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rhBMP-2/rhVEGF-165/DPB与深低温冷冻骨成骨能力的比较研究

作 者: 何盛江
导 师: 倪卫东
学 校: 重庆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脱蛋白骨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桡骨 移植
分类号: R318.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骨骼组织因创伤、肿瘤、感染、畸形等造成的骨缺损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对缺损的修复主要采用骨移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有文献报道,在美国,因各种原因需要进行的骨移植术仅次于输血,占所有组织移植手术中的第二位。目前对骨缺损修复主要是采用自体骨移植以及同种异体骨或异种骨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由于自体骨来源极为有限,且不可避免会增加新的创伤,因而很多国家目前都采用经过深低温冷冻处理并保存的同种异体骨进行移植,但同样存在来源困难以及免疫排斥、感染或疾病传播等问题。而植入物在植入体内后如何才能更快的生长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以上原因使临床上目前对骨缺损,尤其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成为棘手的难题。已有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及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等在血管生成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而VEGF已被证实是其中诱导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在成骨作用方面,BMP的作用也早已得到确认。随着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的迅猛发展和交叉渗透,给应用细胞因子来促进局部血管再生和加速骨生长带来了光明的前景。目前,利用VEGF促进局部组织再血管化,BMP促进骨生长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是采用局部注射、体内基因转染或将其与载体复合后植入体内的方法。由于体内存在血液稀释、定向转染效果差等原因,使上述方法存在基因表达量低、表达时限短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采用过氧化氢乙醚法制备的脱蛋白骨(deproteined bone ,DPB)支架材料,可较彻底的去除材料中主要的免疫原性物质,即蛋白质和脂质成份,避免其植入体内后引起排斥反应。由于制作材料来源于松质骨,其孔隙率高,孔径在100-300μm左右,较好的保留了原骨组织的三维孔隙-网架结构系统。该材料因网架有效空间大,保证了良好的骨传导性,并可为细胞的贴附、生长、增殖和成骨提供理想场所。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设想将VEGF和BMP在体外与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DPB复合成重组合人工骨,植入桡骨缺损模型,了解其在体内的再血管化及成骨作用,并与国内经批准可临床应用的山西奥瑞深低温冷冻骨比较,研究其能否更好的促进大段骨缺损的修复,为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方法、结果及结论如下:1.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异种脱蛋白骨的制作:取牛股骨下端松质骨,采用过氧化氢-乙醚法制作成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2. rhVEGF-165+rhBMP-2修饰于DPB支架材料中,控干、称重、消毒后备用。3. rhVEGF-165/rhBMP-2/DPB修复大段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方法:6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两组,左前臂制成桡骨15mm骨缺损模型,随机植入rhVEGF-165/rhBMP-2/DPB(A组)或山西奥瑞深低温冷冻骨(B组)。术后第1、2、4、8、12、16周,随机抽取两组动物各2只,处死后分别行X线片、组织切片HE染色检查;第3天及1、2、4、8周,随机抽取两组动物各2只行上肢墨汁灌注微血管分析;第4、8、12、16周,随机抽取两组动物各3只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在各时间段,A组血管生成明显多于B组;A组骨痂形成、材料与宿主骨的愈合均好于B组;A组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与B组无明显差别。综上所述, rhVEGF-165/rhBMP-2/DPB复合骨能在局部持续、有效释放rhVEGF和rhBMP,诱导骨痂形成并促进移植物的早期血管化,为骨愈合带来丰富的靶细胞和生长因子,创造成骨的最佳微环境,使移植物逐渐“活化”,达到移植体与受体早期骨性愈合并最终成为受体自身组织,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及生物力学功能,为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

全文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5-6
中文摘要  6-9
英文摘要  9-13
前言  13-15
1 材料与方法  15-19
2 结果  19-21
3 讨论  21-25
全文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29
实验图片  29-37
文献综述  37-46
致谢  46-4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47

相似论文

  1.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2. MR导向冷冻消融兔坐骨神经的影像与病理对照实验研究,R445.2
  3. 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R687.2
  4.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大鼠的实验研究,R742.5
  5.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价值评定及饲喂獭兔效果研究,S829.1
  6. 用体细胞核移植构建的猪早期胚胎冷冻保存研究,S828
  7. 独活寄生汤对兔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体内肿瘤坏死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8. MCMV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小鼠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型的建立,R-332
  9.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10. p38MAPK抑制剂CBS3830对糖尿病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587.1
  11. 人IVF周期中短时受精方法及其临床结果的研究,R714.8
  12. 基于RFID和GPRS的无线通信平台的医疗应用,R319
  13. RNA聚合酶Ⅱ介导的FC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RHDV VP60基因的表达,S852.65
  14.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15.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R392
  16.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R575.2
  17. 异氟醚和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R614
  18. 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R654.3
  1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影响,R743.34
  20. β-榄香烯对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与血管形成的相关性研究,R734.2
  21. 外加低压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用一般科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的其他分支 > 低温生物医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