 青蒿琥酯对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R737.33
  12. 基于均一图像质量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个体化管电流调制的研究,R816.2
  13. MSCT三维重组对肺内局限性磨玻璃影的诊断价值,R734.2
  14. 21例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疗效评估,R743.3
  15. 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R737.25
  16. 基于同步辐射CT成像的乳腺癌微血管的定量研究,R318
  17. 不同剂量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影响的实验研究,R816.5
  18. 膈肌和膈疝的CT MPR研究,R816.4
  19. 256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评价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R816.2
  20. 曲安奈德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R774.1
  21. 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MR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R735.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呼吸系肿瘤 > 肺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