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作 者: 肖刚
导 师: 石惠春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验经济 RMTEP旅游开发模式 江西婺源
分类号: F59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4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居民收入的提高,促使着旅游者消费个性化需求的上升,旅游消费者主动参与观念增强。面对旅游者消费需求多样化,旅游产品开发要满足旅游者由“观光旅游”到“体验旅游”的旅游方式转变,关注游客的体验心理需求变得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数量位居第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前往开展旅游活动,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稀缺旅游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导致旅游产品开发只是低层次观光型旅游产品,体验性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因此,用体验经济理论来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就变得尤其重要。本文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江西婺源为例,尝试通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引入体验经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探寻科学的开发思路与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丰富与深化旅游相关学科研究内容,同时,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未来进一步科学合理规划,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增强产品体验参与性,不断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提升景区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与深入实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文章以体验经济理论、旅游人类学、RMP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和理论与实证方法,阐述了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理念、影响因素以及机遇和挑战,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按主题体验层次进行系统分类,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影响因素模型,并设计了主题体验化旅游产品谱。同时,运用RMTEP模式来对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提炼了“婺源傩舞”、“婺源徽剧”、“婺源‘三雕’”和“婺源茶艺”四大主题,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运动觉的感受上塑造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体验化情景,具体规划设计出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题体验化旅游产品。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前言 10-19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0-13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选题意义 11-13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6 1.2.1 体验经济理论 13-14 1.2.2 旅游人类学 14 1.2.3 RMP(昂谱)理论 14-15 1.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16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6-17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7-19 1.4.1 研究重点 17 1.4.2 研究难点 17 1.4.3 研究创新之处 17-19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19-30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19-25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 19-21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21-24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24-25 2.2 体验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 25-29 2.2.1 体验经济与旅游的相关研究 25-26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26-29 2.3 文献综述的总结 29-30 3 体验经济视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耦合性分析 30-40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 30-32 3.1.1 旅游开发有形化利用多样化 30-31 3.1.2 旅游产品结构丰富 31-32 3.1.3 参与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多元化 32 3.1.4 旅游开发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32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问题剖析 32-35 3.2.1 偏重“物质化”展示,忽视文化内涵开发 32-33 3.2.2 旅游产品注重观赏性,忽略旅游者的参与性 33 3.2.3 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缺乏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 33 3.2.4 旅游资源权利主体界定模糊,导致旅游开发的滥用问题 33-34 3.2.5 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不够,旅游开发缺乏系统性 34 3.2.6 旅游资源调查不充分,保护性开发观念淡泊 34-35 3.3 体验经济视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耦合的动因分析 35-36 3.3.1 体验经济与非遗旅游都具有体验性和审美性 35 3.3.2 体验经济与非遗旅游都具有娱乐性和教育性 35-36 3.4 体验经济能为非遗旅游开发带来思路的转变 36-37 3.4.1 旅游产品突出参与性与互动性体验 36-37 3.4.2 强调旅游产品情景体验的塑造 37 3.4.3 营造旅游体验的营销氛围 37 3.5 体验经济视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耦合的意义 37-40 3.5.1 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与竞争力 37-38 3.5.2 满足旅客体验异地文化的消费需求 38 3.5.3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38-39 3.5.4 保证各方利益,促进非遗保护 39-40 4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构建 40-55 4.1 模式构建的原则 40-41 4.1.1 真是性与完整性原则 40 4.1.2 参与性原则 40 4.1.3 多样性原则 40-41 4.1.4 深度性原则 41 4.2 开发模式的构建 41-53 4.2.1 旅游资源(R ):体验主题立意的基础 42-44 4.2.2 旅游市场(M ):体验主题选择的指向 44-45 4.2.3 主题提炼的确立(T):主题开发的前提 45-47 4.2.4 旅游体验的塑造(E ):主题体验开发的灵魂 47-49 4.2.5 旅游产品(P ):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的核心 49-53 4.3 开发模式的保障措施 53-55 4.3.1 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53 4.3.2 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保护作用 53 4.3.3 建立社区参与旅游经营与决策机制 53-55 5 实证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55-68 5.1 婺源县区域概况 55-56 5.2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56 5.3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56-57 5.3.1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56 5.3.2 旅游资源丰富,突显文化与生态的特征 56-57 5.3.3 旅游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 57 5.3.4 婺源被纳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57 5.4 主题体验化模式(R M TE P )应用 57-68 5.4.1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R )分析 57-59 5.4.2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M )分析 59-62 5.4.3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主题(T )分析 62-64 5.4.4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塑造(E )途径 64 5.4.5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型旅游产品(P )设计 64-68 6 结论与不足 68-70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8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68-69 6.3 展望 69-70 参考文献 70-74 致谢 74-7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5
|
相似论文
- 基于用户体验的灯具设计策略研究,TS956
-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 体验式服装设计模式研究,TS941.2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 体验经济视角下芜湖地区体育旅游开发与营销研究,G812.7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G122
-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传承探究,C955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G852
- 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607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922.16
- 基于感性价值的家电设计趋势研究,TB472
- 道教场所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B958
- “胜浦三宝”文化内涵的探究与开发,G127
-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G122
-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形式及功能价值探析,G124
- 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及相关问题的探析,G122
- 从海城高跷秧歌变迁看民间艺人的能动作用,J722.211
-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J607
- 城市环境设施体验设计研究,TU986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旅游企业组织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