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MR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 者: 汤静
导 师: 王维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关键词: 荷人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系数(ADC)值 指数弥散系数(eADC)值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微血管密度(MVD)
分类号: R73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m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新生血管的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各阶段的先决条件,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生成及血管增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肿瘤血管生成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影响MR表现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本课题在建立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基础上,行不同生长时间点的肿瘤磁共振弥散成像(DWI),比较不同生长期的肿瘤DWI检查结果的差异及其病理学基础,以初步探讨DWI检查对监测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生长特点的价值;比较不同生长期肿瘤实性部分ADC值和eADC值的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分析不同生长期肿瘤实性部分的弥散系数(ADC值)、指数弥散系数(eADC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并对部分实验动物进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后行磁共振扫描,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荷人肝癌皮下移植瘤肿瘤实性部分ADC、eADC值差异的病理学基础,从而对于DWI监测肿瘤的发展、预后及疗效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采用2mm3瘤组织块法对BACB/C-nu/nu 30只裸鼠建立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依观察时间点不同随机分为A、B、C三个实验组,每组各10只,A、B、C三组分别在种瘤后15天、30天及45天行常规MR和DWI检查。常规MR序列包括轴位T2WIFSE序列、冠状位T2WIFSE序列、冠状位T1WIFSE序列。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行轴位DWI扫描,b值分别取400s/mm2,800s/mm2两组,得到两组b值下不同生长期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DWI图及相应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性部分ADC值并计算其eADC值.实验鼠完成全部影像学检查后处死取瘤,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CD34染色,并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主要分析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与MVD值的相关性。将12只BACB/C-nu/nu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治疗组、对照组于种瘤后30天开始分别每天腹腔注射10mg/k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理盐水,连续治疗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于治疗结束后两天行常规MR和DWI检查,得到两组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DWI图及相应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性部分ADC值并计算其eADC值,实验鼠完成全部影像学检查后处死取瘤,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CD34染色,并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测量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主要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与MVD值的相关性结果:Ⅰ、采用2mm3瘤组织块法建立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成功率100%。Ⅱ、MR显示各组肿瘤边界清晰,在TIWI上呈等、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高信号。A组(15天组)肿瘤信号均匀;B组(30天组)、C组(45天组)肿瘤信号欠均匀,中央见多发灶性长T2信号灶A、B、C三组的平均体积分别约为0.00cm3、0.44cm3、0.79cm3,肿瘤生长率(TGR)为300%,倍增时间(TD)为3.8天。Ⅲ、所有肿瘤在DWI图像上均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结节,其内信号均匀,边界清楚。Ⅳ、从DWI图像上来看两组都可以清晰显示病灶,较b=400组而言,b=800组时各实验组的肿瘤-肝实质的信号强度比增高,但信噪比及肿瘤实性部分-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降低。V、A组肿瘤在ADC图上信号较均匀,以蓝色为主,B、C组信号欠均匀,以绿色为主,其内见灶性红黄色,以C组较多见,其后病理证实为肿瘤内囊变坏死区。Ⅵ、无论b=400组还是b=800组,随生长时间推移,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实性部分ADC值降低,eADC值增高。Ⅷ、b=400组,A、B、C三组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实性部分ADC值与MVD值之间呈正相关,eADC值与MVD值之间呈负相关;b=800组,三组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与MVD值之间均无相关性。Ⅰ、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及生理盐水治疗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良好,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Ⅱ、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体积分别为0.65±0.32cm3,0.82±0.25cm3,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抑瘤率为32%。Ⅲ、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边界清晰,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肿瘤中央部分信号欠均匀,见灶性更长T2信号灶。Ⅳ、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肿瘤在DWI图像上均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结节,信号均匀。V、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肿瘤在ADC图上表现为以不均匀绿色区域为主的结节,信号不均匀,其内均可见红黄色信号。Ⅵ、治疗组肿瘤实性部分ADC值高于对照组,eADC值低于对照组,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Ⅶ、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9.96+1.94,25.73±1.8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Ⅷ、治疗组与对照组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肿瘤实性部分ADC值与MVD值呈正相关,eADC值与MVD值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临床型1.5T磁共振仪、国产1.5T4通道动物线圈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DWI图像,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ADC图能够真实反映肿瘤生长的大体病理特点,可较早检出肿瘤的坏死囊变,在动态监测肿瘤的发展及生长特征方面有重要价值;②定量指标ADC值及eADC值可在细胞水平上反映不同生长期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差异的病理基础;③DWI图像及其定量指标ADC值、eADC值能够监测恩度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疗效;④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对取低b值时DWI所测量ADC值有一定影响,反过来取低b值时DWI所测ADC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肿瘤血流灌注程度和微血管密度,从而对于在体推测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为间接判断肿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及监测抗血管生成疗效等提供可能。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符号说明  11-14
前言  14-17
第一章 荷人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不同生长期的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对照  17-38
  1.1 材料与方法  17-23
    1.1.1 实验材料  17
    1.1.2 实验方法  17-21
    1.1.3 统计学分析  21-23
  1.2 结果  23-32
    1.2.1 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种植成功率  23
    1.2.2 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MR表现及分析  23-25
    1.2.3 各组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病理表现  25-26
    1.2.4 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常规MRI和DWI检查与大体病理对照  26-32
  1.3 讨论  32-36
  1.4 小结  36-38
第二章 MR弥散成像在恩度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疗效评价及病理对照  38-49
  2.1 材料与方法  38-41
    2.1.1 实验材料  38
    2.1.2 实验方法  38-39
    2.1.3 统计学分析  39-41
  2.2 结果  41-45
    2.2.1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裸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41
    2.2.2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荷人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作用  41
    2.2.3 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MR和DWI图像的特点  41-42
    2.2.4 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理表现  42
    2.2.5 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实性部分ADC值、eADC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  42-45
  2.3 讨论  45-47
  2.4 小结  47-49
第三章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5
综述  55-67
  参考文献  63-67
致谢  67-6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情况  68

相似论文

  1. 磁共振DWI、1~H-MRS及MRA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739.45
  2. 腺病毒介导增殖抑制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大鼠胶质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R739.4
  3.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R445.2
  4. 阴道镜联合病理学微血管密度(MVD)评价宫颈疾病CIN,R737.33
  5. 乳腺血氧检测与乳腺疾病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R737.9
  6.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及在肿瘤诊断中应用,R445.2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与其预后的Meta分析,R743.3
  8.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与磁共振影像学研究,R742.89
  9. 脑膜瘤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的表达及意义,R651
  10. 脑膜瘤组织中CD105和β-catenin的表达及意义,R739.45
  11.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正常值测量及其用于筛查疾病的初步研究,R445.2
  12.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与核素骨扫描对骨转移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R445.2
  13. 辛味化瘀通络与非辛味化瘀通络对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作用的对比研究,R285.5
  14. EphB4受体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R735.9
  15.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24、VEGF、MV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737.14
  16.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残留灶诊断中应用的研究,R735.7
  17. TGF-β1和IGF-Ⅱ在不同肝脏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之间关系的研究,R735.7
  18. 应用ABCD~2模型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评估,R743.31
  19. 结直肠癌中CD133+细胞与血管生成及VEGF之间关系的研究,R735.3
  20. 鼻咽癌组织中RAGE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R739.6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肝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